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女子侍寝那些事,这些人将其玩出了新高度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词》的寥寥几字,就道出了花木兰作为女子的爱美之心。“花黄”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一种“面饰”。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对自己的面部进行修饰了。其中,最常见的有“施粉”,《登徒子好色赋》就写有“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里,我们再来说一种物质:丹铅。

唐·韩愈《秋怀诗》之七有:“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在明代杨慎的《丹铅余录》中,则写了“丹铅”的另一用途,借以隐晦的告诉帝王“小女子今个要陪陪大姨妈,不能伺候您啦!”——天子的那些老婆们“以丹注面”,来委婉的告诉帝王们,由于“月事”来了,所以不能进御。

在古时,“月事”(月经)是很忌讳的一个话题,所以嫔妃们每逢此事时,不能明言,自然就会以各种方法来提示他人,自己正值特殊时期。但事实上,除了“丹面”,古人还想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戒指”。关于“戒指”的这种说法,开始于元代。

在此之前,更多的则是用“指环”代替,很多史籍中都可见关于它的记载。说“指环”是隐晦的告知“月事”,是汉毛亨在对《诗经·邶风·静女》中的“贻我彤管”做的注解。

那么,后宫那么多女子,是如何管理的呢?

由女史来记录她们的日常,“授之以环,以进退之。”其中的“指环”有金、银两种,若是在例假期间或者妊娠期,就戴上金环,由此可以含蓄地告诉帝王,自己不能侍寝。若是可以侍寝,就会在左手戴银环;若是已经侍寝,但没有怀孕,就在右手戴银环。虽然,这些方法看着会让人觉得有点“眼乱”,不过,在当时却是相当便于管理的。

女史只要瞅一眼,再结合她们的登记时间表,错误的概率几乎为零。毕竟是皇家血脉,容不得半点马虎。此外,那时没有如今的检测手段,为了保证血统纯正,在偌大的后宫之中,除了皇帝就再没有其他正常男人了。不过,看看中国的那些皇帝们,有几个是“听话”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办事。

明朝皇帝朱常洛,生母不过是一名太后宫中的宫女,也不知当时这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是如何想的就临幸了她。之后,明神宗忌讳这件事情而不敢承认,但在内起居注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并有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实物为证,再加上李太后盼孙心切,最后他被迫承认这件事情。更巧的是,他的父亲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 同样也是一名宫人。

除此之外,更有皇帝为了侍寝玩出了新高度,最出名的当属那个赶着羊车,来决定自己晚上在哪睡觉的晋武帝。而后宫女子的智慧也不差,用撒盐汁的方式,先是引诱羊儿来到自己的住处,然后用插在门前的竹叶让羊儿停下来慢慢吃。

所以,晋朝才会出现一位白痴皇帝——晋武帝的儿子司马衷。其实,看看晋武帝的做法,他的智商也是非常堪忧的。以至于,晋武帝这样做,只能用后宫女子太多来解释了。看似是皇帝的胡闹,其实只能说女子在古时是根本没有任何地位的。但为了保障自己日后的生活,唯一的方式就是诞下皇子。所以,大家才会为了迎合皇帝的举动,想出了更多应对的方法。

其实,不要看妃嫔们的身份高贵,但在皇宫里生活却是要处处小心的。为了能够获得皇帝的宠幸,不仅要和别的妃嫔争宠,还得讨好身边的太监。可见,尽管妃嫔们享有荣华富贵,但活得并不轻松。可以说,对于这些后宫的女子来说,若是得宠,就像杨贵妃一样皇帝天天黏在身边;若是不得宠,戴不戴这枚“指环”,估计差别也不是很大。

那么,这些得宠的妃子若是来了例假,她们会如何处理呢?

关于此事,史书上倒是有一些记载,说她们会让自己的贴身丫鬟来侍寝,不过,这种事情的风险很高。所以,一般来说,妃嫔们都会按照规矩来。毕竟,在后宫中的她们,拼的就是谁先生下儿子。不过,看看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个皇帝们,生母得宠的还真没有几个。再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几位有名的宠妃,如:赵飞燕和杨玉环都没有后代,这其中可能有其它原因。

但不管怎样,没儿子却是一个既定的事实。

虽然,“月事”是禁忌话题,不过在明朝,就有位皇帝朱厚熜,不知听了哪位方士的话,居然相信女子的初潮有大补作用,害了不少少女。甚至于,他还强行采经血炼丹,导致自己差点被宫女勒死。

其实,女子来“月事”本就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就和万物生长一般。古人也很清楚,女子有了月事,才能够孕育下一代。但是,由于无法解释这一原因,才使得“月事”被赋予了很多忌讳的说法,甚至,被“黑化”了。

当然,现在不会再如从前那般回避这个话题了,甚至有些女孩子会将是否陪自己买姨妈巾,用来检查自己的男友是否合格。不过,作为一个比较隐私的话题,有时还是需要介意对方的心理感受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哪怕他是现代人。

参考资料:

【《丹铅余录》、《诗经·邶风·静女》、《晋书·帝纪第三》、《明史·卷一十八·本纪第十八·世宗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