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一人一狗的觉醒之旅
星球影院 | Leon君
时隔一个月,我终于抽空拔草了哈里森·福特的新片《野性的呼唤》,这部电影让我格外关注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冲着78岁高龄的「老琼斯」去的,其二就是小时候曾读过《野性的呼唤》的原著。其实,这部来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经典小说早先就被搬上过银幕,而且不止一次,只是我都没有看过,所以这次由哈爷灵魂演绎的版本不能再错过了。
即使你没有看原著,也不影响你对这个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故事的理解。改编成电影后,剧情做了裁剪和调整,但主线依旧表现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圣伯纳犬,不幸被狗贩子从南方卖到北方,而后几易其主,「打怪升级」,最终从「青铜」到「王者」华丽蜕变的「狗生」传奇。
毫无疑问,大狗「巴克」是故事绝对的主角,而哈爷饰演的老年「冒险家」约翰·桑顿名义上是巴克最后一位主人,实则是它的「狗生」导师加金牌搭档。因缘际会之下,这个老人与狗的孤勇组合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踏上了心灵觉醒的「回家之路」。
和原著相比,显而易见的是,制片方福克斯对故事的基调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把原本狂野、粗粝、残酷,甚至还有点阴暗的文风,套上了迪士尼式的柔光滤镜,瞬间变成了老少咸宜、人畜无害的合家欢版「动物童话」,这多少让杰克·伦敦作品背后深刻的时代寓意丢失了批判性和反思性。
的确,网上有许多原著党的言论,都是如此diss电影的深度的,但作为同样是看过原著的我来说,至少在电影院的100分钟里,影片带给我的震撼和温度,远远胜过主旨浅显的「软伤」。
电影版《野性的呼唤》最令人难忘的并不是「野性」,可能这就是和原著最大的区别吧。影片中直击内心的是对故事发生地——阿拉斯加的恢弘描绘,以及叩问生命原初意义的那些耐人寻味的台词。
以前看BBC的地理纪录片《阿拉斯加》时,我就对这个「地球上的冰冻王国」印象颇深,旁白称阿拉斯加是「人类最后的净土」;后来在星野道夫所写的《在漫长的旅途中》,我读到了一个「划着独木舟,听着冰河水,触摸着原生林,追逐着驯鹿迁移,抬头看着极光」的阿拉斯加,由此生发了对那片广袤的雪白大陆的憧憬。
如今看到《野性的呼唤》里出现的一幕幕阿拉斯加的壮美景象,又一次把我带进了那个充满了生命最原始质感的神秘世界。而阿拉斯加不仅仅只是千里冰封的林海雪原,在化雪后的清新夏季,雪山脚下、溪流之畔便露出绿意盎然的草原、林野,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使其成了无数高纬度动物的生息乐土。
这些在电影的后半段,哈爷带着巴克深入「地图以外」的无人区时,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几个风光惊艳的镜头,让我感觉陌生又熟悉,脑海中不自觉地闪现出天山河谷、伊犁草原的画面……果然,这世间的美好都与「新疆」环环相扣。
如果你把电影版《野性的呼唤》视为一部迪士尼式的动画CG与真人结合的治愈系电影,我想它就十分合格了。
影片给我带来最大感动的情节,有两个。
前者暗示了哈爷从丧子之痛和酒精的麻痹中觉醒,后者意味了巴克带着文明的余温返回它天命所归的地方。自此,老人与狗,都回家了。
有人说,这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狼性的影片……大多数人知道人性是什么,但可能对创业鸡汤里的「狼性」有误解,看了巴克的故事你或许就会明白,狼性不是没日没夜的加班,牺牲健康换取财富;真正的狼性是百折不挠、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