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吴贤碧 / 踩桥
踩 桥
白酒醪糟
巨 变
我来了!太平桥!
今天是2018年3月17日,是绵阳安州区雎水逢春社的日子,也是雎水踩桥日。
又到春社百花开,心花河边一路栽,千万消灾祈福人,柳岸相望燕归来,传说鲁班曾到此,借问石块乐开怀,清明上河图再现,拥挤桥上年年来!
安州雎水太平桥你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朝拜你!抚摸亲近你!近年来,据说这天最多有近二十万人之多从全国各地赶来踩桥。
许是传说中那位我国工匠制造师鲁班师爷为当年架桥取木拱时专程来的,在最后取木拱最关键时差一块石料,试用了数块石头都不合适,这时来了一位石匠在桥头一户人家打制石头蹭了三天饭,临走的时候说道:
“以后这座桥就是我付你这三天的伙食费。”
他用了三天打出来的石块放上去,刚好。当时此户人家的主人对此话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来,说的是此桥因此而闻名天下!踩桥时仅收过桥费足以富甲一方。但此户人家并没有收取过桥费。
雎水又名睢水关。其睢水二字好富有诗情画意。那不是《诗经》中《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么?也不知是哪位文人取其雎字赋予了这美丽的地名。
睢水关古镇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刘备派魏延西路军进攻益州时,曾屯兵驻在安州教场练兵数月、虎头厓前修建关卡,百米狭长的路口竞有三道栅栏,真可谓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最终打败羌人夺取重镇关口,配合东路军刘备一举攻下益州,建立蜀国。
早在嘉庆4年,本地一位林姓绅士一天在河边休息时见一老妇人正从河中搭的简易木桥上径过时,从睢水河上游突然下来的山洪把老人连同木桥一齐卷进滚滚河水中,眨眼功夫,先前还是鲜活的生命,瞬间什么也没有了,眼前的一幕犹如一根针刺在了大善人林绅士的内心深处。夜不能寐,想修一座不易坏的石拱桥便于两岸人门的交通。于是召集一些同仁绅士一起商议,带头捐资修建了这座石拱桥。
可就在快完工时,桥面差一块石板高矮不合适,出动了很多工匠去找,去打制石块,结果都是不大则小,不长则短。因此数月后都不能取木拱,恰在此时来了来了一位自称是石匠的人来帮忙,他找来石料便在桥头那户人家打制,一做就是三天,打好石块对那户人家说以后这桥就是我这三天的伙食费。他把打好的石块往上一放,不大不小,刚好。说话间就不见人了。
回过头来,人们惊呼道:
“那不是神仙么?继而人们奔走相告,此桥便有了仙气。”
桥修好了,得让当时安州府县太爷“踩桥”啊!相当于现在的剪彩,于是在县太爷正准备从东边桥头上去踩桥时,打西边就来了一路迎亲队伍,新郎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八人大轿子抬着喜庆的新娘,唢呐声声,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前面的新郎见有官府人在桥头上准备停下来时,谁知县太爷却对他一挥手,示意让他们过,一队新人走在桥上,县太爷赋诗道:
“新人踩新桥,千古万年牢!就取名太平桥吧!”此名延用至今……
因此,该桥既有了仙气,有了县太爷的赋诗题名,当时人们为了纪念捐钱修桥人,因沾仙气,更方便了两岸百姓的交通便利,于是人们在桥上开始了以踩桥的方式膜拜。
也不知哪位仙人拟定了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开春的第五个戉日就是踩桥日,也称逢春社。
所谓踩桥就是在这座石拱桥上走桥,按习俗要踩三遍,意为三灾。来回从桥上走三遍就是一个人已经走过了三灾,在桥上踩三遍意味把三灾踩在脚下,今年不在有难了。过去在踩桥的过程中还要丢下三角八分钱的药钱到河水中,现在都随意丢了,或者是自己穿过的旧衣物往河里丢,意味着把今年要吃的药钱或者是旧衣物--三灾八难都一并丢在河中,让水冲走,祈求今年不再生病走背运。
从此以往,每年逢社日,人们呼朋引伴从四面八方聚在桥上踩桥,古时踩桥是很隆重的一件乡里大事。踩桥前得让本地有声望的长者或者专门祭祀,在太平桥头,净手、祷告、焚香、一系列祭祀活动过后,才可以准允踩桥。
唐至德二年,在雎水关河边修建卧佛寺庙时,传说在修建该庙时,从庙后的虎头崖下来一匹白马,走在修建庙宇前来回走动不肯离去,被一位工匠看见,心想正好用来拉河砂车,便套了缰绳让其每天在此拉车,拉完车后自已回后山虎头崖下,吃草休整,第二天准时来“上工”,月复一月,直到卧佛寺修建好之后,在第二年某天病故,庙里主持才有所开悟道:
“此白马乃菩萨化身!”
隊超度厚葬。
有了寺庙,踩桥的人们在踩完三遍桥之后便在到卧佛寺里烧香祈福祈安康!
下午就有“拉干爹”活动。所谓“拉干爹“就是让自己的儿女拜一个干爹儿女好养活些,沿袭古老习俗,自已带了酒水、菜肴用了蓝子装起,一旦给自己儿女拜到干爹了,便用带来现有的酒水菜肴招待一顿,干爹也给干儿干女打发礼物以示回馈!从此以后便以亲戚身份走动。
现在“拉干爹”只在桥上“拉”,“拉”成之后不再自带酒水了,相互留下电话号码,以后也可以举行拜接仪式,互相走动就行了。
还有一活动就是这天把自已的小儿小女让耍狮子的耍手“笑和尚”戴了面具让他们抱抱,也可袪病消灾······
总之,人们带着信仰,奔着传说,不由自主的奔走相告!在每年的春社里,从那时的翻山越岭到打马相逢;从布衣到衣锦贵人在桥头的相视一笑;从那时的“小脚“走到如今的大脚拉拉家常;从乡间邻里走来到天涯海角的客人相互问候;从坐轿骑马到大车小车鱼贯而出;早已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桥上人头攒动,桥下药钱飞舞,也有人立在刺骨的冰水中打捞药钱。
好一幅美如画卷的踩桥春光图,只有中国安州造。遂感概于:
雎水西,古桥开祭,粉墨上戏,龙灯狮齐,踩桥袪病祈福去,春水桥下艄公稀。三遍踩桥,药钱丢下风吹起,那人儿,春寒料峭水中立。
春社里,桃红柳绿,窈窕淑女,邀了佳婿,呼朋引伴八方聚,乡村旅游添彩继续,看万人踩桥惊奇!清明上河图甚喜!
太平桥从过去的百人乃至千人甚至万人来踩桥,到如今引起各方媒体好奇,前些年凤凰卫视媒体见证了这一惊艳时刻,按人流量计算,近几年来春社日这天约有二十万人来踩桥。惊呼这是中国民俗民风之最,把本来不大的雎水关口拥挤得水泄不通,为确保踩踏安全事故的发生,每年要出动大量警力,除了绵阳市、安州区的警力外,还要调动外来警力来维护秩序。
这已不是我儿时记忆的雎水踩桥了,现在不仅是绵阳安州踩桥,更不是四川踩桥,已经上升到中国春社·雎水踩桥了。
从古时耍杂的、烙糖人的、买瓜子葵花米的、买姑娘头上花夹子的、买状元帽的、孙猴子头上翔铃的……到现在的各种土特产的,纯手工艺品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从空中腑瞰,桥上人头云集如蚁,四面八方从成都、德阳、广元、绵竹等方向的人朝太平石拱桥的方向涌来,聚集……桥西头卧佛寺的香烟袅袅,桥东头的热闹集市异常火爆,娱乐场所中在欢腾,旋转木马在不停飞转,小鸡仔头饰在姑娘头上跳跃……描不尽的是风景,写不完的是激情,好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中国绵阳安州区雎水弹丸之地风景图。
真是:
国泰民安形势好
青山绿水滴欲娇
中国踩桥在安州
乡村旅游乐逍遥
关关雎鸠在雎水
八方慕名来踩桥
袪病祈福开心笑
万民子孙铺光照
吴贤碧,女,喜欢文字堆码,文学爱好者。《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作品见刊《安州文艺》《人民日报数字版》《重庆纪实》《西南作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