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示人的“国之利器”到底是什么?老子真是玩阴谋的祖师爷吗?
老子是权谋家的老祖宗?
说到权谋术,人们喜欢把老子跟鬼谷子相提并论,并且认为李宗吾的黑厚学等世间一切权诈之术,皆出于老子。这也是老子是“权谋家”的主要依据,因为他的思想里的确有这方面的“阐述”。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段话出自《老子》“将欲歙( xī)之”章(《道德经》第36章),多数的解老者都是从权谋术角度来释读的。
历代诠(quán)释《老子》的注者,大体上可分为三大派,一派是阴谋主义,这是主流;一派是“柔弱”主义,还有一派是修炼主义。
“阴谋主义”。这一派的注老者把这一章完全理解为老子深谙( ān)权术,是玩手段的高手,认为:利器者,权道也。治国权者,不可以示执事之臣也。以韩非子、河上公、王弼为代表。
韩非子是黄老道学出身,他的《解老》《喻老》是为君主集权服务的,当然要从“道生法”的权术角度诠释老子。何况他对这一章的注解是“喻老”,是从老子思想里“推导”出的权术。
出乎意料的是,“老庄”团队的庄子,也持此说。但这不是庄子的本意,而是他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而提出的警告:要防范小人觊觎国家利器,以防重蹈齐国“田成子窃国”之覆辙。
柔弱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柔弱胜刚强”的角度诠释老子思想,认为柔弱乃国之利器,人主但可恭默自处,不可轻示于人。示人则招致羞辱,以唐玄宗、苏辙、李涵虚、魏源为代表,当代更多。
这一派以自然“無为(而非无为)”为宗,比较接近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还有一派是修炼主义。这一派很明显,是注重修身的,以道教为主,既坚持“柔弱胜刚强”的守柔处弱理念,更强调修身养性,认为鱼离水则死;人不守道固精,则亡。
以上各种解释都有明显主观意愿,因此都有缺陷。
这一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大意:
将要收敛的,必定本来是过于张扬的;将要衰弱的,必定本来是过于强盛的;将要离去的,必定是本来相与的;将要剥夺的,必定是本来太多给予的;这就叫做“微明”(见微知著之睿智)。柔弱意味着刚强,鱼不能离开水,离开则失去自由;国家治理不能离开“无为”,离开则失去机动。
误区分析:
本章在解读上存在三大误区:一是误解了“将欲—必固”的本义,不符合老子解释自然规律的根本思想;二是误读了“柔弱胜强”,认为柔弱一定比坚强好;三是误读了“邦之利器”,认为“利器”就是权柄、权谋或治理措施。这种理解跟国家治理的“无为而治”思想相悖。
关于“将欲—必固”的本义。这种句式要表达的是“将要—之前必定是”的意思,意在揭示自然规律,而不是“想要—必先”的人为意愿。
如同繁花将谢,之前肯定是盛开的,人们看到花儿凋谢,也一定会联想到它之前一定是花团锦簇的。也如同“呼吸”,呼气之前必定是吸气,反之亦然,以保持呼吸的平衡。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
这是老子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解释“反者道之动”的道理:物壮则老,盛极必衰。
关于“柔弱胜强”。老子认为:“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强调的是“坚强者,死之徒;柔弱微细,生之徒”的道理,也是“弱者道之用”的具体体现,是“知其雄守其雌”的甘居下位,是“知其荣守其辱”的谦让大度,而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清静無为”。
老子的“不争”,指的是“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敌者、善用人者”的不争,是“不自视、不自见、不自伐、弗矜”的不争。善战、善胜敌、不自视、不自夸的,都是内心强大的“善为士者”,他跟谁争,争什么?
老子主张“无为”,即深入事物底层、在事物“初始”“未形”状态下的作为,是科学的作为,在事情刚要萌芽时早就处置完,还有必要逞强妄为吗?
所以,凡是把老子“柔弱”思想解读为与世无争,清静無为的,都是曲解。
关于“邦之利器不可示人”。治理国家当然离不开军队,但军队不是“有道者”的全部依赖。相反,“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善者果而已”。
既然“兵者非君子之器”,那么,老子强调的“邦之利器”一定另有所属,那就是国家治理的规章制度。
老子说:“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昬;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他把政令频出、民间的豪横、诈伪之术,以及税赋过重,看作是民众贫困、国家昏乱、盗贼多出的根源,因此“邦之利器”只能是专指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不可以”不是当下语境上的“不可以”,而是“不可以之”,即不能拿来强制执行。就是说不能硬碰硬,要守柔处置。
如何处置?
那就是遵循自然法则,保持事态的自然平衡。圣人之治,遵循的是大道的“无为而治”思想,而不是强势妄为。因此圣人之治,就要像鱼不脱于渊那样,人不离道,则“执大象天下往”,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