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黄昇墓中的开裆裤和合裆裤:裤腿肥大、形状奇怪,应该怎么穿

灶物者说

月初表发了《黄昇:17岁早亡的南宋白富美,她衣衫华美,千年已过,仍被追捧》这篇文章后,很多的留言都问,怎么这女子还穿开裆裤呢?这开裆裤怎么穿啊?合裆裤又是什么?

针对大家的疑问,本期灶物者将以宋墓出土的裤子为核心,说一说这开裆裤、合裆裤以及它们的穿法,当然,也顺便聊聊这两种裤子的由来。

黄昇墓出土烟色花罗开裆裤

上衣下裳

我们觉得宋代的裤子奇怪,其实是从我们现在穿衣习惯出发的。宋代墓葬出土开裆裤、合裆裤以及外侧开中缝合裆裤并不是偶然,而是常态。

古代中原地区的穿着核心是“上衣下裳”。这种穿衣习惯风格中,“上衣”是主要部分。拿中原地区最早开始流行的“深衣”举例。

简单的说,深衣是将上装和下装缝在一起,深藏身体的服饰。

《人物龙凤帛画》上面的人物穿的就是深衣

深衣创始于周朝。

《礼记·深衣》规定深衣的尺度最短不可暴露肌肤,最长不能拖到地面。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十二幅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衣袖要裁剪成圆形与圆规对应;衣领垂直交叉与矩对应;背后缝线至脚踝垂直于地面,与正直的标准相符;衣裳下端要齐整与地面平行,与权衡公正相应。

深衣可以说是后世一切上身袍服的基础。从深衣的概念和图片我们可知它能把整个身体遮住,兼具上衣和下衣的功能。

如果不考虑不穿裤子冷不冷,那上身穿的足够保证你不暴露了。对于的裤子需求不大,所以中原地区在商周时期基本不穿裤子。

春秋时期马山楚墓出土深衣复原件

开裆胫衣

深衣这样的宽大袍服虽然遮体,但在保暖、方便干活等方面有劣势。因此裤子这种事物也逐渐步入人们生活。

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一条裤子。

春秋时期马山楚墓出土的开裆裤

通过图片可以看到,这条“裤子”和我们现在理解的裤子差别还是挺大的。

马山楚墓开裆裤,穿的时候把A、B、C相继围在腰间

这条棉裤前面有裆,后面没有,穿的时候把腿伸进去,腰部像袍服那样缠起来,再系腰带。因为没有后裆,所以这是一条开裆裤,它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裤子实物。

这种开裆裤其实有专业的称呼,叫做“袴”,音同“绔”(ku)。

《说文解字·糸部》:“绔,胫衣也”,段注:“胫衣,今所谓套袴也”。

这种开裆裤的穿法就是 “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根据这句话我们可知,胫衣就是套腿穿的袴,都是开裆,但这二者其实并不相同,简单的概括就是袴只是开裆,但胫衣是完全没裆的。

胫衣的简单形态

胫衣就是两个单独不相连的裤腿,长度从脚踝至膝盖或者腰部不等,但都有带子。

到膝盖的就把它系到膝盖上面,秦始皇陵兵马俑有的就穿有这种到膝盖的胫衣。《中国服饰大辞典》说它是“护小腿的粗而短的杯状圆筒护腿”。的确有点像今天骑摩托车等怕风大腿凉而使用的护腿。

而到腰部的就是把带子系到腰部,防止裤腿不往下掉。在黄昇墓中就发现有一条浅褐色无腰无裆夹裤,它的形制其实就和这种胫衣差不多,穿法也一样。

黄昇墓浅褐色无腰无裆夹裤

按照今天我们对裤子的理解,一条裤子至少得有完整的裆、两个裤腿、腰部才能算完整,这种胫衣,本身不具备遮体的功能,若真要干活,还是不方便,所以不论在古代,还是现在,它最大的功能就是保暖。

合裆贴身

要想这裤子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方便穿出来,那合裆就显得尤为重要。

2400年前,当中原的人穿着深衣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因骑射方便而穿合裆长裤。

《梁书》:“芮光国之人(匈奴别种)则衣锦制小袖袍,小口裤,深靴。”

诺音乌拉匈奴墓出土的合裆裤

可以看出北方民族已经开始穿着合裆之裤,比汉族早。

双方对峙,中原人觉得穿裤子方便,战斗力更强,所以就学习他们穿裤子,这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史记·六国表》:“赵武灵王十九年,初胡服。”

但这种学习也仅限于军中。为什么?

通过上文对深衣的解释,就知道“古者深衣、盖有制度”。穿什么衣服是礼制所定,那时候穿裤子,不像我们今天这般全凭天气和心情,是一种非常颠覆正常价值观和礼制的行为。

山东沂南画像石——掌灯女子

明朝张萱《疑耀》:“古人裤皆无裆,裤之有裆,起自汉昭帝。”

这句话的意思说,中原人在汉昭帝那时候才开始穿有裆的裤子。为什么到汉昭帝时期就开始穿合裆裤了呢?

《汉书·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 光 ( 霍光 )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度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因为霍家想让汉昭帝独宠霍家的女儿上官皇后,早点有子,所以让皇上身边的宫女都穿这种合裆裤,她们就无法勾引皇上了。

我认为,完全把合裆裤在中原的普及归于一个外戚想帮女儿争宠,有点荒谬。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在父武帝驾崩后继位,大名鼎鼎的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郡(设立于公元前88年)就是在他继位期间设立的。这个时期正值和匈奴激战和西域联络的阶段,这两方都是穿合裆裤的,匈奴不必提,我们国家最早的合裆裤就出土于距今至少2500年的新疆的洋海墓地。

新疆洋海墓地出土的合裆裤及线图

所以说,如果没有广泛的交流,霍家没有见过合裆裤,可能根本也不会想到这个主意。既然在西汉昭帝时期合裆裤子已经开始普及,所以那时,合裆裤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裈(kun),音同裩。

西汉史游《急就篇》载,唐颜师古注:“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

汉朝,穿裈的人不是军人,就是宫女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下层人,所以合裆裤在那时又被称为“穷袴”,虽然不限男女,但有头有脸的人不穿这个。因此南朝萧梁时期还有 “护膝加穷绔,堤防托守宫”这样的诗句。

那裈是什么时候脱“穷”的?

合裆的裈本是游牧民族的服饰,西汉时开始在中原普及,魏晋时期随着交流的扩大,中原对裈的接受度更高;隋唐时期的开放,使穿胡服成为一种时尚。

汉晋时期新疆出土的合裆裤

这一时期,穿裈正式纳入朝服制度, “士庶服之,百官服之,天子亦服之”。如不穿,还要被弹劾处罚。

《唐会要》:“冬至大礼,朝参并六品清官,服朱衣,以下通服袴褶”。

由此可见,到了唐朝,裈不仅脱“穷”,随着上身袍服的缩短,裈的贴身遮体功能日渐显现。

唐代宽大下摆的“袴褶”

合裆开裆 相套而穿

宋朝,椅子、凳子等家具的普及使用,人们的坐姿从 “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脚而坐”。坐姿的改变,对有完整裆部的裤子需求更为迫切。且宋承唐制,合裆裤到了宋代,真的成为“最亲身者”。

江苏南京高淳花山宋墓出土女开裆裤

现在复原汉服形制、搭配,黄昇墓出土的衣服都是很好的参考对象。黄昇墓出土衣服及各种丝织品约350件。黄昇本人下身从外到内共穿11件衣服。

分别是:烟色罗洒金双凤穿牡丹褶襕裙、褐色牡丹花绫镶花边裙、黄褐色花绮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褐色牡丹花绫开裆裤、褐色绢丝绵开裆裤、褐色绢夹开裆夹裤、褐色绢开裆夹裤、褐色绢合裆裤、褐色牡丹花绫围兜、浅褐色牡丹花罗无腰无裆裤、黄灰色绢围件。

黄昇墓出土褐色围件

通过这十一件衣服我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否全穿?

答案是否定的。

十一件衣服中,有三件是夹裤。夹裤其实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棉裤,它是秋冬限定款。而且十一件衣服中,同款衣服不止一件,但在实际的穿着中,不会同款衣服穿两件。

由此可知,穿多件衣服,只是葬俗。一身包含四季的衣裳,是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不愁没衣穿罢了。

那这第二个问题就来了——真正生活中,穿哪些?怎么穿?

以黄昇这种贵妇来说,从里到外一般穿围件、合裆裤、开裆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裙这五件。

围件和合裆裤是贴身穿的,可以算“内衣”。

南宋墓出土女合裆裤及结构

合裆裤外套开裆裤。

宋以前,人们要不穿开裆的袴保暖,要不就穿合裆的褌。这种合裆外面套开裆的穿法挺特别,但在南宋很常见。不止是黄昇墓,浙江兰溪南宋高氏墓、金坛南宋周瑀墓等南宋墓葬都可以看到这种穿法,名曰“套裤”

而且除了女子墓葬,在南宋男性贵族墓葬中也有类似的“套裤”出土,如镇江金坛周璃墓、福州茶园山宋墓等结合史料,可知这种穿法不限男女。

南宋周瑀墓出土男子开裆裤

既然要套着穿,那开裆裤的结构什么样?

南宋墓出土女子开裆裤及结构

由图可知,南宋时期的开裆裤,是把布裁剪成长方形对折而成,两裤腿在前裆部有一定交叉。两裤腿裆部各缝一片三角形小裆,裆下缝合,裆上不缝合,腰上系带。

开裆裤外面再套外侧开中缝合裆裤

黄昇墓中有5件裤子样子很新奇、是合裆裤,但裤腿外侧开中缝,有点像这两年流行的阔腿裤。其中“黄褐色花绮两外侧开中缝的合裆裤”穿在“褐色牡丹花绫开裆裤”之上,又在“褐色牡丹花绫镶花边裙花绫裙”下。

黄昇墓外侧开中缝合裆裤结构

这里就有第三个问题——为何穿了裙子还要穿裤子?

虽然到宋代,穿裤已经相当普及,但在传统的中原文化认知中裤子直接露在外面不合礼法。哪怕是合裆裤,也只有身份低微的戏子、底层劳动者才会上穿短衣,把裤子露出来。

南宋《杂剧打花鼓图》中的女子,因为因为褙子开叉,下面直接穿了素色的合裆裤。

宋代女子的服饰可以用“上衣下裙”来概括,为了方便行动,很多裙子的左右两边各留缝隙

但宋代的上衣不论是袍子还是褙子,长度都不能覆盖全身,即使一些袍服垂到脚面,但两侧也有缝隙,若只穿裙子,势必导致肌肤暴露,这是礼制所不允许的。所以宋代,中原地区女子内穿裤,外围裙,是礼节要求。而两侧开中缝的裤子,可以随裙子的开叉摆动,提高了裤子的实用性功能。

南宋《歌乐图》局部

从里到外这样一层层的穿不热吗?

肯定会热,但在古代,层次的差别是身份的差别。

《释名·释衣服》:“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三层谓“小重之衣”,此外还有“中重之衣”(四层)、“大重之衣”(五层)、“大极之衣”(六层)之别”。

由此可见,身份越高穿衣服的层次越多,有史书甚至记载商纣王穿 “锦衣九重”。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提倡用封建纲常伦理去束约束人们各方面的行为。而黄昇所处的年代恰为南宋崇尚理学的宋理宗统治时期,对服饰穿着有严格规定,作为朝廷命妇,她必须这样穿。

宋代穿短合裆裤的劳动者

灶物者再说

中国传统服饰制度注重上身,从深衣到后世的各种袍服,不仅制作精美,其颜色、纹饰更是断代的重要标志。相比之下,裤子的精美程度低了很多,以至于很长时间中原的人们都不穿裤子。

现在的我们难想象没有裤子的日子,但拥有裤腰、裤腿、裤裆齐备的裤子着实过了很长时间。最晚在周朝,史书记载中原地区的人们穿上了具有保暖功能的开裆裤;随后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中,中原人穿上了合裆裤。

宋代,坐姿的改变进一步推动了裤子的发展,奠定了后世裤子的基本形态以及穿裤子的习惯。如果说华美的上衣是身份品味的象征,那质朴的裤子绝对就是为了让人更加舒服的贴心存在。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博物馆编. [M]. 福建南宋黄昇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2.张文翰. 汉族裤装历史演变与创新应用[D].江南大学,2014.

3.肖梦龙.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07).

4.张俊杰. 中国传统裤装造型结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

(0)

相关推荐

  • 简约巴宝莉

    本文编辑:宁波六月雪 今天图源:妖精的尾巴 ************************************* 这么好看的毛衣,又这么好的手工,怎么能不让人喜欢呢?所以征得妖妹的同意,我就转到 ...

  • 绮罗不减蜀吴春:从南宋黄昇墓管窥宋代福建

    编者语:   如果说宋代是中国士人最愿意穿越的时代,那是因为当时的宋王朝最高统治者对文人士大夫很是宽容,赵匡胤留下祖训"不杀士大夫":那 时 社 会. 经 济. 文 化.科技等的发 ...

  • 南宋福州贵族女性的生活有多奢华?——南宋黄昇墓金银器及漆器 | 栋栋娜娜说文物(33)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021年7月在福州举行,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推出百集系列报道<栋栋娜娜说文物>.绵延千年的历史传承,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英杰辈出的八闽名人.让世界了解福建,让福建走向 ...

  • 上官婉儿一生有多少男人?专家在墓中的发现,意外揭露真相

    上官婉儿是我国五千年浩瀚历史中,为数不多的让人念念不忘的女子,武则天统治时期,她深受器重,在治理国家方面表现出女相风范,她才貌双全又善钻营,可惜在宫廷的斗争中没能把握好分寸,她的感情生活和她的权谋斗争 ...

  • 古代皇帝用活人殉葬,那活人能在墓中活多久?或许出乎你的意料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事死如事生,所以一直实行厚葬的传统.而除了在棺椁中放入大量的金银珠宝外,一些有权力的人还会要求奴婢或妻妾殉葬.尤其是一些封建帝王,为了能在死后还有人伺候自己,会让很多活人为他陪葬. ...

  • 探秘司马氏家族大墓中的宝藏(下)

    古代艺术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风 当考古队员在对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进行发掘时,意外的发现了一组木制漆屏风.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每块木板高81.5厘米,宽20.5厘米,出土时共有5块.屏风上绘 ...

  • 探秘司马氏家族大墓中的宝藏(上)

    古代艺术 司马金龙墓陶俑 著籍于河内郡温县的司马氏家族,公元265年建立了西晋政权.立国短短半个世纪,在内乱和外患的双重打击下,王朝土崩瓦解,部分宗室成员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公 ...

  • 南昌海昏侯墓中的千年奇香是从何而来的?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像,特别是在考古领域.如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烂,近几年才出土的海昏侯墓,也出现了奇异的香味现象,而且越往下香味越浓,墓葬出土后三年,香味仍在,考古界对此也是争论不休,至今 ...

  • 关羽墓中发现两具女尸,确认是貂蝉无疑了?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一代武圣关羽,每每谈论起他,不禁想起杀颜良诛文丑的盖世英姿,亦或是过五关斩六将的狭义举止.不过很可惜的是,如此英雄却被两个小人叛变谋害,最终惨死在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手中.甚至孙权将关羽首级取下送给曹操 ...

  • 关羽墓中发现两具女尸,确认是貂蝉无疑了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一代武圣关羽,每每谈论起他,不禁想起杀颜良诛文丑的盖世英姿,亦或是过五关斩六将的狭义举止.不过很可惜的是,如此英雄却被两个小人叛变谋害,最终惨死在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手中.甚至孙权将关羽首级取下送给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