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 | 募穴之讹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7-11-11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募穴之讹
文字/忆忘 图片/来自网络
募穴今注为“是五脏六腑之气聚集输注于胸腹部的特定穴”。募集、聚集,为动词。
【说文】:廣求之也。依光武紀注增之字。从力。
【廣韻】召也。【增韻】招也。【集韻】以財使也。
作动词通常作廣求、召集之义。如:『招募』、『募捐』、『募款』。荀子˙議兵:『若夫招近募選,隆執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
募作名词:
1.農夫。韓非子˙說林下:『此募,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2.職官名。秦置為鄉官,掌聽訟收稅等事情,漢有虎圈募等。
3.簡樸節用的人。明˙張居正˙壽襄王殿下序:『我募也,吾告子以嗇而已。』
《疟论》:“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
《新校正》注:“全元起本募作膜”。
《岁露论》:“内抟于五脏,横连募原。”
《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或著于肠胃之募原……”
张志聪注:“膏者藏腑之膏膜,肓者肠胃之膜原”
以上募通膜,为名词。
《史记·扁鹊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诀脉结筋,搦脑髓,揲荒爪幕,湔浣肠胃……”
《说苑》:“俞跗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膜……”
《说文》:“膜,肉间胲膜也。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
揲荒爪幕、束肓膜,荒幕即肓膜,可见“幕”即“膜”。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四时气》:“邪在大肠,刺肓之原……邪在小肠者……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
《腹中论》:“伏梁,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痹论》:“肓者,凡腔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肓”“陷下肓膜”,王注:“肓膜谓五藏之间,鬲中之膜也”王冰也是知道的。可见大肠亦以肓为原。
丹波元简曰:按举痛论、及全本、太素、巢源,作“膜原”。盖膜本取义于帷幕之幕。膜间薄皮遮隔浊气者,犹幕之在上,故谓之幕,因从肉故作膜。其作募者,幕之讹尔。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太素膜作募,知此募幕互误。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募,与膜同。
可见膜通幕、募膜即膜原,包括肓之原(肓膜)和膏之原(膏膜)。现代解剖学的横膈膜、大网膜,各种系膜包膜,起着支撑、营养的作用,可以佐证古人这种认识。
而“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取之肓原以散之”意味着膜原是针刺的对象。因此所谓募原,本是幕原的别字,膜原的通假。“膏肓”这个词,一个叫“膏膜”或“膏之原”,另一称“肓膜”即“肓之原”,因此原也就是膜。
难经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所以这就是在说,其实三焦就是膜原,因为原就是膜。而《难经》谓“募穴”,也就意味着“膜穴”,腹募也就意味着“腹膜”。
而《灵枢》“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腑之有疾也。”与《难经》“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也就是一脉相承的在说同一件事。
由此可知五藏六府之募穴,所谓的腹募,其实是腹膜、“膜原”,而《灵枢》曰五藏之膜原结于膏(鬲),六府膜原结于肓(脖胦、肚脐)。素问灵枢对膜的认识,分别称之为“膏(鬲)之原”和“肓之原”。以鸠尾和脖胦这两处作为重要的提示。脖胦一穴,已经化为三或五穴,即脐下与脐旁之募穴。
可见古人对于穴位,有着解剖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