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医头与对症下药

头痛医头与对症下药
四川 达州市/欧阳军

头痛,或痛如刀绞,或痛如火灼,或刺痛,或空痛,或掣痛,或昏痛……形形色色,其状不一。头痛既影响生活的正常规律,又妨碍工作和劳动,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针对头痛,治疗方法虽有千差万别,但总不外于两种指导思想 :一种叫“头痛医头”,即只看现象,不问本质,穷于应付地治疗 ;另一种叫“对症下药”,即追本溯源,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地施药。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曾记载一则“对症下药”治疗头痛的故事。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杰出医学家,他精通方药,看诊时常常处药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便能取得很好疗效。有一次,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了头痛发热的毛病,均请华佗为其诊治。华佗详审病情,问清原委,断然指出“倪寻要吃泻下药,而李延则要吃发散药”,治法迥然有别。两人听后,诧异地问 :“为什么同样是头痛发热,而处方用药却有天渊之别呢?”华佗解释说 :“倪寻身体外部没有生病,头痛发热是由于内伤饮食所引起的,故而需用泻下药以荡涤在里之积滞 ;李延身体内部没有毛病,头痛发热是由于外部受冷感冒而导致的,故而需用发散药以祛除在表之风寒。病因不同,治疗的方法就自然有异。” 两人深感华佗言之有理。随即依方服药,果然次日清晨,头痛发热均霍然而愈。

华佗不愧为伟大的医学家,他从相同的症状中,找出了不同的致病因素,针对病因,抓住根本,处方用药,故而能殊途同归,妙手回春。

世间事物虽然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然而,因与果息息相关,本与末密切相联。何者为因?何者为果?本在何处?末在何方?不可不明。否则,本末倒置,因果混淆,是难以把工作搞好的。医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头痛,固然是颅内外对痛觉敏感组织受刺激引起的,但它却是很多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共同症状。所以,它是现象,不是本质,是果而不是因。

     头痛病因很多,难以赘述,本文仅举一二例 :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脓肿、囊肿和寄生虫病等。

脑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颅脑损伤 :如脑挫伤、脑震荡等。

颅内外炎症 :如脑膜炎、脑炎、头皮炎症等。

五官疾病 :如青光眼、鼻窦炎、牙病等。

全身性疾病 :如神经衰弱、妊娠中毒症、卵巢功能不全等。

如此众多的疾病均可出现头痛。有的头痛,综合病情稍加分析,明确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也颇为应手。但有的头痛,则是险恶重症的表现,必须借助科学的仪器仔细检查,方能窥测症结,找出病根,及时治疗,方可化险为夷。因此,决不可一概而论,执一方一药以图包治各种原因的头痛,势必贻误病机,养虎为患。追根寻源,审果求因,探得疾病症结,对症下药,头痛才能“迎药而愈”。

可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绝非良策。治病如此,处理他事,亦何尝不是这样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