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一定是懒,找到原因才好解决
文丨萱小蕾、图丨网络
▼
关于拖延,我们大多时候以为是自己太懒。
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我们在没做这件事时,也许在做另一件事。
只是事大事小,难易程度的区别。
而且我们即使没有动手做,心里也是惦记着的。
要是迟迟没有完成,心里还会很愧疚很难受。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拖延那件关键的事呢?
为什么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手忙脚乱无可奈何又不满意地完成呢?
朋友初初,她有重要的事情时,总是提醒自己这次不要拖,一定要提前完成。
要不为了这个重大任务,晚上就早早睡个好觉保存精力、起个大早就动手做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安心踏实地早睡了。
早上也早早起来了,可是坐在电脑前感觉没想好,不能这么轻易就动手。
不能动手又觉得不能闲着,那么先做些琐碎的小事吧。
结果这样东摸摸西看看,一个上午甚至一个下午又混过去了。
看似做了不少事,却一件正经有用的事也没有。
写作的人,则是大多有这样的情况:想写一个点子,打开文档,觉得自己构思还不完整。
又花了半天时间断续去想,想好一个亮点了,再来文档前动手。
却又觉得不能太轻易,不然把这么好一个点子素材浪费糟蹋了。
于是,又花去好些时间来思前想后。
要是记忆力好,头脑够清晰,那么想好的就保存住了,坐下来写时,能条理清楚地写下来。
要是记忆力不好的,思维混乱的,估计就想到后面又忘记了前面。
这样的情况,不是不如直接坐下来动手。
再说某个主妇,某天想要做道上好但十分复杂的菜式,因为儿子想吃或是老公想吃。
先去超市挑食材,挑了食材再挑配料,配料回来了打扫厨房。
开始做时又觉得方法还没熟练,再回电脑上查一次做法,记一番。
可是再看时间,儿子老公要回来了,而这道菜需要的时间不短,做也来不及,做不好又浪费了食材,不如先弄点简单的饭菜先吃。
可是下一顿要做这个菜前,还是会有些犹豫,食材是不是不新鲜了?
照着图片资料做出来会不会浪费这么昂贵的食材?要不要再找人请教一下?
总之思前想后,迟迟没有动手。
这类的拖延症状,其实不完全是懒惰造成的,而是因为总怕做得不够好,怕做出来不完美。
顾虑重重,觉得准备工作要万分周到才能去做。
结果这件事只会一拖再拖,拖到最后赶出来做出来的,自然也很难完美。
担心一件事做不好、从而迟迟不肯动手时,想想自己是不是想要完美?是不是太过重视这件事,从而造成了拖延。
想把一件事尽量做好,当然不是错。
但前提是你得有行动,因为怕做得不完美而停滞,那不如直接先动手。
那些因完美引发的拖延症,必得先正视要求完美的心理。
别说世间事都有缺憾,都不可能完美,即使有完美的可能,我们也不能老想着自己必须把一件事做完美。
而且它延伸出来的拖延症,又成为了一种新的压力,无疑只会让自己更累更焦虑更没效率。
不如现在就理一理你每天手头上要做的事,哪一些最重要,就从哪一件做起。
不要迷信先简后难,还是先从最重要最需要及时完成的事开始做。
做之前,也不要想会做成什么样。因为每一件事和任务,只有你完成后,才能知道它的具体效果。
比如关于写作,你也只能写出来了,才有修改调整的机会。
若你一味怕浪费一个点子一个题材,那么这些点子和题材在没有成文之前,已经是一种浪费。
你将一件事完成后,即使发现它不那么完美,不那么令人满意,你也会轻松了放松了许多。
那是因为完成任务后、做完一整件事情后、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感,是一种对自己动手能力、行动力的肯定。
拖延的压力让人沮丧又焦虑,而完美主义又是一种本身就很虚幻的存在。
所以先抛开担忧,也要认识到让事情做到完美并不是放得久就有效果,也不是想得多就会尽善。
允许自己做的事有瑕疵,特别是那些可以修改重整的任务,更应该先面对完成,而不是先想象完美。
克服了不要求完美这个障碍后,就直接坐下来,或是站起来,或是走出去。
行动起来,把你要做的那件最重要最急需完成的事现在就解决掉。
某种意义上来讲,完成就已经是一种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