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口溜和王母娘娘裹脚布

我大概是菌业公众号里最喜欢写长文章的,许多人玩笑说这是王母娘娘的裹脚布。当然说这话的人本身就是非逻辑的,人云亦云,王母娘娘哪里来的裹脚布呢?
中国裹脚的历史,一般认为始于宋,王母娘娘有多大?肯定她老不死的应该出生在现存史之前,因为后羿射日的时候,这老太太已经不小了,开始生产不死药了。后羿射日都是尧时代的事情了,所以可以肯定王母娘娘小时候不曾裹脚,而即使是裹脚的女性,成年后根本也无需裹脚布。
作为一种比喻,我姑且容忍了这种说法。但其实我知道的事实是:凡是写不出王母娘娘裹脚布的,基本上都属于外行;能写不写的,都是偷懒。而不能写对却真写出来一大堆的,基本上是广告骗子如张贺迎之流。
不过,我们中国有许多哭笑不得的传统,一些老的大家们也用过,那就是所谓的“歌诀”,一棍子打死技术歌诀或许也不是很合适,但歌诀这种形式,确实是不适合作为科普的主流形式。
技术这个东西,始终都有其科学原理在内,这是它的自然属性。描述一个这样的内容,本身的单一难点是如何把专业的、复杂的、受众缺乏基础的东西,令普通人理解。
在专业教学的过程里,那是很彻底的从基本概念入手,渐进的渗透思维进入这个领域,形成一个局部的基本构架,那么,相关的内容在确定的构架里面填充丰满,就可以形成正确的专业理解了。什么是专业人士,有时候就可以理解为,具备了构架系统知识的人算专业人士,也因此我们不能把没有这种能力,但在业内长期工作,经验丰富,反应敏捷,操作纯属的人定义为专业人士,而是要叫做“职业人士”。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说运动员了?没错,中国在体育界就是打这种擦边球的。体育界的业余运动员,只是职业业余而已,其训练的条件手段,其实都还是有专业水准的,否则也不可能真的纯粹靠天赋努力。
食用菌行业,现在实际上存在专业人士和职业人士的大分工,这也符合一般行业的通行方式。
不过,在其他行业里,专业人士指导职业人士是一个常规。而农业里面,似乎就不太一样,从49建政以来,尽管很多方面做了些努力,希图跳过靠谱基础薄弱的坎,但收效甚微。所以我小时候也学过一些乱七八糟的农事歌谣。
估计这就形成了“传统”,所以在中国,特别是北方,这种歌诀式科普就比较流行,不少我认识的熟人也有这种爱好。
但老实说,这个东西太过时的,问题有两方面。
一个是歌谣形式着重的是记忆的强化,不是理解,所以用于简单内容和死板内容问题不大,但复杂内容和活泛内容,歌诀是无法做到准确描述的。另一个就是随着学科体系的复杂化,个人的单一文字能力存在普遍性下降,写歌诀的能力也越来越欠缺。老人家会写歌诀却自己也未必能够说清楚原理,说得清楚原理的,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搞歌诀(那叫码字功夫)。
我们很多人羡慕李玉院士能诗会赋,但要注意也只是用在小题目上,如具体对某个事件进行咏吟,复杂的内容即使不是长篇论文,也得各种比喻甚至加上现代的视频技术等来表达。
这就是说,描述严谨复杂的科学内容和技术原理,顺便谈点操作规范,光用顺口溜的形式显然是不好使的,不仅如此,内容的体量本身就可能不是几百字可以包含的。越精细越全面,体量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差不多的东西要讲清楚,豆腐干和顺口溜都不够用,得上王母娘娘裹脚布了。
顺口溜这种形式确确实实有其优点,但跟不上时代需要也是很显然的事情,问题在于大众面对现代科技的时候,思维里面居然仍然停留在顺口溜的时代,那就很悲哀了。
所以读者们面对长文的时候,不是管它是否实际需要,而且论述相对完整,一味地排斥长文,特别是多篇形式的重大题目时的点击量节节后退,无语
我倒无所谓单纯的点击率,而是感觉到许多人错过学习机会,现在遇到的很多读者问题,都是我几年前就详细讨论过的,而提问者并非新读者。
喜欢顺口溜不喜欢裹脚布,并不是简单的习惯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问题,对于“不可教也”的的那些,我也从不愧疚。
韩省华老哥是批评过我文章长的,但他自己写那些经历,还不同样很长么?长短是内容决定,而非爱好制约,谁也不能例外。
真正想从阅读里得到收获的,请你习惯裹脚布。
至于有人说,现在某些抄文公媒体豆腐干有巨大点击量,我只能说,傻子多的骗子不够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