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聆沙场厮杀声---从望江战国墓出土青铜兵器引发的联想 | 宋康年
如聆沙场厮杀声
------从望江战国墓出土青铜兵器引发的联想
中国考古学会员 安徽望江县博物馆副研究员
余迪来 宋康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当吟诵到唐代大诗人杜甫《赤壁怀古》这首诗的诗句时,不禁使笔者联想起存放在我县博物馆陈列室的几十件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时光荏苒,一晃已是三十六个年头了,记得是在1984年的一个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时节,在该县城向南约一公里的窰头村南头山(时为砖瓦窑厂)因工人取窰土时突然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几件青铜兵器,工地上一片哗然,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县城,县文物管理所同志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埸察看,并及时进行清理,在距地表约2米处,陆续地又出土了一批青铜兵器(包括剑, 戈, 矛 )带回博物馆收藏。时至今日,每当笔者面对这些制作之精细,锋刃之锐利的青铜兵器时,不禁联想到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如此之发达,确实令人惊叹不已,且浮想联翩。从这一件件兵器上,顷刻间似乎耳边犹聆听到古代沙场上的一阵阵多么惊心动魄的搏斗厮杀之声,可想而知那时战争的频繁和激烈程度。
这次征集和清理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兵器计有剑、矛、戈等二十余件(如图),计剑十三件,分二式,Ⅰ式6件:剑首呈喇叭形,园茎,茎上有两箍,剑身中脊起棱,通长50---60厘米,茎长4.5---5.3厘米;Ⅱ式7件,园茎中空,茎首呈喇叭形,无箍,通长60---75厘米,茎长5---6厘米,有的稍残。戈3件,内部稍残,援微上扬,长胡三穿,前锋呈三角形,通长14厘米,宽3厘米。矛5件,分二式,I式2件,长胫,胫端平齐,叶中起脊,胫端有一穿鼻,通长25厘米;II式3件与I式区别的地方是胫端凹入,呈圆弧形,通长20厘米。特别是有一件矛,包浆甚好,如黑漆一般,晶莹锃亮,胫端还有一“王”字。初步分析,使用该矛的主人绝非一般等闲之辈,可能是具有将军身份的人所用之物。
据考:兵器是从狩猎工具演变发展而来的。早在汉典籍中就有所谓“五兵”即矛、剑、弩、戈、锻。但在吕览中说:“五兵,指矛,戟,钺,楯,弓矢,说法不一。如剑,《说文解字》云:“剑,人之所带兵也。”其刃锋利,用于剌杀;段玉裁的注说:“考工记桃氏为剑,有上制,中制,下制,人各以其形貌大小带之。”现存的青铜剑大都是春秋战国的,形制上变化不大。只是有长短不同。如故官博物院所藏的剑最长的达93.5厘米,最短的只有17.7厘米。这样小的剑,大约即是匕首。戈,《说文解字》云:“戈,平头戟也”,属“钩兵”,用于钩杀。它在战争中作用,运用自如,前后左存兼顾,杀伤和防卫能力均较强,它的形状较多,有一种戈的形状像刀,两面有刃,中间有一个孔,最早的戈短而宽,后来渐变长,青铜器铭文中的“戈“字有作”弋“的,正像这种戈装在长柄上的形状。上述形状的戈都是商代的。到了周代,戈的形制发展刃部后端一部分转折而下,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戈的每一部分都有专名,戈的主要刃部叫作“援”,转折而下的部分叫作“胡”, 戈的柄叫作“内”, 因为这部分是用来穿在长木柄内的。长木柄的名称,叫作“秘”,秘的上端有饰以鸟形铜帽的,秘下端有饰以铜头。矛:说文解字说,“矛。酋矛也,建于兵車,长二丈。”由此可知,二丈长的矛的专名是“酋矛”。商代的矛宽大,下有接木柄的圆銎,春秋战囤的矛形状细长。总之,这些晶莹锃亮,锋刃锐利,制作精细的青铜兵器具有两军交战,短兵相接的特点和具有典型战国早期青铜兵器的鲜明风格,不仅有着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同时也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
至于说为什么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如此迅猛发展?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混战,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列国之间,长期进行着争霸战争,而且战争规模逐渐扩大,原来主力的战車逐渐退居下来,被步兵和骑兵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武器变化。剑,戈,矛就适应了这种转換步兵和骑兵的标准装备,使用和铸造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这些青铜兵器铸造友技术水平高超,制作相当精致,如“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 就是明显例证。
最后想附带地谈点对青銅兵器如何来具体断代和鉴赏,根据笔者从事基层文博工作数十年来的实践体会,大致可从各个时期的各自特点来定:
首先是早期,即商周时期,眚铜剑,其剑身较短,形状多从柳叶形发展起来,多无箍,茎中空心,少实心,茎首多呈喇叭形;戈,这时短而宽,多为直内戈,曲内戈,短胡戈;戟是戈演变而来的,出现时间较晚,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钺,商代的钺雕镂较精致,多作为仪侍用,嗣后才演变成兵器;矛,商周时期的矛多为窄刃,呈狭叶形,下有接木柄的圆銎。总的来说商周时期於的剑,戈,矛,戟,钺等,除具有以上特点外,其制作均较粗糙而简单。到中晚期,即春秋战国以至汉代早期,这一时期无论是剑,还是戈,矛,戟,鏃等兵器,其制作水平均较以往要精致,棱角分明,刃部锋利,合金程度较高,剑身逐渐变长,园茎,一般多为实心,少空心,茎首呈喇叭形,茎上凸出有两箍,而且还出现有嵌铜,金,银等工艺,以及有篆体铭文,制作精细,如“吴王夫差剑”,在剑格上端嵌有绿松石,剑身满饰花纹,锋刃锐利,寒光袭人,堪称“国宝”。矛到这时也开始逐渐趋向阔刃,细口骹式。戈这时多为短援阔内戈,狭援长胡戈,内刃戈等,《礼记》上曾有“进戈者前其鎛,后其刀” 的记载,说明这时已形成一种特殊的戈了。
作家简介
宋康年 |(1925--),望江县人,笔名白菲、抚云、雷子,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原县博物馆、县文物管理所长,第二届县政协委员,县钱币学会顾问,县收藏协会秘书长、安庆市考古学会理事、安庆市收藏协会学术顾问、安庆市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庆市玉器研究会专家组顾问,安徽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省楹联学会、省钱币学会、省考古学会、中国钱币学会、中囯考古学会会员。曾受聘北京宝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鉴定组顾问、受聘为《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陕西金融钱币研究》特约撰稿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委员会专家组顾问等。2005年7月8日受安徽省文物局通报表彰为安徽省文物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等奨,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奨金4000元。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家文物局颁发从事文博工作三十年以上的荣誉纪念证书。
诗社介绍:
编辑团队:
特别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