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

这个冬天冷得猛烈,小城人叫气势汹汹的寒风刺骨给吓坏了,有点惊恐的看着温度一直跑到零下十一二度。

仿佛要给我们些慰藉,阳光照得格外透彻,隔窗而入的那一片光亮,明媚而温暖。

我被余教授邀来,兴致勃勃的坐在凤凰山工业园区一间办公室里,去喝下午茶。

一会花茶一会正山小种的变换着,口感得跳跃。

主人是安徽鲜满多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总,叫黄今。

“黄今”这名字取得好,破除了“黄金”的符咒,一个“今”字,显示了人在商界中身要由己的一种自信自得。

黄今说应该穿一身汉服来泡这壶下午茶,厂里太忙了她刚下车间看工友们赶活回来。
老余讲穿汉服泡茶已成俗套,一身牛仔反倒新颖。

这当然不是典型的中式或英式的下午茶,从泡茶的技法、手法看,黄总也不是此中高手。

更像是一次了解一个国内著名的商帮创业者故事的闲叙。

余教授手里做着徽商和大运河关联的课题。也是偶然,认识了在小城开办企业的温州商人黄今。

徽商和温州商人的共性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显明,一个在山里,一个在海边,中间横着历史长河。

但老余看出了其中的相似点。

关于徽商,顾炎武阐释过: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温州也是极度贫困的,先天环境有劣势。自然资源匮乏,地势偏远,交通不便。

迫于自然条件差等现实压力,温州人敢冒险,很早就开始外出谋生。成千上万的温州手工艺人和小商贩就背着黄杨木雕、石雕、瓯绣,从故乡出发,跋山涉水,一路走到地中海沿海去做生意。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总人口是600多万,走出浙江的就达到了160多万。

莫言曾经感慨:“地球上也许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温州人去不了的地方。”

温州商人给人印象深刻到具有了定见那样的牢固。

几十年前,他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哪里有生意,他们就去哪里,只要是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都愿意去尝试。

发达起来后,温州太太炒房团就像房市里的旋风,每到一地,裹挟着房价疯涨,她们成了地产老板的梦幻助推力。

资本运作、投资赚快钱那样深奥的经济学道理,被她们炒房炒成跟买菜买菜一样简单。

黄今的成长史和而不同。

2000年从北京联大毕业,黄今决定到市场里确立自己的身份、地位、存在感的时候,兜里只有200块钱。

在温州商帮里这种以可怜的一点碎银子打拼出一块天地的故事并不少见。

与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农民出外打工不同,温州人起步就有自己当老板的强烈意愿,百分之七十以上成年后做了老板,百分之十憋屈做了公务员。

商界里同乡之间的抱团互助成为温州人商业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

互通信息,互助资金,共享资源。即便你兜里只有200块钱,只要你有人品口碑,选择了好的项目,就会有2万、200万、2000万资金托举你。

来淮北投资建厂之前,黄今已在北京有了十来亩地的工厂、公司,鲜满多卤味制品具有相当高的产品知名度。

让老余非常惊讶的是,她并非富二代、创二代,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竟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

做事专注,讲求效率,是黄今让小城人最赞赏的品质。

2017年项目在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区落地,她创造了小城的“黄今速度”,三个月后即开始生产、销售产品。

黄今说,这速度应该叫淮北速度。园区建好了配套标准厂房,所有手续一路绿灯,有困难就会有人帮你想办法解决。

我不过是带团队拼了些进度。

鲜满多的大本营已扎根淮北,落地三年,产值早已达几个亿。

发生在黄今身上的创业故事,被她勾勒出如此简单的线条,你能感受到一个商帮力量的强大,每一个个体在其中成长的幸运。

黄今低调、谦和,对自己明显有文质彬彬的要求。

来小城几年,你能感受到她已被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熏染。

闲空下来,要做回美美的烂漫的小女子。

参加南湖的传统服装的展示,摄影师老邱拍的那张照片成为她办公室里最受瞩目的画面。

和小城的古筝老师学弹琴,在琴弦里寻觅一份难得的清静。

我和余教授,终究没有探测出她的经营密码。

看起来并没有女强人的那种声势,很热情的给我们泡茶,说起话来甚至还有些腼腆。

陪我们吃饭,不喝酒;碍不过面子,也就是小抿一下意思意思。

也有活泼的时候。

茶叙之中,一会将头发放下来,一会要盘上去。

我知她在委婉的提醒你,若要拍我,可是要可爱好看些哦。

作者相关文章

长山脚下的“雨林”

弦索春风纤手砂

东篱故事:两个小仙娃的琴吟、茶歌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