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朱文杰: 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文/朱文杰
长髯飘飘的于右任,号髯翁。民间亦称“于胡子”。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诱人典出《四书》“夫子循循善诱人”。后取谐音因而自称“右衽”,“衽”即衣襟,“右任”由“右衽”的谐音而来。
于右任先生曾经在西安南门内东侧的书院门街52号居住过,如今这座百年老宅,成了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曾称于右任故宅眷念馆。一块“源远流长”蓝底黑漆字木匾,高悬在门头,显得特别庄重有气场。
1937年始,于右任先生就将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秀安排到这里定居。于先生每次回陕也一定在此居住,并在这里接待亲朋好友、门生故旧、三原乡党。
从1947年起,于右任将家室由外地迁回陕西,与其弟于孝先一家同住在书院门于家老宅。后来,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去了台湾,而妻子高仲林和女儿于芝秀则留落大陆,后辗转重庆、成都,无奈回到西安就一直生活在书院门。
于右任到了晚年,对大陆和家乡极其思念,有时甚至夜不能眠。他常说:“我好想他们啊”。1961年3月中旬,他给一位老朋友写信说,“今年是我妻80岁寿辰,可惜我不在大陆,她的生日一定会很冷落,不会有人理睬她的。想到这点,我十分伤心。”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后,专门派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于右任女婿)等到西安为老妇人祝寿。祝寿的信件和照片传到于右任手中后,老人深为感动。他以诗词寄托情感,在一首诗中写到:“夜夜梦中原,白首泪频滴”“昨夜梦入中原路,马首祥云照庶民”。
直到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先生逝世,他们一家也没有团聚。到1971年、1972年,于夫人高仲林和女儿于芝秀母女相继在此去世,演绎了一场人生大悲剧。
于右任身份众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志士,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是著名的报人、教育家、诗人,也是书法家和著名政治家。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枝大学)等17所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他还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报》等四份报纸。
于右任先生曾求学于关中书院,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被清廷通缉,亡命上海。辛亥革命前后在陕西发生的几件大事中都有于先生的传奇故事。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西逃西安”后,于右任冒着违抗清廷留长发辫的危险,请伙伴给自己照一幅散发照,于右任即兴吟出一副对联写出贴在身后做背景:“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他出任交通部次长,改革邮电交通,首创国内火车夜行先例。1918年护法运动时,陕西爆发了反对陈树藩的斗争。于右任回陕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旗帜鲜明地反对复辟,指挥这支武装坚持四年有余,成为北方地区唯一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军事、政治力量。1926年“二虎守长安”,军阀刘振华围困西安时,他前往苏联请冯玉祥回国解了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为自己家乡陕西和西安人民做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于右任出任民国监察院长,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共两党的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他主持修建的泾惠渠至今仍惠泽人民。他历时20多年,花费10多万元巨资收藏的名碑387方,全部捐赠给了西安碑林博物馆。
于右任故居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于右任二弟于孝先购入并作为全家住宅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宅院占地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由门房、花园、厅房、厢房、上房、后院组成。整个故居面宽3间,进深80米,属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
在“横扫一切的”的“文革”年代,社会处于无政府主义环境之中,于右任先生的这所故居被外来人占用,小小的院子挤着30多口人。
粉碎“四人帮”后,“文革”结束都26年的2002年,在先后召开的西安市人大和碑林区人大会上,先后通过了“关于恢复于右任西安故居”的议案,在中央及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开始了于右任故居的复建,虽然晚了点,但能保护往这座故居,已甚为难得了。于右任先生的侄子于隆、张英夫妇2人陆续投资千万元对故居进行修缮。2009年,在于右任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终于胜利完工,并对外开放。据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亲临开馆挂牌仪式,余先生以一首《乡愁》深切地反映了于右任先生这一批因两岸分割,远离故乡老人们的心境。
纪念馆主要由故居、民主革命先驱、真诚的爱国者、爱国诗人和书法巨匠等部分组成。展示于右任生平,及日常生活起居,常年展出于老先生书法精品,还不定期地举办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这里成了书法爱好者,尤其是成了于书爱好者的聚汇之地。
现纪念馆内有6个展区,详细介绍了于右任先生革命爱国的一生,展出了大量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作品。
这是西安市首家私人创办的民营纪念馆,于右任曾经住过老宅院现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基本恢复了于先生当年在此院的生活原貌。
值得庆贺的是,在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2014中国美术总评榜”设置的中国十大民营博物馆评选活动中,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榜上有名。
于右任先生被尊为国民政府的元老,但最初获元老身份的,则是有无冕之王称谓的“元老记者”。
中国台湾地区邮政部门于1962年4月29日为庆贺于右任84岁寿辰而特别发行的邮票就名为《元老记者于右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为健在的名人发邮票比较罕见,这让我惊异。可能因为在辛亥革命前,于先生就以记者身份宣传民主革命,抨击清政府的腐朽。是否这也是因为于老先生最为看重他这一记者身份呢?
另外,选择84岁寿辰特别发行的邮票,也别有意义。因为,在中国民间把73和84当成人生最大门坎,有所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为啥有这忌讳呢?可能因了我国古代两位圣人去世的年龄,一位是孔子,七十三岁去世,另一位是孟子,八十四岁去世吧!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盛誉之隆,当世无二。
台湾邮政部门还在1981年2月3日发行《福禄寿喜.春书邮票》,其中“福、禄、寿、喜”四字,采用于右任先生的墨宝。也算稍稍弥补了邮票上不见当代草圣于右仁书法的缺憾。春书即春帖子,为我国相传甚久的古老习俗之一。
于右任与书法艺术的宝库西安碑林渊源深厚,他曾书写“西京碑林”匾额悬于碑林大门之上。他一生酷爱金石,从1918年于右任担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起,他矢志为碑林留心搜集古代碑刻,他历时20多年,花费10多万元巨资,陆续收集到大量各代碑石。据《民国西安词典》载:并将其藏室名为“鸳鸯七志斋”,散存于洛阳、南京、北平等处。1935年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遂托人设法将其藏石陆续转运回西安。1938年西安碑林整修竣工后,即捐赠碑林保存。其中有晋3石,北魏160石,北齐3石,梁1石,北周11石,隋116石,唐4石,宋4石,以及年代不明者和残石80余石,共计387石。
西安碑林整修后,在碑林第八陈列室专门收藏安置于右任先生这批捐赠。这批捐赠387石,正好弥补了碑林唐以前的碑刻很少的缺项。
他与同样酷爱金石的原陕西省靖国军副总司令张钫曾有默契,凡得北朝墓志,归于右任;凡得唐代墓志,归张钫。后来张钫搜集到唐墓志千余方,运回故乡河南新安县铁门镇其私宅“蛰庐”建成“千唐志斋”。
还有西安碑林存于右任书法碑石,《于右任书翰碑》于右任撰并书,林纪方跋,杨德明刻,碑文草书,文11行,行字数不等。系民国26年(1937),林纪方请人所刻。《“正气歌”碑》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撰,于右任书,郭希安刻,碑文草书,共19行,行16—19字不等。为于右任草书典范之作。刻石原在西安安善堂,1938年移藏西安碑林第七陈列室。
欣赏于老先生,首先是他的书法。羡佩他在书法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他独辟蹊径,创造性的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篆、隶、草诸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雄逸豪放独特风格的书作,得以在千载书史上“卓然自立”。
尤其是他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浩繁的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字,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这一本千字文,成为现代中国文字学研究上的伟大创造,也是草书发展史上的新高峰,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于老先生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战抗时期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墓时曾赋《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这首诗闻名全国,其中“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被毛泽东赞誉为神来之笔。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作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其乡思之苦之烈,秦人慷慨悲壮之情深,千古罕见,遂成为传世经典中的绝唱。每当吟咏此诗,都会令每一位他的陕西乡党,心腔酸痛,热泪飞溅,肝肠寸断。
---------------------------------------------------------------------------------------------------------------
朱文杰 ,1948年10月出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文史馆馆员。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 《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
《西北作家》往期精彩链接
◆稿投:1175314756@qq.com(小说、散文,3000字内);xbzjsg@163.com(只刊自由诗,15-50行内)。须原创且未在其它微信平台发表过,投稿主题处注明体裁,如《钟楼左右》(散文,2100字)。投稿后务必加微信(wyku001),以便付酬。15日内未见回复,方可另处!
◆稿酬:48小时后结算,非签约作家稿酬为打赏额的60%,低于10元不予发放。签约作家优酬发放。
声明:作者自负文责。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请注明!无特别注明的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西北作家》,否则,本刊会依法维权!
合作等事务,请联系微信:wyku001
《西北作家》
总 编 杜育龙 执行总编 王 炜
主 编 杨馨雨 副 主 编 吴 朝
编 委 魏晓鸣 李亚芳 王 科 纪昀清 蓝 玉
长按左图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