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外关

外关

《针灸穴名解》:

本穴与内关相对,因名“外关”。又本穴为手少阳之络,得手厥阴过经来会之气,盎溢予无名指之端,是为“关冲”。关冲治症,多与本穴略同。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以经络之所过也。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交阳维)

《针灸大成》主治

主耳聋,浑浑焞焞无闻,五指尽痛,不能握物。实则肘挛,泻之;虚则不收,补之。又治手臂不得屈伸。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腕后二寸两骨间,与内关相对。手少阳络,别走手心主。
《中国针灸学》
在腕背横纹上二寸,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桡骨与尺骨之间。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坐位。抬臂俯掌,从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位置】在腕后二寸陷者中。(《甲乙》)
【取法】阳池上2寸,当桡、尺两骨之间取穴。
【局部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举例】《千金方》外关、会宗,主耳浑浑淳淳, 聋无所闻。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文献选摘】《八脉八穴治症歌》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所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体表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的中点。

【操作方法】直刺0.5~1寸。

【临床主治】热病,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胸胁痛,上肢痿痹。

【进针层次】

1.皮肤:由桡神经的分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

3.小指伸肌和指伸肌:前者位于进针部位的尺侧,后者位于进针部位的桡侧。小指伸肌位于指伸肌的内侧。该肌起自肱骨外上髁,肌腱移行为小指指背腱膜,由骨间后神经支配,指伸肌位于前臂后面,其外侧为桡侧腕短伸肌,内侧为小指伸肌。该肌起自肱骨外上髁,肌纤维向下分为4个长腱,经腕背侧韧带的深面至手背,分别止于第2~5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的后面,由桡神经支配。

4.骨间后动、静脉和神经:均位于进针部位的尺侧。桡神经深支在桡骨颈外侧穿旋后肌至前臂后面,改名为骨间后神经,然后在前臂后面浅、深层肌之间下行,支配前臂伸肌。骨间后动脉为骨间总动脉的分支。骨间后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5.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前者位于进针部位的桡侧,后者位于进针部位的尺侧。拇长伸肌位于前臂后面的中部,指伸肌和小指伸肌的深面。该肌起自桡骨和尺骨中部的后面(肘肌和旋后肌止点的下方)和邻近的骨间膜,肌束斜向下外方移行为长腱,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后面,由骨间后神经支配。示指伸肌位于前臂后面的下部,指伸肌的深面,起自尺骨后面的下部(拇长伸肌起点的下方)及邻近的骨间膜,肌束斜向下方移行为长腱,止于示指中节指骨底的后面,由骨间后神经支配。该穴深面为前臂骨间膜。若继续深刺,针尖可通过前臂骨间膜,透刺内关穴。

图片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手少阳三焦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