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课本里吹捧的历史人物,结局颠覆认知,全都晚节不保

小时候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神童,面对铺天盖地的作业和百思不解的难题都能轻松应对,然而神童终结可遇不可求,其结局往往也不见得善始善终。王安石便写过这么一篇,说的是他曾遇见过一个神童,不仅说话早,认字识文也是过目不忘,少年之时便能吟诗作对,乡里无人不知。王安石慕名前往拜访,看到十二三岁的神童,用学问试探发现其已不如从前那般敏锐。虽然如此,王安石仍旧念念不忘,过了七年再度问及的时候,其亲人说他和平常人已经没什么区别的了。这让我们哑然失措,但王安石却一语中的“不受之人”,无论是天赋的神童还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不能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引导终究“泯然众人矣”。如今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颜值而断然罔顾学业走上“吸金”之路,不知七年后孩子是否连“泯然众人矣”都不算了。言归正传,像王安石所说的这类人,历史上并不少见,他们年少有为,声名远播,但在社会的大染缸中终究没有洁身自好遵循良知的引导而误入歧途落得个晚节不保。

一、蔡伦

说起老祖宗的宝贵遗产四大发明绝对耀眼,其中造纸术更是福延至今,而他们的创造者也因此而青史留名,人所敬仰。小时候看到他的时候几度成了自己的偶像,然而偶像终究不能只取其长处而无视其短。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弱冠之年便已谙于世故,极尽谄媚之能事与太后身边争宠夺权还一度成为太后的刽子手。先是构陷宋贵人淫祸皇帝,使其不堪受辱而亡。随后更是赶尽杀绝对宋贵人之子刘庆毫不手软,使其不仅无缘东宫还屡次被贬。最后为了宦海的一己之私再度诬陷梁贵人以便于其夺子争位,为日后的自身安危扶持傀儡。其余种种不胜枚举,从中不难看出其人品阴险毒辣之处,他的罪业当是罄竹难书,以至于结局自尽而亡。

二、匡衡

如今人们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所谓冬暖夏凉莫不如此,如此温馨的环境正是孩儿读书之时。不过古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晚上天黑基本就该上床睡觉了,什么“挑灯夜读”那都是有钱人家的事儿,平常百姓想要夜读就只能“偷光”了。古时候“偷光”的名人不少,孙康映雪而读,车胤囊萤释卷。不过终究不如匡衡那般有名,初学之时肃然起敬,更是激励了无数寒门学子。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摄入,再度与其相遇之时倍感欣慰,才学出众又深得皇帝赏识,在朝为官更广谏良言,不仅民间称颂,庙堂之中也是有口皆碑。本以为课本“诚不我欺”,也只怪自己在资料中多看了他一眼。随后匡衡封侯返乡荣归故里,本应造福百姓致富一方,然而却因贪地四万亩而被贬为庶人,最后郁郁寡欢,始于“偷”也终于“偷”。

三、孔融

还有一个“让梨”的圣人之后孔融,基本上有礼谦让的认知皆始于孔融。而其让梨不仅仅是因为谦让,更多的还有孝道,因为其让梨是给其兄,后来还曾主动为兄顶罪。可见孝在孔融心中算得上“百善孝为先”甚至有些极端,野史载其上任北海的途中看到一男子守墓哭孝而面无哀色,认为他虚与委蛇玷污了他心中的孝道随后将其处死。无论真假与否都反映了孔融对孝的重视,也正是因为这个重视给他遭来了不幸。最后曹操以“不孝”之名而处死,当然真相众所周知源于政治斗争。但其“不孝”之名一被提出自然也能找到依据,加上孔融平时高谈阔论口舌无忌,很多言论在当时自然让人无法理解。其中在言及父母及子女关系时曾说过一些关于养育之间的观点,他认为父母如果生而不养或不育就等于寡恩或无恩,如遇到饥荒之时,面对这样的父母即便有吃的还不如给别人。这在古代无疑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其强调养育比生育更为重要的观点在今天或者未来都非常适用,写在此处为孔融鸣个不平。

四、李绅

小时候饭菜掉在桌上都会捡起来吃掉,大人们对这种表现也颇为嘉许。只因那句“粒粒皆辛苦”,配上那幅烈日下破衣草帽躬身锄土的老农画面,让人不禁泪从中来。不过年少只解诗中意,如今才知作诗人。而因此一诗而青史留名的作者,却让人大跌眼镜。《云溪友议》中记载其家贫之时不坠青云之志,发迹之后却忘了挥霍无度滥施淫威,以至于治下百姓落荒而逃。《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吴湘冤案”更是让人义愤填膺。其结局则以“酷吏”之名而被削官去职子孙也永不录用,曾今“悯农”的情怀早已被富贵遮了双眼。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自古那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大局观让许多人在评价历史名人的时候总是“君子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以至于始皇帝一统天下是大局,而几十万百姓的性命似乎就成了“小节”,而许多因此成了享誉世界的名人,他们的“小节”相比始皇帝而言更是秘而不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又如何能忽视这些“小节”的教育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