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的“爷青回”!摄影师花20年,淘到3万张佚名照。网友:摆拍总是惊人得相似!
万幸,他把这些照片都救回来了。
3W张老照片,蒙着厚厚的灰尘,边角破烂,不知出处。但在他这儿,全是宝贝。
晋永权,现任《大众摄影》杂志主编,正儿八经的中国摄影人。
20多年来,晋永权像个“收破烂的老头”。
窝在全国各地的旧货市场里,一麻袋一麻袋地淘旧照片。
这些照片多为中国上世纪50-90年代普通人家日常照片。
晋永权用这些照片编写了书籍:《佚名照》,堪称一部中国百姓照相史稿。 如今,这些照片全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那么平凡的照片啊,却让后代看到了中国50年代以后,最真实的面貌。 “无数张佚名,反而构建起一个更大的真实。”
普通人的图像记忆 2000年4月,当时的晋永权还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 在北京护国寺的旧货市场里,初次偶遇“佚名照”。 这些照片零散在角落里,比旧货还旧。
有照相馆里的写真,有出行旅游的合影......大多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记录。
10块钱就能买上一大捆,有些甚至不要钱,搭配在老物件里就送给你了。
这对一个年轻的摄影工作者来说,是不小的冲击。 在相机并不普及的年代,人们如此庄重地拍了照片,却又因搬家等各种原因,将它无情地丢弃。
抱着这样的遗憾,之后的六年里,晋永权每周都会去北京潘家园的旧货市场里淘照片。
一看就是五六个小时,入迷到了饭都忘记吃。 钱花得太多了,就拎着一袋子破照片,走3个小时路回家,省点车票钱。
渐渐地,北京的旧货市场已经不能满足晋永权了。 他开始跑全国各地的废书店、旧市场,整整收集了3W张,大多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80年代末。
一张张插在厚书里压平,回家后再放进纸盒保存。 晋永权把自己这种行为比作“蚂蚁搬家”。
经过这么多年的收集、整理,最终挑选了1500多张照片编成书籍《佚名照》,于2020年11月正式出版。
▲《佚名照》扉页照
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些照片都进旧货市场吃灰了,还有什么看头?
但事实是,晋永权的《佚名照》,复原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摄影的本质,即日常性与大众性。 还有什么能比大众创造的五花八门的相片,更能反映当时的文化状况呢?
虽然很多照片在现在看起来,更像是“黑历史”。 板正的衣服,僵硬的pose,连笑容都带着几分克制。
但如果在50年代,跳出一张穿着比基尼的热辣美女图,你反而会吓一跳吧。
看似普通的照片,是大社会下,国人精神内容的物态表现。 也因为有心人重拾这些记忆,才能让我们这一代,通过图片,看到上个世纪中国的平凡世界。
照片在时代中的变迁 50年代的照相馆,算是上世纪中国人日常拍照的初体验。
结婚、孩子满月,凡是人生重大时刻,人们就会去照相馆留个纪念。
那时的人们还没有自我表现的意识,摄影师指哪儿看哪儿。
现在看来就跟Ctrl+V一样。
坐姿一定是笔挺的,表情嘛,对着镜头咋就笑不出来了呢?
背后一块山水风景的背景布,想挑?那还真没得挑。 如果今天是情人来拍,行,那就再往跟前摆一个塑料花篮,喜庆喜庆。
一家人自然是整整齐齐,坐着站着的位置,都是家庭地位的体现。
最终,相片中的人物与那些道具一起,成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大众的日常摄影,多了些“表演”的意味。
那时文盲多,于是人们流行拿着大大的报纸拍照。
人们幻想坐上大汽车、大飞机,于是照相馆里特意造了飞机轮船的模型和布景。 人往布景板后一站,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物质生活富足了,就渴望精神富足。
于是照相馆里往往会备有小提琴、二胡、琵琶、手风琴、笛子等各种乐器。 是不是真的会不知道,照片里的人总归是很厉害的样子。
60年代中后期,国产相机进入普通家庭。
人们拥有了更多拍摄的机会,于是开始走向室外。
北京、上海是当时的热门合影城市。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留影的人,大多服饰整洁、行为端庄。
手上拿着红宝书作为搭配,以表示对首都的尊重。
在上海的外滩,人们就显得放松许多。
躺在草地上的,倚在黄浦江畔的,照片的背景,大多是是一些西式大厦。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人们倾向于和石头雕刻的动物合影。 大石象,大石狮,统统不放过。骑着、拽着,怎么狂怎么来。
这类照片,至今我还能在家里翻出一大叠。
现在如果看到有人摆这样的姿势拍照,身边的人一定会大喊:“暴露年龄了啊!”
进入80年代,照片内容开始变得开放。
摄影技术的普及,让摄影变成私生活中自娱自乐的一部分。 人们面对镜头,渴望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情感,甚至是私密的情感瞬间。
这组照片收于天津,一对年轻人,在镜头前毫无保留地表达着互相的爱意。
亲吻、拥抱,却又是那样的真挚、纯粹。
还有更大胆的,全裸出镜。
当情感开始充斥照片时,照片终于有了说故事的能力。
60年后,我们的照片会去哪里? 照片终究是一个物件,它的去向大概率取决于,照片主人的情感走向。
因此有完整保存下来的,也一定有被撕毁的。
下面这张照片,背面写有一段话: “上珍,幸之,企之,父如不在,你们三人要相互照应,互相支持,互相携手迈进,父,1969年12月”。 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这张照片的内容让人觉得幸福,照片背面的文字却让人觉得不详。
下面这组照片上的是一对昔日恋人,感情破裂后,一方意图撕毁另一方。 这张照片的用纸是涂塑纸,是很硬的一种带纹的相纸,撕起来非常难。 如此决绝的撕扯,不禁让人唏嘘。
但无论如何,我们仍要感谢这些照片再次出现。
《佚名照》的珍贵在于,这是中国人主动面对摄像机,主动记录生活的历史。 “这是一部平民摄影史。”
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急着奔赴新事物,相片里早已不见丁点儿旧时代的影子。
短短几十年,照片中无论是人的容貌,还是着装,变化太大了。
比如我们常在网上看到祖辈的照片,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衫,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而下面点赞最高的评论竟是:“这是什么阴间图,太吓人了!“
不可否认,时代的差异,缩短了我们的记忆链条,我们决绝的抛陈出新,并鄙夷它。 但你可否想过,再一个60年,我们的照片,会去向哪里? 是否也是躺在“旧货市场“里,变成老物件的附赠品?
当后人拿着我们的手机,拿着我们的社交账号,翻看我们的照片,他们会有何感触? 只希望,他们能通过照片,看到60年前的点滴,看到上一代人努力生活的样子。 这样就很好,就很有意义。
所以,请珍惜每一张照片,并热爱生活每一刻的样子。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