天凉好进补?当心乱补出问题
秋天到了,天气转凉,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再加上很多人,特别是老人习惯地想到补身强体、吃补药补品,把补药补品集中食用,用人参、鹿茸等补品来泡茶或做成药膳,并认为补品越贵越好。
这种进补不但无益于健康,反而可能损害身体!
夏季炎热季节人们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人秋后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容易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应适当进补,以养阴气。但进补虽然重要,却不可乱补。
01
不宜乱补
古人讲究秋季进补,是因为人们刚刚经历了炎热的夏季,在酷暑中劳作,大量出汗,耗气伤津,长夏的湿热容易使脾胃功能受损,导致食欲下降,不思饮食,出现头晕、消瘦、疲乏等虚弱现象,故需要在秋季气候转凉食欲转佳时进行适当补充,以弥补夏季人体的过分消耗。
但是现在大部分人生活条件好了,有空调等降温措施,不必在烈日下劳作,食物也很丰富,虽然经历了酷暑,但没有出现虚弱的表现,当然也就无需强调进补了。
02
不宜跟风进补
好多人身体平和、体质不虚本不需要进补,但一听到同事朋友最近在吃什么补品、保健品,于是也不分虚实寒热盲目跟风,随便购买同样的补品来进补。殊不知这样没有针对性的进补,不但不能达到补养身体的目的,反而会伤害身体。
更有甚者,认为越有名、越是珍稀物种、价格越高的补品越能补益身体,却不知这是现代人养生的一个最大误区。比如,人参价格高,是补品之王,但若不辨体质,肆意滥服的话,则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流鼻血,甚至还可因血压升高导致脑溢血,危及生命。
03
需分体质进补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阴津耗伤,出现咽痛干咳、大便干燥、皮肤脱屑瘙痒、口唇干裂等,进补应以润秋燥,护阴津为主,原则上应多食甘凉滋润的食物。但人的体质有异,同样的东西,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应食用。比如雪梨,属于偏寒的水果,如果本身脾胃虚寒,就要谨慎食用了,反而可适当的吃一些稍微性平的莲藕、银耳、百合等。
04
忌以药代食
秋季进补,提倡以食物为主。重药物,轻食物,盲目迷信药物的神奇功效,不是科学的养生方法。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尽量不吃。食物是用来养生的,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只有患病了才需要用药。
05
五忌过多过杂
有些人认为多多益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名贵中药以及国内外各种保健品,恨不能一口全吃下去,这样补法是绝对不可取的。秋季进补,宜平调为主,适可而止。过则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积滞消化不良,甚至营养过剩、酿湿生痰,产生变疾,出现“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高尿酸)。补品过多过杂,还会出现相克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