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小记

社会化小记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亦是不断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一生,社会化是人生的必然选择。我的社会化始于一个广西的小县城,我在那里的县医院出生,那座县城叫武宣。

在儿童阶段,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有很多时候都是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农村。在农村里,我“横行”乡野,遍历农事,各种农活都做过,各种动植物的习性也都有较好的了解。整个世界是一片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农田,这是我当时对社会的全部认知。后来我去县城求学,也前往柳州这样的大城市游玩,我开始明白,社会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我的家族是客家人,是汉族,是经过数百年迁徙才来到广西定居的。由于定居在一个壮族聚居区,家族里使用的语言慢慢变成了壮语,父亲告诉我,如果先祖当年不进行这样的适应,根本无法在此扎根立足。恰恰相反,我的母亲那一族本是壮族,但说的却不是壮语,而是在广西很流行的桂柳话。这两个家族住在两个相邻的村子里,村子里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居民,包括壮族、苗族、瑶族等等,于是加上在学校学习的普通话,我在儿童时期就可以较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客家话、壮语、粤语、桂柳话等等语言,但后来随着父母迁居城市,离开了这样的环境熏陶,很多语言都被我遗忘了。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父亲是一个读过大学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开放而有张力,教育自由而有方,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此外,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各类经典,这些得使得我较于同龄人显得“沉毅渊重”。我的母亲出身于干部家庭,但丝毫没有干部习气。我的外公是一个在当地很有威望的干部,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深知文化的重要。几个舅舅和我的母亲、小姨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外公对他们管教很严,所以他们从小也都是做遍了农活,特别能吃苦耐劳。母亲这种品质对我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我从我的家族和家庭中学到了为人做事的道理,体会到了社会对人的塑造,这深刻地影响了我价值观和性格的形成。

学校对我的社会化进程也影响颇深。我曾就读于镇中心小学,在那里我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以至于在从那里转学去城市的时候,班主任曾当着我的面告诉我母亲,说我的不会有出息。转到城市后,我辗转两个小学,在第二个小学,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如何摆脱对新环境的拘谨,那个小学叫银山小学,从那里我的人生开始有所转变。后来升学进入柳州市第四十五中学,我在那里遇见了许多善于教育的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迅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初中三年我还担任了班长一职,这使我的眼界得到了拓展,领导能力得到了提升。接着升学进入柳州市第一中学,在那里,我又遇见了一群名师,他们循循善诱,志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人而非学霸。在那里,我进一步明白了为人立世的意义,我开始真正地认识了社会与社会中的我。紧接着,高考因缘际会我来到了重庆大学,在这里我一方面继续学习知识,阅读书籍,一方面参加学生工作,磨练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学习上我另辟蹊径,专我所爱,在工作上我积极探索,一步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一名学生会主席。这些都让我重新认识社会,重新再融入社会。

未来会如何尚未可知,但我始终坚信,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借用玉阶公一句诗“物色风尘谁做主,请看砥柱正中流”,与诸君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