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的三焦辨证核心内容是什么

吴鞠通沿用了《内经》《难经》三焦之名,参照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借用的是《灵枢·营卫生会》《难经·三十一难》的三焦分部概念(即上焦病为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证,中焦病为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的病证,下焦病为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的病证)。又参考了刘完素、罗天益、喻昌等人三焦分证的学说,对温病的整个发展过程,概括为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三个阶段和由上及下的传变规律,以作为温病的病机、传变、辨证、治疗的依据。

吴氏的三焦分证以脏腑为根据,明确了温病各个病理阶段的病变部位,这是他论述温病比较突出的特点。吴氏云:“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一.上焦证治

症见: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

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湿温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午后身热等症,宜用三仁汤宣泄。

秋燥伤及太阴气分者,宜桑杏汤主之;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宜沙参麦冬汤主之。

二.中焦证治

症见: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哺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若肢厥,神昏,不大便,或胸腹满坚,甚则拒按,亦大承气汤主之;诸证悉俱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纯利稀水无粪者,为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阴虚之人患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不可用承气,宜用增液汤。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真阴,用益胃汤;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宜新制橘皮竹茹汤主之;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宜加减正气散主之。

吴氏善于变化承气汤,治疗各种中焦温病,如:正虚不能运药的新加黄龙汤;喘促不宁、肺气不降的宣白承气汤;小便赤痛且烦渴的导赤承气汤;邪闭心包,饮不解渴的牛黄承气汤;无水舟停不下的增液承气汤。

三.下焦证治

症见: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吴氏认为,中焦温病久羁不已,会进一步耗及下焦之阴,而为下焦之病,故以加减复脉汤为主。

若下后大便溏,脉数者,与一甲复脉汤;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便结者,宜治以宣清导浊汤。

秋燥伤及肝肾之阴,昼凉夜热,甚则痉厥者,三甲复脉汤、定风珠等主之。

吴氏又阐述三焦诸病的治疗法则,其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非轻不举”是指治上焦肺卫之病,宜清轻宣透,如银翘、桑菊之类。“非平不安”是指治中焦应权衡湿热孰轻孰重,实则阳明,以热为重,虚则太阴,以湿为主。“非重不沉”是指治下焦病多用填补与潜镇两法,肾阴耗劫,法当填补,如复脉汤之类;肝风内动,法宜潜镇,如大小定风珠即是。

再者,吴氏论述三焦传变,不是刻板一律的,而是以证为准。不拘泥于由上而下,依次相传,亦有不传者,亦有两焦俱病者,也有三焦俱病者,故三焦传变,有常有变。吴氏以三焦为纲,以诸病为目,对11种温病(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载述了11种外感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寒湿、温疟、秋燥)作了详尽的阐发,其中论三焦并不排斥仲景的六经辨证说和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说。

吴氏所论的三焦病机与叶桂所总结的卫气营血病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上焦病机,和叶氏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诸证相合,中焦与气分诸证、下焦与营血诸证相类。同时,吴氏在辨识证候时,常常采用叶氏的提法,如“邪在气分”、“热搏血分”等等。可见,吴氏的三焦辨证,是在叶氏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六经和卫气营血辨证为纬,这样弥补了六经和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一纵一横有相得益彰之妙,使温热病的辨证学说更加完整、系统、全面。

(0)

相关推荐

  • 《温病条辨》疾病诊断之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探讨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结合<温病条辨>中的相关内容,从诊法合参.动态诊察.辨脉主病三方面来阐述疾病诊 ...

  • 三焦(通行三气)

    三焦是中医学中特有的脏象学中的名称:是清朝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的一种温病辨证方法,用以来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的过程中的病机和证候特点,区分病位的深浅,病程的阶段,说明证候之 ...

  • 湿热证治在男科临床上的思考

    在男科临床中,无论是功能障碍,还是急慢最性前列腺炎,最常见的证型应该就是湿热了! 一提到治疗湿热证,大部分人马上会想到的方是什么?不是龙胆泻肝丸恐怕就是八正散!这两首方确实是好方,在解决肝胆湿热和小便 ...

  • 「学术」浅析张仲景的三焦观

    三焦首见于<黄帝内经>,有奇恒之府.三焦三部说等内涵,其中"三焦三部说"由清代医家吴鞠通发展为三焦辨证,开创了从三焦辨治温病的先河.<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辨证 ...

  • 吴鞠通的三焦辨证核心内容是什么?

    吴鞠通沿用了<内经><难经>三焦之名,参照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借用的是<灵枢·营卫生会><难经·三十一难>的三焦分部概念(即上焦病为手太阴肺和手厥 ...

  • 吴鞠通的三焦辨证核心内容是什么?【一点资讯】

    吴鞠通沿用了<内经><难经>三焦之名,参照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借用的是<灵枢·营卫生会><难经·三十一难>的三焦分部概念(即上焦病为手太阴肺和手厥 ...

  • 温病大家吴鞠通是怎么用半夏的

    中医书友会第85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林大勇,李海波 编辑/张亚娟 ⊙ 校对/霜石 导读:吴鞠通用半夏的功用主要在于化痰逐饮.止呕止咳.交通阴阳疗不寐.协调寒热以及宣通郁滞,其炮制方法 ...

  • 吴鞠通上焦宣痹汤合三香汤治疗食道反流

    吴门验方宣清降浊汤专治热中型胃食管反流. 方药: 枇杷叶9克,射干12克,淡豆豉9克,桔梗6克,栀子9克,降香6克,瓜蒌12-30克(通用壳,秘用实),法半夏6-30克,黄连3-6克,枳实6-30(通 ...

  • 『中医小说』古代的医生之十一--吴鞠通(7)

    银翘解毒丸的应用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这部书里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方子,这些方子现在在我们临床中应用频率较高,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这个银翘散了,现在我们进行了改进,在药店里卖的叫银翘解毒 ...

  • 『中医小说』古代的医生之十一--吴鞠通(6)

    泻下法之妙用 古代这些名医的学问各有来头,吴鞠通特崇拜的医家是叶天士,这位叶天士是拜了十七个老师,从老师那里学来了很多的方法,所以治病也是变化莫测,而吴鞠通却一个老师也没有,纯粹自个儿在家里憋着看书, ...

  • 『中医小说』古代的医生之十一--吴鞠通(5)

    拜访针灸高人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吴鞠通真就孤独得只剩自个儿一个人了,他的这种作风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的,同时,只要是有一颗诚挚之心的医生,还是很容易与他成为朋友的. 这不,有一位搞针灸的郏芷 ...

  • 『中医小说』古代的医生之十一--吴鞠通(4)

    一本叫<温病条辨>的书 一转眼,到了公元1798年,吴鞠通正式行医已经六年,他也成为了一个四十一岁的中年人,此时他的生活那叫一个忙,来求诊的患者是络绎不绝,在这种高密度的临床工作中,他也积 ...

  • 『中医小说』古代的医生之十一--吴鞠通(3)

    艺高人胆大 在治疗1793年的这次瘟疫以后,吴鞠通的医名就开始被人们所知了,前来求诊的人日益增加,吴鞠通开始大展拳脚. 我们来看看吴鞠通在第二年(甲寅年,公元1794年)治疗的两个医案吧,都够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