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题征文 || 李 敏: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陕西千阳县燕伋小学 李敏
梁实秋先生说:过年须要在家乡才有味道。这话果真不假,在外工作谋生的人一旦到了岁尾年关的时候,总会在心中不由得涌出那浓浓的乡情,想起自己家乡的年。不管行程多么遥远、困难,人们总会在过年时回到家乡。不在家乡守岁,简直无从品味年夜的滋味。是过年,把那么多的游子召集回来,召集在高堂之下共叙时间与距离间隔开的血脉亲情。同样,厮守家园的人们,一年里竭尽疲惫的心神,也正是因了过年,才得以轻松下来,懈怠下来,寻常日子里才有了酸甜的味道。年夜饭、接灶神、压岁钱、走亲戚、祭祖坟……我们恪守着上下数千年遗留的民俗方式,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
儿时的新年是从腊八的憧憬开始的。人们是从那五颜六色腊八粥冒着的热气中扑扑腾腾遐想起这个期盼许久的年来。
待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母亲烙着“灶干粮”(母亲说这饼是给灶王爷烙的,让他上天时吃,祈福人间吉祥平安),自己和妹妹围着母亲打转,从开始和面看到“灶饼”出锅,那份夹杂着馋的期待,无论多晚都一直守望,年幼的心在年的脚步临近的时刻得到无际的满足。
到了二十五,二十六就开始“扫舍”(打扫屋子)了。儿时的屋子只有几间厦房,就这也需要整整两天忙活。先是准备一把长杆,在头上绑上高粱扫把,搬来梯子把房子高处及每个角角落落的蜘蛛网和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屋外能够得着的地方用白土刷得光亮,屋内用报纸糊得崭新。扫屋子的时候,我和妹妹负责去村外土崖下捡拾、挖抬白土。费了半天功夫,才挖了些质量不高的不够白的土,但也基本够我们刷墙了。母亲卷起袖子,拿着刷子在白土泥水里一蘸一刷。我和妹妹在一旁帮忙,脸上抹了泥,相互大笑。那种快乐和深深的成就感能让人激情高涨,久久回味。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是蒸包子的日子。俗语说:正月十五前不动蒸锅。所以亲戚稍多的人家要用大锅架着草圈足足蒸上七、八锅。包子有老鼠样的豆沙包,圆圆的黑糖包子,拧着花的菜包子。那时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一会看看母亲她们包包子的进度,一会又往燃烧的锅眼下塞几根干柴火,然后猛拉几下风箱,顿时烟灰乱飞,在母亲的责怪声中跑出厨房。待包子一出锅,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上两三个。一旁的奶奶忙说“热馍馍少吃点,等会再吃。”
二十九晚上,母亲忙着炸丸子,做臊子、煮肉等。几根劈柴架火,小锅中跳跃着金黄,看着一小盆切好臊子倒进锅里,惹得我守在灶台旁不愿去睡觉。直到今天,儿时母亲做臊子的记忆还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除夕这天我们就可以吃到让我垂涎三尺的臊子面了。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看着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的臊子面,我迫不及待地就来一口。那味道真叫香!
到了中午,父亲就忙着贴春联了。春联是过年的符号,儿时家家户户的春联都不是印刷品,得自己撰写或请人写,所以写春联、贴春联是很慎重的。这一年的春联纸该用什么颜色、写什么内容,要依老规矩讲究的,丝毫不能马虎,否则会惹来笑话甚至亲友的责怪。贴春联事,我便帮忙拿浆糊,对联。大门口的一定要贴得端正牢靠。到了初一走家串户拜年的时候,沿路品评各家各户的春联,仿佛年味就蕴藏在这些斑斓的字句中,一字一句读来,年味就写在了脸上。
贴完了春联,父亲就带着我去拜祭祖坟。虽说是拜祭亡灵,但那时的我体会不到亲人离去的滋味。心中只想着要过年了,及那时的快乐。到了坟地。磕头、上香、烧纸等程序结束后,我便连蹦带跳地向村里跑去。我要和伙伴们放鞭炮了。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除夕夜。母亲从下午就在厨房为我们准备着年夜饭。只听母亲一声喊:端饭来。我和妹妹便冲进灶房,把母亲精心做好的饭菜摆放在桌子上。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聚成一桌,平日难得一见的鱼、肉以及各种可口的菜品一股脑地端上来,喝酒的喝酒,吃菜的吃菜,绝对是一年碰不上第二回的盛筵。我们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欣赏着丰富的春节晚会。这时。父亲会给我们发压岁钱。那个时候的压岁钱,远不及此一时的红包。父亲提前在银行换一些崭新的零钞,十元的,两元的,我们的压岁钱不会超过五十元,裹在钱外面的,也不是那红包,而是写春联时,剩下的那些红纸片。屋外鞭炮燃过的余香,夹杂着屋里满桌的酒菜香味和我们的笑声,把年味烘托到了极致。
大年初一,早早地就起了床,吃罢饭穿上新衣服去外边找同伴玩,或是跟着父亲给同宗族的长辈拜年。现在想来,那时的心情那样迫切,大致是想给别人看看我的新衣裳吧?抑或,是听到别人对我学习成绩的赞扬,而衍生的那一点骄傲自满的心理吧?孩提时的心情,是澄澈透明的,却也是难以捉摸的。
……
鞭炮声渐渐平息了,十五吃完最后一顿团圆饭,这年算彻底的过完了。每每那时,心里总有一百个不舍。待年岁突然间疯长起来,儿时对年的那种期盼和新奇已经被岁月冲蚀得荡然无存,反而生出些许感慨来。童稚无邪,可以放炮仗,可以借机向家人索要新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然而,这份记忆中的年味,没有随时间而消失,反而在年味渐淡的感叹中,一年比一年浓郁,如久久陈酿的老酒;一年比一年清晰,像缓缓泛出的音韵。
马上就是小年了,越是临近春节,过年的味道越浓,在无情岁月中一路走来的我,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春节里找回从前的快乐,所有的子女都能体会除夕夜父母的期盼,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年三十与儿女团聚……
========================
年 主题征文 年
和别人一样——喜庆、热闹的年,不是我们要的。“别样”“异样”的年,倡扬传统年俗礼孝的年,揭示年庆背后深层人性的年……有这样的稿子就投过来吧。
体裁不限,字数2000以内,优秀稿件将推荐报刊发表。
往期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