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诗人舒婷在这里诗意地栖居
字数:2100,大约阅读时间:4-5分钟
1、
舒婷,相信大家都知道,著名诗人,一个用几行朦胧的诗句,启蒙了中国人混沌爱情世界的标志性人物,她的《致橡树》是每个高中生必读的诗作。
舒婷是鼓浪屿人,可能就比较少人知道了,她已经在鼓浪屿安静地生活了几十年,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作家张抗抗曾特别羡慕地说她是“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
诗意栖居想像起来很美,但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舒婷还是少不了要操心。
她曾经操心过的一件事是,总有游客找到她家里打扰她正常的生活起居,原来是印制旅游地图的人,把她家的位置标了上去,游客跟着地图走,不会有什么难度就能找上门来。后来舒婷多方投诉,她家的位置才被从旅游地图上抹去,她才又恢复正常的生活。
舒婷在鼓浪屿住的房子,是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年久失修的老宅,产权为家族共有,她爱人所占产权比例很小,这意味着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轻易对房屋打墙动土翻新或装修,得所有产权人同意才行。有一年刮台风,她们家客厅的天花板掉了一块,舒婷被砸到了,缝了几针,这事惊动了一位市领导专门登门慰问,在了解情况后协调了相关部门,她们家的房子才有了一次修缮。
大概不会有人想到,大名鼎鼎的舒婷,原来她诗意栖居的房子是危房。
2、
2012年,有一条轰动网络的“鼓浪屿女子舌战城管”视频流传很广,当时引得鼓浪屿管委会连夜召天新闻发布会澄清。
事情并不复杂,视频中的鼓浪屿女子在鼓浪屿租住的房子是公房(鼓浪屿的公房很多都有历史遗留问题,现在还是一样)。
这处公房同时也是林巧稚故居,政府后来规划在这里筹办厦门文学院,房子里面的租户都在政府的安置下搬到其它地方了,只有视频中的鼓浪屿女子因为和政府就安置条件谈不拢不愿意搬。
那天在城管部门准备依法强制搬离时,视频中的鼓浪屿女子开始大闹,并把相关视频发到网上,也就有了后来“鼓浪屿女子舌战城管”的视频疯传事件。
据说视频中的女子出身并不差,她的长辈也是享受离休待遇的,至于到了她这一代为什么变成这样,个中原因大概谁也解释不清,人生而不易,愿每个人都心怀良善,过好生活。
为什么说这件事?因为提议把厦门文学院设立在此的正是舒婷。这起事件中,躺着中枪的有两个人,一是已经逝世多年的林巧稚,视频中那位鼓浪屿女子不惜诋毁林巧稚的声誉来维护自己占有这幢房子的正当性;二是舒婷,她受到的波及更不堪,连感情生活的谣言都有了。
作家张抗抗要是知道此事,估计再也不会说舒婷是“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了。
3、
舒婷提议把厦门文学院设在林巧稚故居,彼时她是厦门市文联主席,她仅是作为提议者而已,她是鼓浪屿人,又是文联一把手,她的意见获得上级部门的采纳不足为奇。
事实上,舒婷的文联主席头衔,前面还得加上四个字:不管事的。不管事的文联主席,这是厦门文艺圈人士对舒婷的善意调侃,也是她洒脱和与世无争的诗人性格的体现。
我更愿意认为,这是舒婷的清醒和自重,官气和才气,并不是可以互相加持的东西。
所以在舒婷担任厦门市文联主席期间,厦门市文联是书记说了算,主席基本是摆设,有段时间我们的工作和厦门市文联有不少互动,这一点我们有一些亲身体会的了解。
4、
有一年厦门举办一个很大的海峡两岸书法家交流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厦门市文联是承办单位,作为文联主席的舒婷虽然不管事,这种官方活动她还是要出席的。
结果出席的是一堆行政级别厅级以上的官员,而舒婷按行政级别是副厅(也有人说副厅排不上,只是正处),所以知名度最高的她站的位置只能被排在最靠边,也是特别耐人寻味的一件事。
那次揭牌仪式结束之后,其它参加的领导各走各路,谁认识他们啊,只有舒婷被来参加活动的一群年轻学生围挤在主席台上请她签名。
当时我是工作人员,我一是担心主席台承受不住塌下去,二是替舒婷着急,怕她被挤倒,在按下快门拍下她被围挤的画面后,我赶紧叫了几个女同事去把她从人群中捞了出来。
舒婷肯定不知道有这件事的存在,这种被围挤的情景她肯定无数次经历过,不过她知不知道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并记得,且因为帮她解了围而引以为快事。
5、
对于鼓浪屿,舒婷在她的书里这样写道:“鼓浪屿已经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离她不行。
如今她67岁了(出生于1952年),诗人也会老的吧,她已经是祖母级人物。
有时走在鼓浪屿的路上,会偶尔遇到舒婷,遇到她的时候,我总是放慢脚步,并拉远和她的距离,我怕打乱她诗意的脚步,呵,谁说一介草根,就不会比诗人还痴。
有一次拗不过一位年轻朋友告诉舒婷住在哪个位置的死缠烂打,我画了路线图给她,特别交待她去看看就好,千万别打扰到舒婷,她最怕这个。
朋友和她的同伴很容易就找到了,舒婷她们家的铁门紧锁着,人不在,她和同伴在门外留了影,正好舒婷的邻居出来,听说她们是来探访舒婷的,特别热情地跟她们讲起许多舒婷的趣事,听得她们心满意足。比遇到了舒婷本人还过瘾,后来她们跟我说。
她们过瘾就好,没打扰到舒婷更好。
要说诗意地栖居,舒婷几十年前结束知青生涯回到鼓浪屿大概就已经实现了;要说操心,大概这几十年也时时刻刻总有她必须牵挂留意的事,她不是一个人,她有家庭有孩子,现在即使还没有孙子估计也盼着孙子赶紧来向她报到。
鼓浪屿,毕竟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