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里很少提到的身痛逐瘀汤,竟然这样好用!

  • 咱们讲一下王清任治疗痹痛的一张方子,叫身痛逐瘀汤。

这张方子在大学教材里面一般不学,在中医内科学里面也很少提到身痛逐瘀汤,但是这张方子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
原来我们学了很多治痹痛的方子,但是我在临床验证过程中慢慢地就淘汰了很多,因为发现疗效并不怎么样,反而是使用身痛逐瘀汤比较多。
那么我就把我的使用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原文。
「原文」
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效。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
身痛逐瘀汤
秦艽一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 红花三钱 甘草二钱 羌活一钱 没药二钱 当归三钱 灵脂二钱,炒 香附一钱 牛膝三钱 地龙二钱,去土
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
【方歌】
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
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讲解」
王清任在“痹症有瘀血说”里面提到了这个方子,我们看王清任的“痹症有瘀血说”,人家不是讲痹证都是瘀血,而是说痹证存在有瘀血这个因素,王清任这么讲:“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只要是疼,就叫痹证。
“明知受风寒”,我们认为是受了凉了,但是用温热发散药后却不好;明知是感受了湿热了,但是用利湿降火的药却没有疗效;时间长了,肌肉就消瘦了,有的医家认为是这里边存在有阴虚了,看到消瘦了,有阴血不足了,那么就用滋阴药,还是“不效”。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说病浅的时候比较容易治疗,病在筋骨呢,就实难见效了,不过确实在临床上也是这样的,痹证越久,治疗起来的难度就越大。
“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这是讲,不去想风寒、湿热到底侵入到人体的什么地方才引起疼痛。王清任说:“入于气管,痛必流走”,他这里讲的“气管”还是动脉。“入于血管,痛不移处”,这是静脉,说痛无移处,他虽然是这么讲,但是我们不认同他。
“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如果痹证的病人有虚弱的表现,那也是“因病致虚,非因虚而致病”。也就是说痹证里面,虚的因素不是主要的。“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我们在理解的时候,有时候在临床也是这样去辨证,是阴虚,但是不去具体说邪在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用祛风寒、祛湿热的药,则“已凝之血,更不能活”,无论你是用祛风寒的还是祛湿热的,你都解决不了瘀血的问题,也就是血凝的问题。
王清任打了个比方:“如水遇风寒”,就是水遇到风寒,天冷了以后它就凝结成冰了,“冰成风寒已散”,如果冰已经结好了,虽然没风、没寒,风寒已经散了,但是冰还在,也就是说你祛了风寒,祛了湿热,但是瘀血还在,所以说痹证老不好。说“明此义,治痹症何难”,你要知道这个瘀血的道理了,那治疗痹证有什么难的呢? “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此方。
下面就是身痛逐瘀汤。
王清任这个方歌编得也挺好的!“身痛逐瘀膝地龙”,牛膝和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讲得都非常好,最要紧的是不能够缺了五灵脂、桃仁、没药、红花,因为他认为瘀血是这个病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病机,王清任这个讲得很好。
“黄芪苍柏量加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加减使用黄芪、苍术、黄柏,也就是黄芪、苍术、黄柏这几个药并不是非用不可。
但是前面这几个药是必须要用的:牛膝、地龙、羌活、秦艽、香附、甘草、当归、川芎。
身痛逐瘀汤的剂量其实也不大,都是常用量,甚至还偏小,所以说王清任也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医家。
秦艽,用一钱,是3g,量也是很小的,在临床使用的时候,一般来讲,如果是热象明显、湿热明显的,我们就可以加到6g,甚至9g,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个药对湿热痹证效果比较好,可以加量。
川芎6g,桃仁10g,红花10g,这个量在这里边儿都算是最大剂量了。甘草6g。
羌活3g,但是如果临床上是偏于风寒的痹痛,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到6g或者9g,甚至多到15g,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合并有便秘的时候,羌活可以用到15g,大家在想羌活用这么大量,为什么便秘的时候这么用?这个等我们讲《脾胃论》的时候再给大家讲羌活这个药。
没药6g,当归10g,当归养血和血效果非常好。五灵脂6g,但是一定是炒五灵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