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集体悲观,这家最大地产公司做好了降价准备

我不明白哪些企业还如此乐观和自负,其实,安家融媒想说,往大了说,房地产已经不是简单拿升价和落价这么简单来评判市场好坏了,而是一个大周期的问题,所以说,即使你认为未来价格还会升,也不意味着你的日子就一定会好过。况且未来房地产走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市场越来越明朗了。

此时的开发商不应该去考虑未来政策会不会宽松或者是什么,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该如何让资金周转起来,这才是生命线。因为开发商在资金渠道上已经变得非常非常捉襟见肘。政策也在一步步使流动资金不能过多流入房地产。

融资渠道全面收紧,正成为房企的“紧箍咒”。对于楼市主线渐渐清晰——房企融资渠道不断收紧,力图从根本上切断房地产市场野蛮生长的根基。中国经营报报道说,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银 监 会、证 监 会、中 基 协以及沪深交易所等监 管部 门先后发布了近20项政策,用于收紧和规范房地产市场融资行为。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其实就是国家针对当前房子过于倾斜金融属性而提出来的,为了防范金融风 险,挤出楼市泡泡,将资金流动性引导到其他实体经济上,不能过多流入房地产。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逐步趋紧,去杠杆、提高融资条件等措施均体现了这一风向,因此本次会议召开后房企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收紧。

那么也就意味着开发商等于被掐住了脖子,被动地选择退出市场或转型,再依靠传统的房地产模式已经不可能再持续。

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众多的房地产大佬都已经集体表现出悲观情绪了。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说,对房地产市场非常非常悲观,融创去年10月后没有再拿地。他表示,融创从2016年10月1日以后开始已经停止在公开市场拿地,2017年也将以并购为主。事实证明,确实是在通过并购拿地,比如并购万达部分项目其实也是为了土地。

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指出,当下形势“应该说不错,同时也忐忑”。吴亚军解释称,“忐忑”是由于下半年的市场和政策仍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小心驾驭。

绿城也表示十分悲观。去年国内新房成交量是11.6万亿,可是约5万亿购买力是投资购买。而今年房地产政策明显加强,因此成交量应该会落到7万亿~8万亿。几乎占去一半甚至更高的投资性购房,怎么可能持久?大家心里都有数,有效的刚需没那么大,很多炒房者将被挤出市场。

如今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过去投资投机占房地产市场很大一部分,如果剥离掉这部分需求,那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开发商们不看好市场是很容易理解的。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又呈现出新一轮的调整,曾经影响市场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这次国家的决心也是相当大的,所以,难免对开发商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

从李嘉诚抛售物业,到潘石屹抛售,并认为房地产行业“拿地—开发—销售”的这种商业模式到2017年基本就已经结束了,再到最近的王贱卖文旅和酒店,都在释放了房地产变天的信号。

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针对目前楼市三四线很火爆的现象,提醒开发商,“去(三四线城市)疯狂拿地的开发商,套就该套你。”他认为三四线很难有去化,且有一些地方库存去化永远不会完成。

社科院预计随着金融秩序的整顿和政策的持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价格会继续稳中有落,热点二三线城市稳中略升。随着楼市不断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销量增速纷纷放缓,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下滑。

相关机构分析指出,从7月的市场情况来看,房企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去化受影响较大,预计一二线城市未来的市场前景将保持持续稳定。市场预期不断降低,开发商纷纷感受到压力。

资金成本逐渐增加,对于2017年来说,各种融资渠道压力逐渐增加,对于很多房企来说,资金链的风险逐渐积累,快速去化将成为房企的主旋律。

国有租房公司、租售同权,共有产权住房等概念的推出,增加了住房供给,也就多了一种选择,这对于刚需是好消息,但对一些开发商而言,或许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一政策对于稳定价格预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们再看看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它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在今年万科公布的2016年报中,万科表示对国家的楼市政策“感到欣慰”,已经对12个城市的13个项目计提了“落价准备”。也就是说,万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房子价格回落。

最近,万科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郁亮谈到,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真正到了一个新阶段,房地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未来,万科的布局也将出现变化,会更强调特大城市和周边的协同,投资的概念、方向会有调整。

虽然万科提出调低价格,但是让融创郑州抢了先,但是很显然大家都做好了要调价的准备,大房企都准备好了,小房企们还等什么呢?如果不通过调低价格引导购房者入市,他们还能撑多久?

感谢浏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