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学 钻”:三种京剧票友,您属于哪一种?
京剧的爱好者和票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对京剧爱好的方式和层度也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椐笔者观察大体有三类:
一,纯粹地"玩"戏。这类人喜欢京剧就是因为京剧好听好看好玩,其它不需要什么理由。先是爱听爱哼,继而上台唱两口,再就是比比划要表演彩唱了。这种玩法,只要自已高兴就行不再乎别人说什么。既便是半路半出家毫无基础,照玩不误。此类人由浅入深,由深到痴,舍得花钱制行头,请配演,化妆伴奏,为的就是上台票一盘戏,过把戏瘾,成了半专业的京剧玩家。你还甭说,也还有人凭着几年上十年照葫芦画瓢玩会的一两段戏,玩到了XX杯,玩到全国大赛上去了,居然得了个诸如全国名票,优秀票友的称号。谁说玩不出名堂!
二,学。有一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京剧爱好者和票友,深知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博大精,难学更难精。他们凭着对京剧艺术的挚爱,端正态度,踏踏实实地把京剧作为一门艺术和技艺来学习。先是跟录老师(录音,录象)学,既后又找专业老师面授。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磨练,演唱水平规范而中距,加之自身的嗓音,扮相又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上台表演就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有的还能达到准专业演唱的水平。这类票友重的是通过学习京剧艺术,提高自已的文化艺术修养,带来精神上的娱悦和成功的满足,对争名夺誉不感兴趣,一般是不参加什么比赛的,恰恰这种人是票友中具有真正实力的爱好者。
三,钻。中国的票界从清未、民国到新中国有一批人数不多,十分特珠的资深票友,这些多为教授,文化人或有相当文化底蕴的官僚,有钱人。他们对京剧的爱好,已经不局限于一般的唱和演,而是深入到了对京剧历史,唱腔音乐,剧夲文学,字音声韵,表演程式,流派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他们对京剧艺术和文化的理解甚至超过了专业的演员和名家。这些人有的后来下海成为京剧名家,流派的创始人(如言菊朋,奚啸伯等),也有的虽没下海,但长期从事于京剧文化的研究与整理,成为了推动京剧传承发展的大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京剧票友的三种分类是大致性的,但三者都有其共同性,就是对京剧艺术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热爱,三种票友都在不同的层面为传承国粹艺术作出奉献,水平各有高低,但初心完全一致。对京剧而言,只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自觉地对它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认同,京剧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