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贺测亮:【​高中岁月】(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高中岁月

文/贺测亮

一个时代有一时代的痕迹,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烙印。人生的足迹,无不带着时代的烙印,铭刻在心间,让人回味,催人反思。

每每看到今天的高中学子,为了得高分考名校,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学习劲头,就把我拉回到四十多年前的高中岁月。

我是高七五级学生,时间为1974初至1975年底,正是“文革”后期。那个时候,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废止考试和升留级制度,采用评语制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普及初中教育,上高中实行推荐制,城镇学生的推荐升学率为50%,农村学生大概不到20%(记得不是很准确)。初中、高中学制均为二年,都是年初入学,冬季毕业。毕业后,所有初中和高中学生都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城镇的学生大部分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个别免下的招为工人,农村学生直接回乡务农。为数不多的大学,实行选送制,数额极少,说是推荐优秀“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对我们这些农子弟来说,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那个年代,天很蓝,人很穷,地很薄,人很苦,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记得是过完元宵节不久,扛上家里稍好一点被褥,背上干粮,步行十几里地去普集中学(县中)报到上学。我们这一级,共设六个班,我被分在高七五级四班。那时学杂费很少,一学期大概也就三、五块钱。我家离学校远,需住校,住宿不收费。学校设有学生食堂,交粮换饭票,分细粮票(面粉)和粗粮票(玉米糁子),每斤粮食需交二角钱加工费。家里穷,粮食也常常不够吃,只能交少量粮食,主要靠背馍度生,三餐就点家里带来的咸菜,就算一天的生活,每周回家一次(那时都是每周休一天假)。每一两个月交一次粮(玉米糁子和面粉),就连这些也交不起。每天早上只能喝一碗2两玉米珍子稀饭,中午有时能吃上一碗2两稀面条,其余全靠冷馍充饥。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可以在食堂买馍买菜吃。除学校附近放学回家吃饭的同学外,绝大多数人都有背馍的经历。冬天,馍冻的象冰块,夏天,馍容易发霉。就这样,有时还不够吃。即便这样,我也很知足了,父母已经尽力了,所带的粮馍,都是一家人节衣缩食得来的,我好呆还有个学可以上。冬天,玉米面馍冻得象砖头,吃时如啃冰茬。夏天,馍容易发霉,不能多带,实在没办法,有时抽空还得回家取一趟馍。

最受不了的是过冬,那时衣着单薄,感觉冬天特别寒冷,入睡时,被窝很凉,条件好的同学还有热水袋暖被窝(学校供热水),我只能靠身子暖被窝,薄薄的被子,再把脱下的衣服搭在上面,夜里经常被冻醒。也特别怕起夜,冻的受不了,只好少喝水。真不知道,那两年是怎么度过来的。

学校位于县城西南方向,大门坐南朝北,四周全是田野。步入校门,是办公室和教学实验区,整个学校全是清一色的砖瓦平房,东侧为高中部,西侧为初中部,中间为宽广的操场。门前有一条渭惠渠水潺潺流过,西(安)宝(鸡)中线和陇海铁路紧贴河岸。我家正好也在陇海铁路和渭惠渠之间,铁道线、河渠岸,是我徒步丈量校门与家门之间的必由之路,寒来暑往,披星戴月,风雨无阻。

忘不了那背馍上学的日子,是母亲每个星期天下午烙馍供我上学。尽管家里当时生活困难,她仍然尽量调剂好一点的玉米面和小麦面粉,掺和在一起调剂,算是上等好的。又不顾烟薰火撩,一手拉风箱,一手添柴火,精心烧烤,火大了怕烧焦,火小了,烤不透。尔后,把烙好的馍一个一个装进布袋,走时还不忘说:“我娃在外上学,甭饿肚子”。每当想起这些,我都潸然泪下。

当年,读书无用论尚且风行,课程设置也很简单,数理化,政治语文,点到为至,并不深奥。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老师不敢教、不想教,是普遍现象。当时年轻姑娘找对象的标准是,“一工二干三教员,死活不嫁庄稼汉”,可见教师地位之低下。由于不存在升学竞争,学习上没什么压力,学生是能学多少是多少,作业很少,想交就交,不想交也行。更不存在今天的这个培训班,哪个补习班,只要把课堂上老师讲的听进去,就是好学生。更有甚者,哪个老师把学生批评重了,管严了,轻则当面顶撞,重则贴大字报。老不敢管,也不想管。一次,一个教研组长老师,要求严了点,引起部分学生反感,批判的大字报把学校办楼附近都贴满了,弄得该老师灰头土脸,组长也当不成了,还作了检查。

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还要组织学工学农活动,每周轮流安排各班到附近参加工厂和农村劳动,向工人农民学习。记得我们班,曾参加过县氮肥厂和农机大修厂的劳动,学习烧锅炉、翻沙制模具,帮助农民扳玉米棒,冬天给麦地用架子车送粪等。曾经用一周时间,全班到离校十里开外的村庄,帮助修水渠。1975年秋季,学校组织我们全年级的学生,参加了附近各村为期一个月的农村“社教”(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跟随当时县上派来的工作组,住在村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我们三、四个男女同学被分在一个叫半个城村的生产队里,当时正值“批林批孔批宋江”,白天劳动,晚上开会。当年雨水多,就改为天晴劳动,下雨开会,组织村民开会学习读报纸,或在广播室里,用大喇叭宣传。

一晃,两年时间就过去了,感觉没学到多少知识,徒有一张“高中毕业生”的虚名罢了。但它带给我的,是吃得了苦,受得了累,耐得住清贫,是人生第一次历练。此后,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村庄,结束了学生时代,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十年文革”功过,自有人去评说,对教育造成的伤害,那是不争的事实。所幸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肯定了知识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教育问题,恢复了高考。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成为新时代的共识,也使许多农家子弟的命运发生了根本变化。

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党的领导,今天,我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贺测亮,陕西武功县人,有从军经历,已退休。闲暇之余,偶尔学写诗文,聊以自慰。

推 荐 阅 读

【三秦文学】 贺测亮:【武功  你好】(散文)

【三秦文学】贺测亮:【食尚回坊】(散文)

【三秦文学】贺测亮:【笑看古城柳依依】(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喜欢
分享
or
(0)

相关推荐

  • 从那里出发 ——为母校一个甲子而作

    从那里出发 --为母校一个甲子而作                                 □王仁兴 ❈ 前天傍晚,我饭后习惯性地在小区散步,权当计步器而随身携带的手机遽然响起.曾经的老师,后 ...

  • 岁月风干的故事(6)

    ​目睹经流年尘封的旧照,联想被岁月风干的故事. 是年七八月间,以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组织从城市迅速波及农村,如燎原之势风靡全国,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的空前盛况在北京上演,臂戴红袖章手拿红本子的红色海洋让 ...

  • 谢谢您,洛阳二中 | 作者:陶军

    对于洛阳二中,我一直心怀憧憬.第一,我原单位在天津路上,每天上下班我要从二中门口经过,这条路我一走就走了十多年,学校大门口东墙上满墙的奖牌一直在吸引我:第二,在我自考的路上,二中的一位老师曾给予我辅导 ...

  • 三十年前我们一起上过学的你们都在哪里?

    当我们的芳华已逝妙龄不在有的时候,总喜欢回忆永恒定格在我们那段已丢失难忘的岁月情谊.生活让我们明白,曾经的老同学友情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同学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朋友之间无法超越的手足亲.老同学是 ...

  • 没考上普通高中读什么学校比较有前途?

    说到这个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前不久我就是为堂弟初中升高中不过线选择学校的事愁的不行了,也算有点儿经历了.初中没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上全部都是早已舍弃学习的学生,还有的学生表层看上去很勤奋了,乃至自已 ...

  • 王晓飞:岁月如歌/衷心地祝福我的每一位健在的老师,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天天开心!

    2016年9月1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2届教师节,在这个感恩的节日,绿汀文萃LTWCHJL1全体作者.编者.读者,衷心祝福天下所有为人师表者节日快乐,天天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作者简介]王晓 ...

  • 【美文选萃】赵光华 | 开学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赵光华,山西永济人,71年出生.网名:牧笛.黄河号子.生长在黄河岸边,因此听惯了船工的号子,自幼受父亲熏陶, ...

  • 炭村学校 | 记忆中的母校

    前言: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故乡永远是心中的牵挂!故乡,永远是心灵依靠的温馨港湾.走过山山水水,走过流年岁月,无论身在何处,那一缕心头萦绕的乡思从不曾有半分的消减.今天我们就通过 ...

  • 阿龙哥:难忘的故乡小路连载第57《 我能上黄茆公社中学读书了》​

    荐赏 阿龙哥佳作 作者及演唱简介 黎建华(作品笔名:阿龙哥),男,生于1959年,籍贯:广西武宣县人,壮族,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曾长期供职高级法律顾问.首席法律顾问于国有特大型企业,现已退休.酷 ...

  • 颜冷听《再见了,我的狐朋狗友》

    再见了,我的狐朋狗友 特别喜欢<赵氏孤儿>韩厥说的一句话:在这浊乱的世上,我得见一信义君子,也不奈我在这乱世行走一遭了.如若不弃,愿与韩厥做个朋友吗? 人生百年,过客无数.谁与驻足,谁与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