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的财政贡献真相:收不到税且欠饷严重,只会拆东墙补西墙
前言:
世上阉党粉丝不少,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吹捧理由就是魏忠贤帮天启收到税了,明末财政贡献第一。然而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真实的历史打脸可疼了。
历史不能割裂开来看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魏忠贤上台也需要一个过程,他真正掌权是在天启四年之后。所以从万历中后期到泰昌那一个月,以及天启前四年的财政问题,跟魏忠贤没关系。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各省6年间欠下了764万两。然而神奇的是,在之后的8年间,万历皇帝还完成了万历三大征,耗费大量财政。这个大窟窿怎么补?很简单,逐步破除一条鞭法,不断加税。比如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派宦官去收矿税,不过那些太监乘机捞钱,多次激起民变。
结果可想而知,围绕加税问题,大明内部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期间还夹杂着国本之争、党争问题,问题逐渐复杂化。但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逐渐失效是不变的事实,新增的税越来越多,百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
大明的财政问题在万历中后期一直在不断恶化,而辽东的女真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因而朝廷不得不增加一项特别的新饷,也叫辽饷——钱从哪里来?还是老办法,加税!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反叛,辽东军费骤增。怎么办?加税,每亩多派三厘五毫。九月的时候,再次加税,党争问题再次介入,失利的楚党、宣党加派的税比其他派系的地盘要多一些。
即便大明的财政问题逐渐恶化,万历皇帝驾崩的时候(万历四十八年),紫禁城太仓收上来的旧饷、新饷(辽饷)还剩下755万两。然而你们知道吗?也就是这一年,北方军饷支出就已达609万两了。实际随着后金不断壮大,边饷支出也会越来越多,可想而知万历的这755万两远远不够,还是得不断加税来填补这个大窟窿。
所谓的魏忠贤的财政贡献
大家先看下这张表格,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启四年魏忠贤开始主政之后,财政问题就急速恶化了,不仅收上来的钱少了,支出也骤减了。
可想而知,欠饷必然成为常态!
根据《度支奏议》记载,天启四年朝廷欠辽饷大概127万两,而到了崇祯继位那一天,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28万两。且不说辽东之外还有军饷开支,实际朝廷欠下的军饷有好几百万(可能接近六百万)。也难怪崇祯元年会发生蓟州兵变、宁远兵变,原来魏忠贤早就挖好了坑。
《度支奏议》的作者是毕自严,一直是天启到崇祯的户部尚书,魏忠贤、崇祯都没动过他,说明他的记录是可信且准确的。
收入骤减,支出不够,边防自然出现问题。所以天启四年之后,袁可立在辽南地区开辟的游击战果直接废了,孙承宗的反攻广宁计划也胎死腹中了。都没钱养士兵了,还拿什么反击?
请问阉党粉丝们:这就是所谓的魏忠贤的财政贡献?打脸疼不?
魏忠贤的骚操作
事实上魏忠贤不仅财政没贡献,还弄了一堆骚操作,祸害深远。这些骚操作归纳起来,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魏忠贤的第一招,先将袁可立的三方布置战略与孙承宗的反攻计划与关锦防线建设计划全部停掉,钱优先给士兵发钱。但是前面说过,欠饷是常态,士兵仍然是被欠的钱越来越多,且不说是否存在贪污问题。这么做还有一个问题,防御建设的钱都停了,武器、装备、城防都不及格,怎么抵抗后金?
魏忠贤的第二招,将其他边防的钱挪一部分给辽东。结果西边的防御变得薄弱,导致崇祯元年的时候,蒙古林丹汗入侵山西大同。
魏忠贤的第三招,给竞争对手加税。江南地区加的税最重,所以抵抗最为激烈。这里也许阉党粉丝要喊了,加得好,就是要加到东林党头上——然后这恰好是税收不上来的关键。
这群小可爱们总是天真地以为阉党只是一群太监而已,全然没意识奥太监只是一小撮人(甚至可以说只是魏忠贤一个人),阉党真正的本体还是读书人——士大夫阶层,其中不乏与东林党相争失利的派系(比如齐楚浙等党),甚至还有东林党叛变过来的人(比如王化贞等人)。这些人只不过是一群投机者而已,东林党得势便依附东林党,阉党得势便依附阉党,跟逐渐变质的东林党人一样可恶。
但问题来了,这群投机者也有自身的利益,自己的势力范围,你们的魏公公能拿什么去喂他们?
天启初年加了很多商税,但是魏忠贤后来给免了关外潘家口、桃林界、岭冷口、潼关、咸阳、大庆、庆阳、凤翔、汉中、临洮、西安、三原、浙江、直隶等处的商税。是为了给谁免税,你们好好想一想。
请问阉党粉丝们:现在搞明白魏忠贤收不上来税的原因没有?自己人的地盘不收,拼命往敌人头上派——殊不知满朝都是阉党的人,遍布全国各地,不加税或者交税不够不处罚的范围那么大,怎么能收到足够的税嘛?难道要靠离心离德的反对派东林党帮阉党将江南掘地三尺凑钱?
此外魏忠贤还拿钱来修三大殿,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边防的窟窿都没补上,还有心思在这浪费钱,这是想干嘛?
崇祯与魏忠贤收税策略比较
还是《度支奏议》的记载,崇祯上台后,重用了袁崇焕,而袁崇焕提的要求摆在最前面的就是补足军饷。崇祯面对天启与魏忠贤留下的烂摊子,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予满足。前面三年基本军饷补全了90%,已经是十分难得了。至于怎么补足的,其实没什么诀窍,还是加税,并且是全国各地平摊。
如果魏忠贤稍微懂得平摊这么简单的办法,也不至于收不上来税。阉党粉丝们,请你们再次扪心自问,是魏忠贤懂得收税,还是崇祯?打脸不?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回到开头那句话——历史不能割裂开来看!大明的财政问题是逐渐恶化的趋势,有制度性的问题,也有后金崛起导致的边防支出骤增的直接影响,还有小冰期导致天灾不断的因素,这些都在一步步拖垮大明。
崇祯比魏忠贤更懂得收税,但不代表加税就没问题。魏忠贤的一套继续运作下去,后金会更快突破关锦防线,直接入主中原,因为后金的战斗力远比农民起义军强;而崇祯的这一套起初有效,但因为加的税经过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不断累加,农民起义也终于迎来爆发点,还是不可避免陷入两线作战。所以崇祯的一系列表现,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不过请注意,魏忠贤少收上来税并不代表农民负担就因此减轻了。事实上因为收上来的税不够,欠得太多,北方闹饥荒,反而没钱赈灾了,这无疑将农民起义的时间大大提前了。如果崇祯上台之后还是魏忠贤那一套,不仅边防保证不了,农民起义初期即可直接灭亡大明。
同样是毒药,魏忠贤的那一套更毒。
结语: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公知与自媒体喜欢给一些历史名人翻案,闹出了不少笑话。
但很遗憾的是,越是无知的言论洗脑能力越强。这导致魏忠贤的阉党信徒变得数不胜数,至今他们还笃信“九千岁不死,大明不亡”,“魏忠贤懂得收税,财政贡献很大”,“魏公公平衡了党争,是个忠臣”,“魏忠贤巩固了边防”之类的谎言。
即便是摆出了事实,这群人仍旧不愿意回头是岸,还是挺可悲的。
诚然大明灭亡的责任,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魏忠贤(阉党)、东林党,还有其他派系,都要一起背这口黑锅,没有谁能免得了的。但是魏忠贤绝不是这群公知与自媒体以及被洗脑的民众口中的能人,也不是忠臣,连同阉党一起只是祸害大明根基的一个利益集团而已。
魏忠贤主政之后收到的税骤减,军饷支出也骤减,而且越欠越多,谈何财政贡献?他的三招补墙策略遗祸无穷,还乱花钱,全是危害,为何阉党粉丝全部无视呢?如此无能之辈,奸诈之徒,还弄死了熊廷弼,逼孙承宗辞官,逼袁可立隐退,于边防有何贡献?有什么值得吹捧?
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