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内睾丸外病变影像表现
阴囊内睾丸外病变包括多种病变过程,如肿瘤性、炎症性、发育异常等。正确识别睾丸内病变及睾丸外病变对阴囊内病变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前者多为恶性,后者多为良性。本次短篇对阴囊内睾丸外间隙内病变影像及临床特征进行讲述~
睾丸外脂肪瘤
40岁男性,睾丸外脂肪瘤。矢状位T1WI(a)及冠状位T2WI(b)均呈高信号,增强后(c)分隔未见强化,无实性强化成分可与脂肪肉瘤相鉴别
腺瘤样瘤
1. 第2常见的睾丸外肿瘤,占所有睾丸外病变的30%;也是附睾最常见的肿瘤性病变
2. 起源于中胚层间叶组织,多发生于附睾尾部(40%),也可见于白膜(14%)、附睾头(12%)、睾丸(7.5%)及其他少见位置如纵隔、腹膜后、肾上腺等位置
3. 好发年龄为20-40岁
4. MRI:类圆形、边界清晰、大小不一;T2WI相对睾丸实质呈低信号,增强后肿块多呈持续明显强化,少数亦可表现为轻中度强化
纤维性假瘤
1. 少见的睾丸外病变,目前认为其为对创伤、感染、手术等刺激的炎症纤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累及白膜
2. 50%既往有阴囊积水,30%既往合并附睾睾丸炎
3. 好发年龄为30岁,在18岁前罕见
4. 组织特征:纤维性假瘤由致密的纤维组织伴成纤维细胞构成,其内夹杂部分炎性细胞
5. 分型:
(1)结节型:最常见,表现为纤维性结节样外观,多起源于睾丸鞘膜,约占76%,其余可见来源于附睾、精索和睾丸白膜(睾丸鞘膜切除术治疗)
(2)弥漫型/纤维性睾丸周围炎:罕见类型,表现为纤维性组织部分或完全性包裹睾丸(睾丸切除术治疗)
(3)炎症型:最常累及精索,罕见睾丸受累
6. MR: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延迟强化特征
精索/睾丸旁脂肪肉瘤
1. 罕见,约占所有阴囊内肿块的7%-10%,超过75%的阴囊内脂肪肉瘤发生于精索
2. 平均诊断年龄约56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内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容易误诊为腹股沟疝
3. 精索内脂肪肉瘤多为高分化型脂肪肉瘤,恶性度低,极少发生转移高危因素:胆管结石、华支睾吸虫病、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4. 鉴别:MDM2和CK4阳性有助于与脂肪瘤鉴别,另外S-100为特征性标记物,在90%的精索脂肪肉瘤中为阳性
5. MRI: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压脂呈低信号,增强后内部实性成分呈明显持续强化(而脂肪瘤内部分隔无强化)
6. 对放疗敏感,中高级别脂肪肉瘤可采取根治性手术联合放疗治疗
睾丸外血肿
附睾-睾丸结核
近几期短篇将阴囊病变,包括睾丸内、睾丸外肿瘤性病变及部分肿瘤样病变进行了详细分析。虽未能穷尽所有睾丸病变,但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常见、实用。欢迎大家的关注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