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南|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为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部原创。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包括三个级别的编码: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Open Coding)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2. 二级编码(又称关联式登录或轴心登录,Axial Coding)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些联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情境关系、相似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在轴心登录中,研究者每一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一个类属寻找相关关系,因此称之为“轴心”。3. 三级编码(又称核心式登录或选择式登录,Selective Coding)指的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分析不断地集中到那些与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核心类属必须在与其他类属的比较中一再被证明具有统领性,能够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图1是以“扎根理论”为检索词检索到的最近使用扎个理论发表的期刊论文:
扎根理论可以应用于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但是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的原则要求作者需要基于研究问题,灵活决定是否选择使用扎根理论。切忌因为我学会了扎根理论,就拿过来用于解决所有的研究问题。下面以论文《大学教师对“好老师”之理解的实践推理——一项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及其反思》为例,来具体阐述扎根理论的应用。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设计访谈问题:
在一级编码的基础上,按照编码范式模型进行了二级主轴编码,针对(王老师)“在制度环境下善待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这一现象,进一步分析了该现象的因果条件、情境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和结果。
在三级选择编码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撰写故事线,明确核心类属,并将核心类属与其他支援类属联系起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分析图式。研究者通过进一步考察一级编码形成的四个类属以及二级编码对不同类属的精细化,并撰写了故事线后发现,“学术与品德关系权衡”这个类属可以作为核心类属,涵括“学术修养要求”“教学评价反应”“品德修养要求”三个支援类属。通过对核心类属的系统分析还发现,教师在处理学术与品德的关系时,存在四种基本的态度类型或行动类型,即德艺双馨,以德为先;德艺双馨,以艺为先;德艺分离,重德轻艺;德艺分离,重艺轻德。得到表3。
可以看到,此文对原始资料进行了三级编码。第一级开放编码,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类属化,基本环节包括:为现象命名(贴上概念标签)——发现类属——命名类属——发展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第二级主轴编码,通过编码范式模型,即:(A)因果条件——(B)现象——(C)情境(脉络)——(D)中介条件——(E)行动/互动策略——(F)结果,将类属和次类属重新组合。第三级选择编码,将核心类属有系统地与其支援类属予以联系,验证其间关系,并把概念尚未发展完备的类属补充完整。很多作者在使用扎根理论方法时,对扎根理论的使用不够熟练,导致论文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结合几个案例总结了扎根理论使用不规范的几种表现。
本文在引入扎根理论方法时,只是对扎根理论的概念做了简单的说明,引用了别人的一句话,后面即写了自己为什么选用扎根理论方法,缺少对扎根理论操作的说明。也就是说,没有对自己打算如何使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解释。
作者在研究设计环节交代了研究对象的选取。但是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依据不足。作者对为什么认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一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什么上述群体具有代表性?缺乏解释。
作者在数据收集环节对数据收集的前期准备做了介绍,但是介绍过于简单,对“观察”“访谈”的过程的论述不够具体,过于笼统。数据选取的依据需要进一步解释。此处需要将“观察”“访谈”的过程进一步细化。
作者在进行一级编码时,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并建立了293个自由节点。但是这些自由节点是如何得出的缺乏推导的过程。紧接着,作者在293个自由节点的基础上,聚类分析出49个概念节点,对这些概念节点进行归类,生成18个主类属。但是所列的主类属、概念节点又是如何从开放性编码中得来的?仍然不明确。如图6:
最后,在主轴编码所得到的主类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具有统领性的核心类属并以“故事线”的形式探讨主类属与核心类属之间的联结关系,在18个主类属的基础上提炼出5个“核心类属”。图7即为选择性编码的结果。但由于前两个阶段的编码推导不严谨,导致“选择性编码”的推导也存在漏洞。比如,按照一般的理解,“教师干预”应从属于“教师教学能力”。但编码结果显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干预”一个是“主类属”,一个却是“核心类属”。如图7:
图8是某篇运用了扎根理论的文章中的二级编码的结果,通过各级编码得出的主范畴和子范畴来看。部分范畴之间的层级关系有待澄清。比如,“主范畴”中的“核心保障”与“专业支持”如何区分?“子范畴”中的“动力支持”为何不属于“运行机制”?等等。
作者在开放式编码之前进行了饱和度检验,这是不符合扎根理论使用规范的,一般来说,饱和度检验应当在三次编码之后进行。
作者实际上没有进行选择性编码,而是直接给出了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不应在“选择性编码”中直接给出。而应在三次编码和饱和度检验之后推导得出。结合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作者对扎根理论的运用明显不够娴熟,以上5个方面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主要观点的阐发。由此可见,只有能够熟练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才可能更好地支持到论文的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