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闽九:先秦时期的刺客“标本”
前情
第56集 新荆轲刺秦:刺秦
先秦时期的刺客标本
王闽九
《刺秦》开篇即音乐缭绕,摄人心魄,连飞禽走兽都屏声静气,陶醉其间。不知几时,职业杀手悄然登场——一个有文化懂音乐的刺客,名垂青史的荆轲。而那指尖功夫了得的乐圣,即是燕国击筑大师高渐离。这两人交往甚深,常常一起“高山流水”,乐音酒味交融其间。虽然,荆轲视死如归地为太子丹殉职。但真正的知音,不是太子丹,而是高渐离。高渐离意外得知荆轲即将为主子赴死,并没有心急火燎地力劝知音放弃不归之路,因为他深度了解荆轲。最后一夜的陪伴后,荆轲上路了,高渐离也上路了,带着他那如影随形的乐器。水岸边,乐圣的心曲从他的乐器里流泻出来,激起杀手的悲壮之声:那荡气回肠的《易水歌》从此永留人间。而作者笔下的乐圣之乐,也如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悲情四溢;又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其心可鉴,其情可明。《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被杀后,高渐离步其后尘,走上了为友复仇的不归之路。秘密武器就是他的乐器!
春秋时期还有个为主殉职的著名刺客,叫豫让,他留下的一句话,比荆轲的《易水歌》影响更大:“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不过,仔细看看荆轲为之卖命的主子太子丹,其实不算“知己”。似乎重情重义,其实暗含猜忌与功利。《史记》说,荆轲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却猜疑他可能反悔了;太子丹为他配备助手秦舞阳,却用人不察,以致被这个“猪队友”坏了大事;唯恐荆轲变卦,太子丹用激将法逼迫荆轲立即动身,说是派秦舞阳先行一步。而荆轲很不平地怒斥他之后,意气用事地仓促上阵,饱含着不服气、要强之意。其间配合并不那么默契。他们之间牵扯着有如做买卖般的利害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太子丹求荆轲办事时会以头磕地,一旦答应,就拜荆轲为上卿,盛宴、珍宝、车马、美女……大放送。据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记载,荆轲有次给鼓琴佳丽一句好评:“好手!”太子丹竟然为此残忍地砍下佳丽玉手,用玉盘盛上,赠与荆轲。曲意奉承之意图明显。荆轲泰然而受,点赞道:“太子遇轲甚厚!”之后,毅然舍身相报。这是一个有缺陷的英雄。
荆轲在强秦朝堂上,沉稳超人,勇武过人,有口皆碑。抖抖索索的秦舞阳,狼狈逃窜的秦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虽然剑术不精,失败了,仍常常被后人奉为英雄。成语“图穷匕见”里,包裹着一段荆轲与秦王绕柱打斗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汉代画像石也有这个故事的传神演绎。而本文作者,也以其生花妙笔,跌宕多姿地戏说了这段传奇般的历史。读者只要冷静分析,不难发现,荆轲被推崇之处,主要是重然诺,轻性命,大无畏。至于是非曲直,倒在其次。荆轲本是卫国人,游侠而已,燕国存亡于他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他的英雄气节其实没法跟屈原相比。
当然,荆轲之所以失手,除了自身武艺不佳,太子丹也难咎其责。他让荆轲学当年曹沫挟持齐桓公那样,挟持秦王,然后逼他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本身就是一个有缺陷的计划,难以实施不说,即便成功了,秦王当时答应了,事后也肯定翻脸不认账。所谓的君无戏言,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早已成了一句戏言。如果荆轲一出手就是以取秦王性命为目的,全无顾忌,成功的概率将明显高于“五成”。如果那把剧毒的匕首,像专诸的鱼肠剑一样,直接刺入嬴政胸膛,那么中国历史就将被改写。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四大刺客之说,其中一种说法是:要离、专诸、聂政、荆轲为“四大刺客”。这四人如今统统亮相中学语文课本,都是重然诺舍生行刺的杀手。但只有荆轲具详细事迹,为学生熟知。“四大刺客”究竟包含哪些人,不管哪种说法,总有荆轲之名。他是典型。司马迁《史记》中,《刺客列传》为中国最早的刺客传记体史料。全文5000多字,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荆轲一人独占3000多字。俨然一精彩纷呈的短篇小说。司马迁明显偏爱他。对于这些刺客,司马迁还是比较肯定的:“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后世的陶渊明也欣赏荆轲,情不自禁地礼赞:“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作诗颂扬:“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致敬之意,怀念之情,溢于笔端。
不过,后世批评者也不少。
苏轼非议道:“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司马光指责道:“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这话很严厉,批评荆轲仅为报答太子丹“豢养”的私情,竟然置庞大家族亲人将遭牵连于不顾,异想天开地要靠一把短小匕首壮大燕国、削弱秦国。司马光忍不住骂他太蠢了。
朱熹也很不屑:“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春秋战国时代,处于风雨飘摇的动乱之中。百态人生,总会留痕于史料里。而生动传神,呼之欲出的荆轲形象,可谓那个动乱年代刺客群体里的一个典型。后人不妨视之为先秦乱世中的刺客“标本”,可用于探究历史,洞察人生。但不可树为榜样,盲目效法,谨防走火入魔。
刊发于2021.9.3《劳动时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