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与阿拉伯人怛罗斯大战,大唐惨败,敌人赶紧跑来求和

  发生在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的怛罗斯之战是一场神奇的战争,也是唐朝名将高仙芝少有的败绩之一,更匪夷所思的是虽然大唐惨败,但敌人却跑来求和了。

  怛罗斯之战的过程

  在怛罗斯之战前夕唐玄宗李隆基领导下的大唐帝国正在急速扩张,领土一直向西延伸,大有逼近里海的势头。而在另外一头的阿拉伯帝国也在急剧扩张期,并且平稳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两大帝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越来越接近,两大文明的碰撞在所难免,貌似一场世纪冲突即将来临。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高仙芝率领唐军从吐蕃人手上重新夺回小勃律国的控制权,至此葱岭不再受到吐蕃人干扰,可以腾出手来安心往西经营西域了。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高仙芝击破朅师国,进一步控制帕米尔山谷地区。接着又击破了石国及突骑施,大唐的势力已经触及阿拉伯帝国的边缘。但这一次高仙芝高兴过了头,纵兵抢劫屠城,使得大唐失去了信誉。流亡在外的石国王子遂向附近的几个部落求援,并且联系了阿拉伯人组成联军准备报仇。

  高仙芝获得情报后决定先发制人,但因为这一带地广人稀聚兵速度较慢,便带着一部分唐军以及从附近藩属部族征召来的混合军队,向他们的据点怛罗斯一带进发。后续还从北庭西北征来了一部分葛逻禄雇佣兵,加以补充。

  抵达战场后,两方军队大战,唐军一直处于优势,岂料葛逻禄雇佣兵反叛,抄了唐军后方,导致唐军溃败,最终几万人仅三千余人逃回去。

  不过很奇怪的是,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帝国再也没有跟唐帝国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并且战后阿拉伯人马上派人来求和,也没有乘着胜利的势头继续东进。

  虽败犹胜原因

  阿拉伯人之所以跑来求和,首要原因是见识到了唐军强悍的战斗力。虽然对于参战双方的总人数与伤亡数有多个版本,但多数版本都指向阿拉伯军队至少有20万参战(包括诸胡联军),唐军参战人数在2万人上下,差不多是10:1的比例;而伤亡方面总数比例差不多在4:1到5:1之间,要知道这是在唐军人数劣势却被偷袭惨败的情况下的战果,可见唐军的战斗力有多惊人。

  阿拉伯人打了胜仗,也没法高兴起来。这里是他们的主场,守株待兔,有优势;唐军是客场,长途跋涉三个月,属于疲军。阿拉伯人占据各种优势,却还损失这么大,可想而知如果是主动攻击安西都护府需要多大的代价。按照他们的估算,赔光老本都未必能得到一寸大唐的领土。

  阿拉伯这方的主将以及几个重要将领都受到了清算,有认为是因为胜仗而功高震主,但我觉得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统治者迁怒于他们盲目对大唐开战,使帝国蒙受巨大损失。他们认为如果继续与大唐为敌,将得不偿失,所以东进的步伐基本锁定在了葱岭以西,求和什么的不在话下。

  而在大唐这方,自从开元盛世中期,唐玄宗李隆基便开始从“文治”转为“武功”,这点可以从掌权宰相的任命看出来。“文治”期间掌权的主要是姚崇、宋璟等改革派,在他们陆续死后交替派宰相张说、张九龄上台,前者偏武,后者偏文,政策走向已经开始转变;而开元后期李林甫拜相,彻底完成了“武功”转变,进入急速的军事疯狂扩张期。

  扩张期主要表现在边镇的节度使制度定型,边镇兵权逐渐增长;而边镇的将领为了争功获得封赏,经常会主动挑起战争(比如高仙芝屠石国)。还有一点就是募兵制逐渐定型,唐军的战斗力有了非常显著地提高,是西域诸国乃至阿拉伯帝国无法抗衡的。

  不过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好大喜功,但内心还是清楚的,西域地广人稀,路途遥远,且有葱岭、天山山脉等各种地形阻隔,行军十分不便,所以并没有将过多的军队派到西域驻守或者用于扩张。比如天宝年间在安西都护府常驻的唐军才24000,都不及范阳三分之一。所以怛罗斯之战大唐还在继续往西扩张,但扩张的脚步却放缓了,主要精力还是在消化这片领土上。

  当然了4年之后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扩张也停止了。不过一直到吐谷浑被吐蕃人夺去后,西域的控制面积才逐渐萎缩。但不管怎么样,阿拉伯人始终没有越过葱岭,也没有跟唐军继续交战过。

  没想到不打不相识,两大帝国之间互相探到了各自的底,形成了默契。

  不过问题来了,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大唐会不会在消化完中亚后继续西进跟阿拉伯帝国大干一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