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历史变迁:公元一世纪中期以前至公元二零零三年

公元一世纪中期以前,今凤庆县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置永昌郡;今凤庆县境分属永昌郡不韦县(澜沧江以西部分)、邪龙县(澜沧江以东部分)。

公元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永昌郡不韦县东南增设雍乡县、西南增设永寿县;今凤庆县境分属永昌郡雍乡县(澜沧江以西)、云南郡邪龙县(澜沧江以东)。

公元271年,西晋将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合置宁州;今凤庆县境仍分属永昌郡雍乡县、云南郡邪龙县。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之后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陆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陆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1] 今凤庆县境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

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南诏国”)政权;公元762年,“勐舍龙”(南诏国)在“勐掌”(保山盆地)置永昌节度、统辖澜沧江以西地区;今凤庆县境属永昌节度唐封川。

公元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掌”置永昌节度;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除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今凤庆县境先属永昌节度、后属永昌府。

公元1261年,大蒙古国招抚澜沧江以西各类土目设金齿等处安抚司;今凤庆县境属金齿等处安抚司。

公元1271年,金齿等处安抚司分设东路安抚使(镇康路安抚使)、西路安抚使(建宁路安抚使);今凤庆县境属金齿等处安抚司东路安抚使辖地。

公元1278年,元朝(前大蒙古国)裁金齿等处安抚司,原东路安抚使辖地设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下辖镇康、茫施、柔远等路;今凤庆县境属镇康路。

公元1286年,裁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辖地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后改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今凤庆县境仍属镇康路。

公元1312年,“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傣族土目思罕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联盟国家“勐卯弄”(汉译“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国)向东扩张、镇康路所属土目归附;今凤庆县境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326年,元朝复占澜沧江以西部分地区、镇康东境的孟氏傣族土目又附元朝;公元1327年,元朝置顺宁府(辖今昌宁县北、凤庆县、云县)、授孟氏傣族土目为世袭知府;今凤庆县境属顺宁府庆甸县。

公元1343年,“勐卯弄”(麓川国)击败元军、趁胜追击到“勐嶲”(漾濞江河谷),“勐谷”傣族土目(景东军民府土知府)闻风归附;夹在“勐卯弄”与“勐谷”之间的顺宁府被“勐卯弄”控制、后划予“勐谷”节制;今凤庆县境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其地设平缅宣慰司;今凤庆县境属平缅宣慰司。

公元1382年,“勐谷”傣族土目俄陶背叛“勐卯弄”(麓川国)归附明朝、其地分设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等土州;公元1384年,“勐卯弄”(麓川国)迫于压力也归附明朝、其地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同年,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分别升级为土府;今凤庆县属顺宁府。

公元1385年,“勐卯弄”为惩罚俄陶的背叛、出兵征讨“勐谷”,顺宁傣族土目归附“勐卯弄”;公元1389年,“勐卯弄”派使团与明朝讲和,明朝仍置麓川平缅宣慰司、顺宁傣族土目仍归其节制;今凤庆县境属麓川平缅宣慰司。

公元1399年,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法去世,顺宁傣族土目趁机脱离麓川平缅宣慰司,明朝复设顺宁府;今凤庆县境属顺宁府。

公元1428年,麓川平缅宣慰司脱离明朝、恢复“勐卯弄”(麓川国)向周边扩张;公元1439年,“勐卯弄”(麓川国)东征兼并顺宁府;今凤庆县境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441年、1442年、1448年,明朝倾半国之力“三征麓川”,“勐卯龙”(麓川国)政权被逼到伊洛瓦底江以西地区(今缅甸克钦邦);麓川之战结束后,明朝复设顺宁府,大量内陆汉族军民进驻顺宁,汉族人口开始与傣族人口不相上下;今凤庆县境属顺宁府。

公元1598年,顺宁府改土归流、知府由世袭傣族土官改为朝廷委派的汉族流官,兼辖大侯御夷州降级改设的云州(今云县)、勐缅长官司(今临翔区)。

公元1770年,顺宁府直辖地置顺宁县。[2]

公元1856年,顺宁府回民起兵响应杜文秀起义,很多傣族村寨被回民武装烧毁,迫使傣族大规模迁离顺宁府。

公元1913年,民国政府裁府,顺宁县改属滇西道(后改腾越道)。

公元1929年,民国政府裁道、县一级行政区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专员管辖,顺宁县先后归第五区、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管辖。

公元1950年,顺宁县成立人民政府,上属大理专区。

公元1954年,顺宁县改为凤庆县,仍属大理专区;公元1956年,凤庆县由大理专区改属临沧专区。

公元1959年,云县、凤庆县合并为云凤县,几个月后又各自恢复原建制。

公元2003年,临沧地区撤销、地级临沧市成立,凤庆县属临沧市。

金鸡凤凰

(0)

相关推荐

  • 分分合合!云南省的瑞丽市,与缅甸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瑞丽是中国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云南省的最西端,属于德宏自治州.全市约有20.54万人口,汉族约占57.64%,傣族约占30.45%,景颇族约占7.40%,还有德昂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覆言在以前的 ...

  • 播州·珍州

    □胡长斌 播州 播州,唐至明代的行政建制,历961年.其间,唐中后期罗荣及后裔治播百年,唐末杨端入播,杨氏政权治播725年.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以牂柯郡北部地(今乌江以北地域)置郎州.牂柯郡 ...

  • 傣族南迁变泰族、掸族之谜

    蒙古人攻打云南有没有引起傣族大规模南迁? 公元1253年11月,蒙古人沿青藏高原东麓抵达云南高原,12月就征服统治云南高原300多年的傣族政权'勐达哩'(大理国):差不多同时期,东南亚半岛的湄南河流域 ...

  • 你好,我叫果敢 这是我的名片!

    大缅甸(kokanese)--各地新闻热点,缅华生存现状,为您传递最新的区域动态.点击标题下蓝字"大缅甸"免费订阅,编辑团队24小时在线互动,为您实时更新最新消息.投稿请联系小编! ...

  • 傣族史上的‘达光王国’

    伊洛瓦底江上游高原有一块叫'Takawng'的盆地,今属缅甸曼德勒省彬乌伦县德贝金镇区.据傣.缅两族的史料记述,Takawng曾是傣.缅两族的古都城,傣.缅两族都对Takawng古国有不同的记述,但都 ...

  • 刘亚朝 | 试评麓川的兴衰

    麓川,原为十三世纪元王朝在云南行省西南部金齿地区设置的六路总管府之一,明王朝改置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是明代在云南西南边境设置的一个傣族土司区,其中心地区为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 缅北掸邦傣族和国内傣族

    缅北掸邦傣族和国内傣族

  • 公元13世纪中期的大蒙古帝国银币(下)

    本文作者为 别利亚耶夫.西多罗维奇(俄罗斯)   李铁生 译 2007年9月,甘肃省陇西市建筑工地上发现一破损的陶罐窖藏,内含大量银币和少量金银器件(1).窖藏主要内容为近400枚背面打有戳记的大朝通 ...

  • 公元13世纪中期的大蒙古帝国银币(上)

    本文作者为 别利亚耶夫.西多罗维奇(俄罗斯)   李铁生 译 2007年9月,甘肃省陇西市建筑工地上发现一破损的陶罐窖藏,内含大量银币和少量金银器件(1).窖藏主要内容为近400枚背面打有戳记的大朝通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33印度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经济

    从公元前2 世纪孔雀帝国瓦解到公元3 世纪贵霜帝国分裂,印度经历了巽加王朝,萨塔瓦哈那,印度--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以及其罗和朱罗等政治变迁.虽然这些频繁的变迁令人眩目,然而在这外观混乱的背后有一个 ...

  • 德庆历史风貌建筑第6站:凤村镇大村民居群

    历史风貌建筑是留存历史记忆印记的最重要的载体.德庆历史文化悠久,德庆的每一幢历史风貌建筑,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记忆,这些历史建筑,就是活着的民俗与回忆.如今,我们加以想象,德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风 ...

  • 德庆历史风貌建筑第7站:凤村镇双汶文显书舍

    历史风貌建筑是留存历史记忆印记的最重要的载体.德庆历史文化悠久,德庆的每一幢历史风貌建筑,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记忆,这些历史建筑,就是活着的民俗与回忆.如今,我们加以想象,德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风 ...

  • 德庆历史风貌建筑第8站:凤村镇供销社旧址

    历史风貌建筑是留存历史记忆印记的最重要的载体.德庆历史文化悠久,德庆的每一幢历史风貌建筑,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记忆,这些历史建筑,就是活着的民俗与回忆.如今,我们加以想象,德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风 ...

  • 【《塔吉克史》选译093】公元6-7世纪时期的粟特人的建筑技术和建筑

    古代片治肯特遗址 2020年8月9日,(杜尚别,夏冉译) 这源自最新的加富罗夫<塔吉克史>(莫斯科版本,1989年)中的部分章节, 多年前选取了粟特章节进行翻译,今天挑选整理的这个章节的原 ...

  • 中国城市治安情况变迁史: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如今,我们的城市如何变得更安全?

    前言:近段时间是区域经济领域的相对"淡季",这里所谓的淡季,其实就是在当下这个时间段,关于区域经济领域的大事儿相对不多,值得拿出来深入讨论的也更为有限.当然,如果这件事儿是一项工作 ...

  • 《燕山大学学报》“典籍翻译研究”专栏||李伟荣:20世纪中期以来《易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输20世纪中期以来<易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李伟荣 [说明]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子刊<中国哲学>索引.特别说明:原文刊于燕山大学学报,已获作者许可载于本公众号.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