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元:初探“田园诗”之赏析与创作

人逢盛世精神爽,写诗填词老来多。梅邑为“诗词之乡”, 诗朋词友层出不穷, 许多诗友著有诗集,其中描写山水田园之诗确实不少, 拜读之后受益非浅,今趁暇时,特对山水田园诗谈谈点滴认识, 错讹之处请诸友方家指教。

山水田园诗源于南朝(宋) 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到了盛唐时代, 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出现了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的诗人群, 人们称之为” 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而得名。出现了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和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以王维成就为最, 他是诗人, 又是画家, 能以画理通于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于李杜之外, 别立一宗, 对后世影响很大,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和谢灵运、谢眺等的山水田园诗。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是陶渊明,他取材于田园生活, 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 有的接近于口语, 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 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 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一直影响着后世诗人创作和发展, 其诗作及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千百年来被诗家学者评析很多, 笔者不敢妄谈。今天,笔者就黄梅县的古今诗人所写的山水田园诗摘录几首, 进行赏析。

(一)田园诗的赏析

鉴赏山水田园诗首先是分析景物的方法, 大概有如下几种:

(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黄梅孔垅汤用彬先生的《十里荷田》诗:

十里湖堤十里田, 新黄滴沥满荷钱。

风清樵牧频呼侣, 水浅人家好放船。

短盖凝香张锦伞, 长泓落日袅晴烟。

无端浪掷红莲子, 惊起雏鸥水际眠。

这首诗描写百里长堤其中一段风景, 孔垅镇于民国初年在外江内湖建筑拦水湖堤, 村民沿堤取土兴筑, 尽成长壕, 壕中植荷, 就构成了“十里湖堤十里田,新黄滴沥满荷钱”的景象。作者从堤上观赏风景, 充满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 色彩雅淡, 意境幽深。“风清樵牧频呼侣, 水浅人家好放船”, 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 能构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 用砍柴和放牧的人互相邀伴的种种形象, 构成独到的意境。 浅水边停泊的船只, 与短盖的锦伞和长泓落日的晴烟来衬托出自然美景, 描写出雄奇壮阔的景物。用“无端浪掷红莲子, 惊起雏鸥水际眠”的诗句, 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 浪打莲子惊雏鸥的活动场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

(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古人周金玉写的黄梅《考田早发》诗:

又觉天将晓, 相从促早行。荒鸡啼未歇, 野水细无声。

屋角残星在, 山腰澹月横。前村门乍啟, 沽酒与同倾。

这首诗描写山村农家的场景, 层次非常清晰, 写出了所见、所闻; 感觉、听觉、视觉; 远景、近景; 色彩搭配得非常协调。首先看它的层次: 从又觉天将晓到相从促早行的顺序; 从听到“荒鸡啼未歇” 到“野水细无声”; 从屋角望见残星, 山腰望见澹月到前村有人开门。语言朴实无华, 意境清新隽永, 显得自然天成。再看它结构非常严紧: 诗中每句都孕含着一个“早” 字。“天将晓”, 说明天还未亮, 一日之计在于晨, 体现早;“促早行”, 明确早上出发;“荒鸡啼未歇”, 体现早的程度是五更金鸡报晓时分;“野水细无声”只有在人静之际才能听得出来;“屋角残星”和“山腰澹月” 只有在天未亮才能看得见, 还是体现“早” 字; 走到前村, 只有一户人家突然开门,“门乍啟” 的“乍”字同样体现是“早”。作者所见所闻把握得层次分明, 这种不浓妆艳抹, 不卖弄技巧, 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 用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及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客居在台湾的黄梅籍诗人胡居仁先生写的《黄梅农村》竹枝词诗:

疏柳长堤道路斜, 清风拂面透轻纱。

鸡鸣犬吠农村里, 茅舍竹篱四五家。

江天云淡晚来晴, 隔树蟾声杂乱鸣。

暑气渐消风细细, 牧童牛背笛声声。

小桥流水几人家, 園有桃花有菊花。

行到门前呼口渴, 明眸女送一杯茶。

才了蚕桑又插秧, 农忙时节不寻常。

夜烟绿树村边合, 酒菜庭前就晚凉。

日暮乡村借宿居, 农家好客乐如如。

莫嫌市远无兼味, 自制盤餐剪韭蔬。

每届收成喜又忙, 家家鱼肉滿厨房。

新鲜大麦酿成酒, 罈蓋掀开滿屋香。

三家店侧小桥横, 半近乡村半近城。

常备茶招行路客, 农家真是有人情。

这首《黄梅农村》诗写得非常具体细腻, 虚实结合, 以动衬静, 既有粗笔勾勒又有细部描绘,有情有景, 情景交融。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家乡黄梅, 热爱农村躬耕生活,语言平淡不俗, 而且自然, 给人一种清新淳美而又羡慕农村生活的感觉, 很有诗情话意。细致入微地描写出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 以及农家人对客人真诚深厚的情谊。诗人在描写景色时, 用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的手法:“疏柳长堤道路斜, 清风拂面透轻纱”, 又用“鸡鸣犬吠农村里, 茅舍竹篱四五家”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江天的云淡和隔树的蝉声, 细细的涼风吹散了暑气, 牧童的笛声显得格外悠闲, 这种自然风光与其农家田园生活场景, 融自然美和生活美于一体, 不难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和思念故乡的心情。诗人是出生在农村, 对农村体会很深, 诗中描绘了农忙季节里忙中有乐,忙里偷闲“夜烟绿树村边合,酒菜庭前就晚凉” 的乐观精神。丰收的喜庆, 仓廪丰实, 腌肉做酒和农家好客的情景被诗人描写的淋漓尽致,“行到门前呼口渴, 明眸女送一杯茶”和“莫嫌市远无兼味, 自制盤餐剪韭蔬” 的诗句凸显出农家对待客人真挚情谊。总之, 这首诗笔者认为是一本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连环画, 爱我黄梅, 乐寓于田园生活。

(二)新田园诗创作初探

田园诗是描写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的一种诗歌。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劳动为题材;今天的新田园诗仅就内容上较之古代已广泛得多,可说是与时俱进了。下面就新田园诗的创作谈谈个人的浅见:

(1)必须要熟悉当今时代的田园风光。

田园风光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没有污染,没有喧闹。若你生活在田园和乡村,心无旁骛,久久凝视着眼前那一片怡神深邃的蓝天,你会得到一种曾未有过的超脱的感受,让人感到了心胸的博大,更有深沉、广博的底蕴。放眼望去,田园中,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飘在波蓝的天空;门前一口粼粼的水塘,池中鲜鲜滴露的荷花和散散的香蕊,组成了一幅富丽的田园画卷。院子里,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葡萄,晶莹剔透,红滴诱人,一簇簇,一团团,好像是在向你微笑;翠竹清新、秀气,披着嫩绿的衣服,舒展长臂,展开一片浓郁的青纱,犹如戴上了绿色的冠冕。阳春三月,近看桃花,红瓣粉蕊,喷焰吐蕊一般殷亮红,远观那似笼罩着赤云降雾的花,令人流连忘返。还有那杜鹃花,满山遍野,成了红色鲜花的海洋。秋收季节,金黄的稻谷在收割机的吞噬下,霎时间,灌满包装的稻谷,装上了汽车……这些田园风光,满目是景,只要亲临其境,何愁诗之素材呢?

(2)必须熟悉理解当今农民的心声。

我们经常所说的“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

要写好新田园诗就要认真研究三农问题。反过来说,如果不认真学习“三农”问题,不了解当今农民的心声,也就写不出符合当今好的田园诗来。词作家郑玉玺老师以白描的手法,非常细腻地为我们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现代农业的新气象和新型农民的新乞象。他在《“三农”之歌》的歌词中这样写道:

新农村,新气象,青山绿水伴着五谷香,电脑上网,路路通畅,生活富裕住楼房,乡风文明,和谐安康。

现代农业,新气象,集约化产业化是方向,机械作业,效率增长,农林科技下了乡,现代农业,蒸蒸日上。

新型农民,新气象,慧农政策暖百姓心房,勤劳致富干劲更强,管理经营闯市场,增产增收,喜气洋洋。

这首歌词以独创之象,让人回味无穷,易唱好学、朗朗上口。不仅在其曲式上面,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在其歌词风格和歌词内涵上面都非常精美到位。既有传统的优点,又突破历来歌词风格古板僵硬的框架,手法上做到层次分明,涵盖悠长。

(3)注意当今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新变化。

时值今日,庄稼种植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灌溉不仅是自流而且是喷灌;插田再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而是插秧机代劳;秧田不用耨草,而是用除草剂除草;耕田、收割都使用上了机器等等。这些新变化,带来了新工艺、新办法,农民也就成了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的新型农民。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写田园诗亦是如此,必须与时俱进。例如:《咏收割机》:

一马平川熟谷田,弯腰戴月二更天。

镰刀快割手酸软,稻把垒尖脚战颠。

唯有神机张铁剪,换来摇指看吞烟。

连收带脱装新袋,今日农民也是仙。

《稻鸭共育》则写出了现代农业的新工艺:

一群雏鸭串秧林,杂草侵吞害蚁擒。

排粪施肥催棵发,稻禽共育创双赢。

(4)描述农村新貌、农民心态的时代语言。

我认为写新田园诗立意要新颖,语言不能晦涩,同时要有时代语言。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写出独具时代特色的田园诗。特别是农村面貌变化很大,弯曲小径变成宽阔水泥大道;传统的土砖布瓦房变成高楼大厦;挑灯夜读变成电脑查阅;饮水改厕已成为农村一大亮点;农家公司通联海外,城市农村已成一体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 的事例再不存在了,车子行陌路有gps卫星导航和定位;当今社会再也看不到牧童横笛牛背了。电扇、空调、卡拉ok等电器设备进入农家,手机上网、网上银行、网上购物在农村屡见不鲜。再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小桥流水,牧童横笛,茅屋炊烟,姑嫂浣纱这些审美意象。譬如讲:我在山村采访时,遇见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当她接待我时,不但奉出清香的绿茶解渴而且还开空调为我降温纳凉。我深有感触地写道:

炎天暑热访民谣,踏径深山问老樵。

八十婆婆忙让座,轻移慢步按空调。

可见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衣食住行方面并不逊于城里市民;再看看她楼房旁边的旧房,今昔对比也令人感慨万千:

泥墙布瓦户窗低,门对荒山好养鸡。

蛋换咸盐柴换米,儿多母苦缺寒衣。

村村寨寨建高楼,学子莘莘遍九州。

土货加工销海外,农家别墅寓旅游。

这些都说明农村面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心态非常纯朴,民风非常淳正,生活美满和谐,共同致富,齐奔小康,建设家乡的宏伟蓝图民心所向。只要深入基层,洞悉农村的今昔,关注农村、农民中的热点问题、新鲜事物,反映农民的心声,就会写出好的作品。

 相关链接:

杨天元:黄梅解元蒋方熙与大学士翁方纲的机缘

杨天元:读王之道咏黄梅诗四首

杨天元:黄梅县文庙“至圣遗像碑”考

杨天元:浅谈“黄梅大鼓” 与“江湖文化”

(作者:杨天元   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黄梅县八角亭诗社社长)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