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亚亚(244):丹东之行其三

经过了海岛上的第一夜,我们首先来到了大鹿岛的半山腰,去参观了毛文龙碑亭台。亭子建造在半山腰的一个平台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锁住了亭子门,轻轻一推可以推开。亭子看起来很破旧了,四周蜘蛛网密密麻麻,可以看得出来鲜少有人拜访。毛文龙是一名明朝的末代将领,被朝廷派去驻守大鹿岛。他在辽东地区抵抗后金,多次取得胜利,最后却因贪财被杀(也有人认为他当时敛财是要养活军队)。而碑亭内的两块碑,碑上内容大致是毛文龙保卫国家的铮铮誓言,但是距考证是毛文龙被杀前所立。所以这碑究竟是谁立的还不清楚。

站的高视野便远,可以看到远方大海还在一波一波地把浪潮送往远方。海涛声夹杂着历史的尘埃传向山腰,碑亭依旧岿然不动。也不知道毛文龙死去时,有没有因为种种过往而后悔……

看完毛文龙的碑亭,我们沿山路下山,便看见了一棵巨大的枣树。

站在树下,一阵阵微风吹来,树影晃动着挡住了强烈的阳光。相传这颗枣树是毛文龙亲手栽的,每年结枣子的时候果实落在地上发出嘎巴的声音,因此得名嘎巴枣古树。

我看了看这棵老树,它的枝丫上满是人们求愿望的红布。风吹日晒下,大多数红布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那唯一的我能够看清的布条,用不太好看但工工整整的字迹写着:希望孙子可以考上大学,希望全家人能够心想事成,儿子儿媳事业步步高升,生意越来越好…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上了年纪的事物总有一种崇敬之情。那棵古树只不过是被一个不算有名的先人亲手栽下,便被后人们祭虔诚地许愿祭拜。可能生物的灵性便是由此而来,它们承载着一代一代人们简单纯朴的小愿望,也许会被其中的各种情绪感染,从而也拥有感情。

老树的生命已经走过了几百年,而它的根也深深扎在土壤里。即使有一天它的生命终结了,也能够落叶归根,葬在故乡。不像有些人,客死他乡,却只能遥望远方的家……

与老树道别后,我们再次回到海边,在大鹿岛学校旁参观了邓世昌像。对于这个和甲午海战捆绑在一起的名字我并不陌生,他英雄的事迹也从小耳熟能详。面朝着大海,邓世昌表情严肃,抚着剑柄眺望远方,仿佛战场上情况不容乐观,正在视察敌情般。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惨战时,他是否也是以这样忧国忧民的姿态毅然牺牲了呢?于是我们再次上山,向着山顶的邓世昌墓行进。

大鹿岛的建设比较落后,上山只有一条车行道。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后,休息了一会才继续前进,终于看到了邓世昌墓的牌匾,牌匾后是一大段的楼梯。向上爬楼梯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到周围安静无声、松柏成荫,令人的心情跟着庄严沉重了起来。爬上平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白底金字的石碑,上刻以正楷书写的“邓世昌墓”四个大字。碑后是一个石头砌成的坟墓,以及一联金底黑字的横批“甲午英烈永垂不朽”。墓碑面向大海,以墓碑朝向望去可以隐隐看到大陆地平线的黑色痕迹。令人意外的是,在墓碑的左边还有两个小墓,都用石碑刻着“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时间分别是1988年和2005年。整个墓园里种满了松柏,在北方的海岛上显得格格不入。

我看着这座冷清的墓园,心里感到有些悲哀。邓世昌是广东人,他的祖先生活在大陆上,父亲是经营茶叶生意的,本与这座海岛毫不相干。甲午海战后,大鹿岛居民从海上捞回来许多穿着清朝战服的官兵。日本人雇佣通水性的大鹿岛居民打捞致远舰残骸,人们才从致远舰指挥舱中拿到了一袋都不能确定是邓世昌的遗骨(按照海军编制来看在指挥舱中的应该只有管带邓世昌了),才立了邓世昌墓。而旁边埋葬的无名将士,他们的姓名早已湮灭于时间中,只是这两座墓碑证明着他们的存在。更多人在水中尸骨无存,国破家亡什么都没留下。可他们都是英雄,以身殉国,宁为义死不自苟活。这样的人本应该被人们铭记,他们的名字应该万古流芳。而不是像这样,被葬在一个不算有名的小岛上,卧听海涛闲话,幽幽思念故乡。

邓世昌,世间昌盛,河清海晏。致远舰,继往开来,任重致远。太平盛世,如你们所愿。

我在墓碑前深深鞠躬,感叹着先辈们的伟大,再次感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历史的漫漫长夜已经过去了,黄海之上,如今的大鹿岛必将迎来灿烂的新生。

(0)

相关推荐

  • 洪州镇2

    走进烈士陵园,亭子柱上的楹联是"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亭子里有两座墓和墓碑.中间大的一座水泥墓就是红军无名烈士墓. 红军烈士墓前的墓碑碑文:"一九三四年中国工 ...

  • 魏征墓

    2014年1月11号我们帝王陵一行十一人从九嵕山下来已经是下午了.进烟霞镇直接西拐上S107道到新寨村前几百米的地方直接向北奔魏陵村而去.这也是今天最后一个参观点,去拜访魏征墓,        村道进 ...

  • 1938年4月的一天,由侵华日军雇佣的潜...

    1938年4月的一天,由侵华日军雇佣的潜水员王绪年在辽宁丹东大鹿岛海域打捞出了民族英雄邓世昌遗骨,骨架上身穿清朝海军军官官服,坐在致远舰残骸密封的驾驶舱里.之所以确认骨架主人为邓世昌,主要是因为当地老 ...

  • 少年说‖亚亚(242):丹东之行其一

    在中国广阔领土的东端,有一条静静流淌在国界上的大江--鸭绿江.7月盛夏,江边两岸的绿树上蝉鸣响个不停,刺眼的阳光骄傲地将那金色的光芒打在微泛涟漪的江面上.风云变幻间,两岸风光已经截然不同,而这条波澜不 ...

  • 少年说‖亚亚(243):丹东之行其二

    第二天,我们坐上了船只,在鸭绿江上航行一圈,观赏了更加清晰的两岸风光.那是一个阳光刺眼的晴天,鸭绿江上波光粼粼,一波一波的江浪起伏着向前涌去.江水茫茫,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后,我们来到了威化岛的岸边.岛 ...

  • 少年说‖亚亚(235):雁门太守行

    元和九年,唐宪宗派遣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 军临城下,两军交战前的气氛最为压迫低沉.天空是黑色的,厚厚的乌云仿佛灰黑色的鹅绒,低低地将整片视野能及的土地压在脚下.没有一丝风,军旗无力地 ...

  • 少年说‖亚亚(83):草原之行(下)

    早上一起来,我就呼吸到了潮湿的空气.打开手机看了看,已经6点了.于是,我起床,穿衣服,走出了帐篷.一出去,我就打了个寒颤.真冷啊!冷得不行了!我赶快披上了衣服. 清晨的草原非常美丽.现在太阳还没有出来 ...

  • 少年说‖亚亚(82):草原之行(上)

    在你眼中,草原是什么样的?云海.碧草.白绵羊--在没去过草原的人眼中,草原应该是这样的. 坝上草原,因为处于海拔上升的台地形如大坝而得名.这里离北京很近,正常情况下三个小时的车程.然而,我的这次草原之 ...

  • 少年说‖亚亚(245):大鹿岛之行其终

    旅游和假期中的时间像是被加快了一样,从大鹿岛上乘船返回后,我们就要跟丹东说再见了.有些遗憾的是本来计划要去的大连和旅顺因为疫情不能去了.在坐上回京的火车前的最后一晚,我们决定最后去看看丹东的安东老街. ...

  • 少年说‖亚亚(229):这事,真带劲

    "完整的地图象征着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我站在巨大的中国地图前,听着讲解员滔滔不绝的介绍,提起笔无聊地在研学手册上记了几笔. 这是一次不怎么带劲的研学.我们在极其 ...

  • 少年说‖亚亚(228):岁月的鸿沟

    战国末年,秦国远交近攻.东出函谷,最终消灭了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而六国中燕国的太子丹,曾与秦王嬴政有过一段少年情谊,只可惜国家有别.各为其命,两人终究反目.分道扬镳了. 嬴政少年时曾随父异人在赵国为 ...

  • 少年说‖亚亚(230):一场特别的旅行

    如果来一场从上海到北京的旅行,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是快速抵达的飞机,或者性价比高的高铁?实际上,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交通方式,还有一种用时不短,但价格便宜的旅行方式--公交车. 可能你会觉得这很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