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 六气之解(2)
简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试图从中医经典探寻线索,在古籍中挖掘古人的思维宝藏,在临床加以验证,以写就好玩的中医文章。
六气分述 立法概要
在元御的体系里,六气之变是百病的关键之钥。解读元御的六气理论是理解元御体系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前文中说过,黄氏六气理论与五行学说关系密切,故而在分述六气前我们先理清六气理论的相关逻辑:
所谓六气,包含了六气在天、地、人三个层面对应的象;
每一气都含有主令以及从化之气;
六气之间含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一并纳入了一气升降的范畴之中,并且其生理、病理皆用一气升降的理论诠释;
最关键的一点,元御认为:“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百病皆有戊己土而起,而戊己土之病,在于中气。
风,为厥阴木气所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
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
厥阴风木对应的是春季,所以在闭藏了一个冬季之后,随着春意萌动,阳气也随之升起。春表现的是生机,生气;厥阴肝木之气,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的情况下,肝木就能欣欣向荣;如果水寒土湿,则木气不能生长,导致“木郁风生”。
木性本是条达,但己土过湿的话会抑制木气的升发条达,木所禀赋的生机不显,反而会克土,继而生风疏泄失常,
表现为“腹痛下利,亡汗失血”;肝主藏血,其主筋,其荣于爪,风动则血耗色枯,表现出的病态就是指甲脆,容易筋急(抽筋)。从眦黑、唇青、爪断、筋缩,即判断为风木枯而燥。
综而述之,
厥阴风木之病两个要点:1、木气之郁;2、风木之枯槁。
风为百病之长,元御认为,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木气病后则会发生传变。
水生木,木生火,故木为水火之中气,病的时候,土木都会郁滞,水火便不交(前文提到过一气升降中重要的坎、离),因此会产生外燥内湿、下寒上热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手厥阴心包经从足厥阴主令而化风,如果木气郁滞则厥阴心包自现本气——相火之气。
因此厥阴病的病象——“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
治疗:桂枝苓胶汤(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上热加黄芩。寒加干姜、附子。)
从这个方子我们可以看到元御治疗风木的基本方法就是针对木气之郁(桂枝汤)及其枯槁(当归、阿胶)
总结:
病因:土湿,水寒;
病机:木郁,木枯;
病象:下寒湿,上风热;
从化:手厥阴心包从化为风;变局则从其本气化为热;
治法:治水土之寒湿,解木气之郁;若有手厥阴的变则清相火;
方药思路:桂枝汤加味 ;
加减变化:土湿+茯苓;木枯+当归、阿胶;水土寒湿+干姜、附子。(当归滋润滑泽,最能息风而养血,而辛温之性,又与木气相宜;阿胶息风润燥,养血滋阴)
热,为少阴君火所化;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
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肾以癸水化气于丁火;
“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阳气足,君火如果能正常发挥其主令作用,则下面的癸水能暖,喻之“温泉”;若是阴盛则足少阴肾(癸水)从其本气司气于下(寒),则丁火不明,遂成“寒灰”。
关键原因在于土湿,土不制水则寒水泛滥,则君火不能司令,因此这是土溃导致火败。黄氏更称“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即临床中占90%以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火上逆的火热,源于相火上逆灼烧心液致其消亡;这种情况是心由相火所累。然上热下必寒,缘于水火分离而不交。元御提出,“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彼此相交,则为一气”,“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
重点:1、相火上逆之上热;2、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败。
治疗:黄连丹皮汤(黄连 白芍 生地 丹皮,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其治法的理论来源: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故补肝之血则宜温,补心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按:一气周流之变)
继续总结下黄氏少阴病:
病因:相火上逆;
病机:相火上逆,心液消亡之热作;
从化:足少阴肾以癸水化气于丁火;变局则足少阴肾从其本气所化;
治法: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
方药思路:黄连丹皮汤(主以黄连泻心火而除烦热、丹皮泻郁热而清风燥,白芍泄肝胆风火、地黄凉血滋肝,清风润木。《长沙药解》)
方药变化:若有下寒,当用椒、附(温法)。
暑,为少阳相火所化;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
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
正常状态下,三焦之火是随足太阳膀胱经下行,温水藏(肾);元御体系中君相二火的关系是: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
三焦与水道关系密切:《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盖水性闭蛰而火性疏泄,闭蛰则善藏,疏泄则善出。《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因此常态下,(三焦)相火下蛰,水藏温暖而水府清利,则出不至于遗溺,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肾能闭藏的功能是缘于三焦之火能秘藏于肾。如果此火一泄,则会陷至膀胱,实证的话发生热化则会癃闭;虚则生寒而遗尿。
上热之证都是来源于相火不下行于甲木不降;相火本自下行,不能下行则缘于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
甲木不降乃由戊土不降。土降金敛,则相火下潜;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
少阳之气,是阴方长而阳方消的状态。阴消阳长则壮,阴长阳消则病。元御认为,内伤惊悸大部分的病证都是由于相火的衰亡(十之八九);“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伤寒少阳有之。”而病在相火旺者,仅十之一二,都在少阳病范畴里。
重点:相火不下,逆行而上热;
治疗:柴胡芍药汤(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芍)
总结少阳病:
病因:收气失政(戊土、辛金)
病机: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相火逆行而上热;
从化: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
治法:降相火,降甲木;
方药思路:柴胡芍药汤(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加白芍泄肝胆风火)
湿,为太阴土气所化;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
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
脾阳的升发,己土得升,从而癸水、乙木同升;但如果阳虚土湿而己土不升,水木则陷;四象与戊己土的关系是“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元御体系里,诸多病的根源皆因土湿。
“湿”是介于水火之中的特殊状态,一者,湿属土,为一气升降体系里之中气;二者,湿为水火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一般情况下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但也会出现相反的状态,按照元御的逻辑,分列之:
湿寒在上
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熏蒸而生热痰;
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衰——>泛滥而生寒饮;
湿寒在下
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流溢而为白淫(小便浑浊);
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盛——>梗涩而为赤浊(癃闭甚则尿血);
阳根(相火)在水,温升可化为乙木,籍借木中的温气,如果升则上化为火,陷则下郁化热;木气的郁滞不但克制土气不能升发,还能把这种郁热传到己土,浸淫膀胱,所以可以验之于小便——黄则土色下传,赤则木气下陷。这便是元御理解的病传。
元御认为“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可见黄氏的理论体系中,中气、阳气为重中之重。
重点:阳虚、土湿
治疗:术甘苓泽汤(甘草 茯苓 白术 泽泻)
总结太阴病:
病因:阳虚;
病机:阳虚土湿而己土失升;
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术甘苓泽汤。
燥,为阳明金气所化;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
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
燥不离乎湿。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
可见中气虚衰是出现燥病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湿病较燥病出现较多;辛金(肺)从湿化者,占了十之八九;而戊土(胃)化燥者,百不二三(元御的认识也与其经历有关,见前);并且阳明燥病最后多是太阴湿胜多见。土燥水亏,仅见伤寒阳明承气证。
水胜则土湿,土湿则反为水侮。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
燥湿也可能同时出现:“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举例: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如果己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风自不生。
重点:燥病百无二三,病因中气衰则阴阳不交。
治疗:百合五味汤(百合 石膏 麦冬 五味)这是润燥之法
总结阳明病:
病因:中气虚衰
病机:中气虚衰,阴阳不交,燥湿偏见;
治法:润燥
方药思路:百合五味汤(百合凉金润燥,泻热消郁,消肃气分之上品;石膏辛凉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烦躁,泻郁热而止燥渴;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五味酸收涩固,善敛金气,降辛金之上冲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脱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备焉。金收则水藏,水藏则阳秘,阳秘则上清而下温,精固而神宁,是亦虚劳之要药也。《长沙药解》)
寒,为太阳水气所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
太阳以寒水主令,丙火化气于壬水;
水性本寒,但得三焦之火下秘,遂成“温泉”。水的功能是蛰藏,封藏相火,而外显寒水之象,这是正常的状态。
在元御的一气升降模型中:木火主里,自内向外而生长,因此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向内而收藏,故表气常清;血生于木火,故血温而内发;气化于金水,故气清而外敛。
四气之次: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
正常状态是“阳藏则外清而内温”,病态则为“阳泄则内寒而外热”。因此癸水(肾)温而壬水(膀胱)寒是正常的,病时则相反;病时少阴从寒化,因此病寒;太阳也从热化,则病热。
水暖则靖。
重点: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
治疗:苓甘姜附汤(甘草 茯苓 干姜 附子)其实也是茯苓四逆汤去人参
总结太阳病:
病因病机:癸水寒,阳泄则内寒而外热;
治法:温阳;
方药思路:苓甘姜附汤(四逆汤温补火土,茯苓泻其水邪。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
黄氏的六气系统至此也构建完成,依旧是在一气升降理论框架下运用五行来诠释:水木随己土而升,火金由戊土而降,戊己土之升降凭中气之强弱,这里的中气不同于彭子益的“中气”概念,有点类似郑钦安的“元气”,但是又和郑氏的不同,前面《天人解》说过,黄氏把中气比作“祖气”,因此看不同医家的书难免混淆,现在稍微借这个机会为大家厘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