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一定非要开心

有次海滨沙滩度假,遇到位年轻妈妈大声呵斥自己的宝宝,孩子想要旁边小男孩的沙滩小卡车,妈妈不予理睬。

孩子急哭了,任性将小伙伴一把推倒,夺走了玩具,小男孩倒地哇哇大哭。妈妈愤怒地将孩子推到海边浅滩里,海水漫过瘦小的身躯差点呛到孩子。

盛怒之下,妈妈并没有察觉孩子的情绪而是直接忽视,孩子“求之不得”的失落情绪还未平复,当头棒喝的批评无疑雪上加霜。

也许每一个愤怒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同样情绪失控的“熊家长”。

他们不允许孩子“不开心”,也难以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更无法引导和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 简单粗暴地遏制孩子情感宣泄流露:“不许哭!”

  • 否定孩子的情绪:“流眼泪不是男子汉”、“你哭了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发脾气我就不要你了”

这些都告诉孩子一个信息:“情绪是个坏东西,好孩子不应该有情绪”,孩子面对情绪无所适从,甚至刻意回避,任由其洪水猛兽般侵袭自己。

中国教育对男孩女孩的情绪接纳度不同,“男儿有泪不轻弹”却认为“女孩是水做的”。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孩子成年后,女人通过“买买买”的非理性方式宣泄情绪更易被大众接受,而缺乏渠道的男人只能借助理智来压抑情绪。

产生了众多冷漠压抑的丈夫,缺乏分担家庭情绪的功能,催生了更多对婚姻焦虑“绝望”的妻子。

这样的夫妻培养出的孩子,情绪同样无法被接纳,陷入恶性循环。

临床心理学家Dr. Jonice Webb认为:

如果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不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种童年期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与自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自我攻击,甚至陷入抑郁。

据儿童心理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前的情绪情感体验的记忆对人的一生具有长久影响,孩子此时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经常受负面情绪困扰会对孩子性格塑造及人格养成产生持久影响,甚至阻碍孩子成年后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发展。

究竟如何陪伴孩子“赶走”坏情绪?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位“暖男”爸爸的正确示范吧:

  • “孩子你可以不开心,但你要接受并尊重自己的坏情绪,你可以对爸爸妈妈妹妹生气,我们依然爱你。”→给孩子安全感,虽然你有情绪但还是父母可爱的乖宝宝:

  • “你可以大声发泄或者拿枕头出气,你可以跺脚,只要能摆脱坏心情,你想做这些都可以。”→告诉孩子在合理的范围,运用合适的方法释放情绪是被接受的:

  • “生气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生任何人的气包括你自己,只是不要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因为时间太久就会出问题。”→告诉孩子负面情绪不及时排解的危害性。

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是最常被家长忽视的,情绪调节:识别、接纳、认清、疏导、释放。

第一,接纳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懂得Ta的不开心不是Ta的错,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任何情绪都可以被父母接受和认同。告诉孩子:大人也会偶尔伤心难过。家长的“同理心”可以让孩子放下防御,更快地走出负面情绪。

如:孩子“耍性子”拒绝上舞蹈课,你可以这样表达“妈妈知道你今天不想上课,我们先做一些开心的事,心情好了再去好不好?”与孩子共情之后,问题就好解决了。

电影《头脑特工队》里, 莱莉拒绝吃西兰花,爸爸威逼利诱无果后调整策略,跟孩子做游戏,用勺子当做运送西兰花的飞机,巧妙化解,赶走了莱莉的坏情绪。

第二, 教会孩子辨识情绪。

教会孩子识别情绪,让孩子知道伤心、生气、发怒都是身体对不舒服感受最正常的反应。

认识各种不同的情绪,面对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忧虑,提升孩子情绪辨别能力,丰富如何表达的词汇。

第三,找到原因并引导孩子表达。

孩子不是天生爱哭闹,可能是缺乏亲子沟通,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表达和满足,才在家长面前“撒娇耍赖”。

首先,先让孩子冷静几分钟,待心情缓和之后,询问其不开心的原因,体察孩子情绪,支持引导孩子表达。

但允许表达也要有个度,不可任由孩子洪水般情绪倾泻,甚至发泄破坏。表达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管理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第三,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办法

当孩子试图通过摔玩具、欺负其他小朋友、不讲理等方式来发泄时,首先理解并接纳,但一定不能纵容,及时告诉孩子合理的宣泄途径是:不能伤害他人、不能破坏财物、也不内伤自己。

当孩子感到情绪被认同,心情平复之后,引导Ta选择积极向上的方式:倾诉、写字、画画、唱歌、运动、散步,或者跟孩子一起做游戏,转移注意力。

第四,家长学会情绪管理

高情商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善于自我控制情绪的家长。孩子对是非的判断以及对情绪的解读往往来自家长,而家长的“毒性”情绪也容易弥漫传染给孩子。

当孩子摔倒了,父母一惊一乍大呼小叫,很容易误导孩子把小小的摔跤看成天大的事。

也许Ta并不觉得多么疼痛,但是受到了成年人的这种影响和暗示,就哇哇大哭莫名恐惧起来。

如果此时父母云淡风轻,询问孩子:

“摔得严重吗?”

微笑着说:“没关系,涂上药膏就不疼啦。”

那么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得以加强,自己面对困难也不会有很多的恐惧忧虑。

小技巧

给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处理情绪。

加强与同龄人的交往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带孩子去广场、小区、儿童乐园等孩子多的地方玩耍,接触小朋友。

一方面给孩子成长机会解决与他人的矛盾争执,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规范孩子的行为,产生情绪不伤人也不自伤。

制作孩子专属“开心宝盒”

带领孩子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愉快的体验,并做成小卡片放入小盒子。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拿出这些快乐小卡片,当作心理玩具,重温开心的感受,帮助孩子驱走悲伤的阴霾。

这也是训练孩子以正念对抗负面情绪,培养感恩、同理心和乐观的思维习惯。

“孩子,你不一定非要开心,你的坏情绪愿意分享给爸妈吗?”

做好以上,相信孩子会点头说“Y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