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首次回应买房爱国论释放了4大信号,该不该买房定下来了
面对楼市各种杂音,可以说官媒煞费苦心,几次三番表态来正确引导大家对经济和房地产的态度,就因为当下不少人错误或过度解读,对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无论你如何解读,都离不开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全新定位,抛开这个都将无从说起。房地产正迎来一个全新时代,而一切的变化也都源于房住不炒、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定位。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房价大涨的时代里,终究有一天那一切都会过去。至少当变天那一天来临时,我们不至于心慌。
所以,一早就跟大家去渗透这种观点,至少让我们能够在市场大局改变之时能从容面对。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种变化呢?经济日报可以说再次为我们提了个醒,一篇《楼市降温,期待真正软着陆》的文章背后释放了很多官方的信号,也就是未来我们的房地产该向何处去,购房者该不该买房的问题。说实话真的早就明确了,无奈不少人故意曲解,所以重申就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了。
1、楼市稳定将成为未来市场主基调。
楼市趋稳不是这次提出来的,但是这个目标却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经济日报称,从长远来看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个平稳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而不是一个如脱缰野马般快速奔跑不知何时就会摔得粉身碎骨的市场。逐渐“冷静”、日趋平稳的房地产市场才更加符合预期。
如果市场稳定,将极大影响整个市场更加健康理性,只要市场稳定,炒房者就不会再有炒作的空间,购房者也不用再极度恐慌,是不是买房也就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资格及能力来考虑买不买,而不用怕今天不买明天就抢不到。
2、投机炒房极大影响了其他行业创新。
对于投资投机,过去好像并没有太在意,甚至定位不同可能还会鼓励,如今在房住不炒新定位下,炒房已经完全不再受政策保护,经济日报提出,长久以来住房的投机属性一直在被无限放大。“买房就是投资”“买房就能赚钱”,住房几乎成了金融机构和家庭优质的“理财产品”。这一现象不仅加剧了房地产的供需矛盾也抑制了科技创新和社会创业。
这等于为投机炒房者一个回应,如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政策导向,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对于炒房者而言,不但赚不到钱,反而可能被套牢。炒房大时代要过去了,但是炒房者还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退出。
3、“房地产行业的作用也被无限放大”是对买房爱国专家的有力回击。
近来在调控的严厉执行下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效果,虽然经济和房地产都处于比较冷静期,但无论如何都还没有到必须要靠刺激才能怎样怎样的地步,可是不少专家比那啥还急。像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所言,唯有房地产才能拉动内需才能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就得发展房地产。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更是不遗余力,提出“房地产是最大的实体经济”。29日又在网上极力咆哮:没有房地产业救不了中国!更有一些专家喊出买房爱国的口号。
此次经济日报的一句“房地产行业的作用也被无限放大”算是对这些所谓专家的一个有力回击了。地方习惯于依靠房地产这一“来得快”的工具拉动投资、刺激需求。房地产对钢铁、水泥、建材、装修、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可否认,但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最终消费和生产率提高。
如果所有老百姓都在为高房价买单,又何谈消费需求呢?又何谈内需呢?所以不能再简单靠房地产刺激经济了。
4、楼市变天,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房地产的变化我们都在一点点感知,诸葛找房也经常说房地产变天了,但是这种变天该如何去理解,我曾客观地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如果买房是用来住,包括租,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依然抱着炒房的心态肯定会失望之极,一切的逻辑都在发生变化牢。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实是残酷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个变天需要一个过程。
经济日报是这样表述的,楼市的确变了。然而这个变化仅仅是开始,希望今后将过去脚下的“风火轮”取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所以,如果有钱不差钱还想保值似乎没有什么行业比房地产更合适的了。我们虽然在讲房地产变天,但只是不适合炒房,不意味着不能投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房地产再差他也赚钱,只要不炒房怕啥?变天需要过程,也意味着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等。钱足没必要等几年以后,但也不要继续保持过去买房暴利的想法,未来房价不会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