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洛阳花
洛阳花
余生有似日西斜,半在游途半在家。
耳里时听鹫山法,眼前满见奈河槎。
遗忘本欲求三会,祈祷偏能赴九华。
早把红尘抛昨日,只欣一路洛阳花。
【注释】5月13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8月27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残余的生命有似晚日西斜,已经有一半在旅途上,另一半还留在家。耳朵里时时在聆听着鹫山说法,可眼前满满见到的却是奈河上的船槎。志在遗忘,本想去求助释迦的三会,想要祈祷,偏能够奔赴近在咫尺的九华。早就把不屑的红尘抛到了昨日,只欢欣向前行这一路上的洛阳之花。
颔联中的“鹫山法”,意思是鹫山的释迦说法,鹫山,是灵鹫山的省略称谓,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梵名耆闍崛山,山中多鹫,或言山顶似鹫,所以得名。相传释迦牟尼 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因此也代称佛地,见南朝梁代简文帝的《上武帝菩提树颂启》:“弘龙窟之威,绍鷲山之法。”又见宋代诗人王益的《和梅公仪新繁县顯曜院》诗:“梵宇萧条白日长,苦空谭尘接藤床。云章酷爱休诗丽,莲柄慵思远社香。石发雨梳鸡苑寂,风梭春织鹫山凉。劫灰心火销平尽,又听钟声下讲堂。”还见宋代诗僧釋文禮的《送晦巖佛光法師歸天竺》詩:“歸去相依有鷲山,渠家一向斥前三。誰知開異來同了,圓旨如今亦厭談。”
这一联中的“奈河槎”,指的是奈河中的船,奈河,佛教所传地狱中之河名,见唐代人张读的《宣室志》卷四:“(董观)行十餘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又见《西游记》第十一回:“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还见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世上哪见树缠藤》:“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颈联中的“遗忘”,指的是忘却所有的烦恼,见宋代诗僧释文珦的《吾年》诗:“吾年未七十,颇觉惭昏耄。旧事尽遗忘,独余山水好。天寒附叶炎,尘埃满乌帽。客至欲逢迎,无奈筋力耗。君当恕衰翁,遮莫谓予傲。”又见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七月二日大雨歌》:“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遗忘。”
这一联中的“三会”,指的是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南朝陈代人徐陵的《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三会济济,华林之道未孚;千尺严严,穰佉之化犹远。”这里用作典故。
这一联中的“九华”,指九华山,此山在安徽,旧称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莲花,所以又称九华,见唐代诗人李白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又见宋代诗人陆游的《入蜀记》卷三:“九华本名九子,李太白为易名。”九华山主峰叫天台峰,有化城寺、百岁宫、回香阁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峨眉、五台、普陀等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见唐代诗人柴夔的《望九华山》诗:“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又见宋代诗人苏辙的《过九华山》诗:“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尾联中的“洛阳花”,是牡丹的别称,因为唐宋时洛阳的牡丹最盛,所以这样称谓,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漫成》诗之一:“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这里一语双关,洛阳,即“落阳”,指夕阳垂落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