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何以被定为“上上人物”
史进的侠义是受大侠鲁智深影响的,史进为救玉娇枝独闯华州刺贺太守被监在牢里,鲁智深听说史进有难,不顾一切只身营救,最终身陷大牢,与史进一道谈笑赴死,这是何等的侠客美德!说起《水浒传》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恐怕非鲁智深莫属。《水浒传》中,只有林冲、鲁智深懂得友谊,也只有林冲、鲁智深懂得女人。他们注定是孤独而清醒的,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江湖。
金圣叹把水浒人物按他的好恶定了级别,把鲁智深定为“上上人物”,我认为金圣叹给鲁智深这个评价是恰当的。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最有叛逆精神的一个,其叛逆精神来源于他对社会的清醒认识。鲁智深最耀眼的举动是拳打镇关西,鲁智深(那时应该叫鲁达)听到金翠莲被郑屠欺骗,决定为她讨回公道。其实以他提辖身份与郑屠理论一番,郑屠又怎敢不听?把金家父女解救出来是有把握的,但鲁智深明白这样做无疑提高了郑屠的威信,助长了郑屠的霸气,会使更多的王翠莲、李翠莲受压迫,因此鲁达决定用拳头教训郑屠,打消他的霸气。他拳打镇关西,开始也没想打死人,第三拳下去,发现人已不行了,为了争取逃跑的时间,他一边逃离现场,一边回头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鲁达挺身而出,仗义施援,为了素不相识的金翠莲葬送了自己似锦的前程,单凭这一点足以配上“上上人物”的称号。
鲁智深打死郑屠后,不像武松和杨志选择到官方自首,因为他对官场的情形了如指掌,头脑始终非常清醒,不贪恋禄位,而是逃亡江湖。在赵员外的帮助下,他出家当了和尚,法名智深,他酒后醉打山门,又说明鲁智深不愿意逃避,潜意识里要用自己的拳头打平天下不平事,这是他作为一个时代孤独清醒者的具体体现。
鲁智深从五台山到东京一路上做了很多不留名的好事,林冲的一声赞叹使二人结为莫逆,缘由来自二人精神世界的相通。林冲受到高俅的陷害后,鲁智深比林冲对官僚集团有更深的认识,看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悄悄跟随保护林冲,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分手。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向董超、薛霸两人炫耀一下武力,免得他们又生歹心。自己却因此不能再容身于大相国寺,流落江湖。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无私英雄鲁智深堪称“上上人物”的代表。
鲁智深对待梁山的招安大事是比较理智的。排完座次后的菊花会上,宋江作、乐和唱的满江红词,当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鲁智深表现出对朝廷和官府的彻底失望,所以说了那几句非常清醒的话:“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他认清了文人当权者的真实面目,才会鲜明地反对招安。虽说最后他还是跟随大伙接受了招安,情感上是怕“冷了兄弟们的心”。招安后鲁智深不贪图荣华,捉住方腊之后,他这样回答宋江:“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他和燕青一样,不留恋虚名,最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他是一个智慧深远的人,正如他的师父智清长老说的那样,他是一个具有慧根的人,终于修成正果。
金圣叹看中鲁智深的,是他那份坐在店小二门口4小时等金翠莲父女远去的情怀,是在桃花村打退周通后刘太公央求救护时他说“俺死也不走”的执著,是在瓦罐寺听得老和尚们三日没饭吃便自己也停了喝粥的仁念,是为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时的粗中有细。
鲁智深上梁山后,改掉了酒后发酒疯的恶习,学习识字,从打死郑屠的不认字,到重回五台山时的认字,再到杭州六和寺圆寂时写的39字颂子,证明鲁智深在军旅闲暇时自己主动学习。鲁智深是一个清醒的反抗者和统治阶级的叛逆者,他从不滥杀无辜,是一个有见识的、近乎完美的梁山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