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LNG事故,夺去了美国130人的生命,至今仍警示世人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

 生命大于天,安全第一位 

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已致多人死亡。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火焰吞没,令人扼腕。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

值此,一起来回顾这一起夺去了美国130人生命的LNG事故。逝者已安息长眠,生者当警醒!
 一、事故简述 
1944年10月20日星期五,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LNG调峰站的4#LNG储罐发生破裂。LNG溢出,随后引发剧烈爆炸。爆炸又引发第二个储罐的泄露与爆炸。
爆炸的火焰瞬间吞没了方圆一英里(1.6km)的建筑。事故引发的大火持续燃烧了2天才被完全扑灭。

官方数据显示,该事故共造成130人丧生(其中包含98名事故公司员工),225人严重烧伤。同时,该事故还完全摧毁了79幢房屋,2个工厂,和超过200辆车。事后,超过700人无家可归。

▲ 爆炸后的的残骸

 二、事故经过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LNG调峰站事故(The Cleveland East Ohio Gas Explosions)责任公司是东俄亥俄燃气公司The East Ohio Gas Co.)。

该站建于1902年,占地10英亩(约0.04平方千米)。克利夫兰市LNG调峰站为克利夫兰市大部分燃气用户和工业用户提供天然气。

1940年,该站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后的克利夫兰调峰站具备天然气液化、储存和再气化能力。

拥有四个LNG储罐的克利夫兰LNG调峰站,是当时全美最先进的LNG场站之一。

▲ 爆炸前的场站(A、B储罐是爆炸的主角,C、D储罐未发生爆炸)

也许在现在看来,这样的危化品场站设在市中心很不可思议。但在当时,考虑到交通的发展程度,人们是将愿意将居住地搬到场站附近的(居民多为考虑工作便利性的工人阶级)。

考虑到克利夫兰LNG调峰站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当时的人们是没有一点担心和害怕的。

然而,1944年10月的一天,这里的平静被从天而降的“夺命火球”打破了。

1944年10月20日星期五,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湖面微风轻抚,耳畔是工厂设备的运转声。谁也没有想到死神正在悄然降临。

14:30左右,克利夫兰LNG调峰站工作人员听到了一声“咔嚓”的声音。声音听起来就像是一道夏日普通的闪电一般,场站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事故的发生。

直到有工作人员看到“哗哗”泄露的LNG储罐时,人们才意识到了不妙。

4#LNG储罐(上图的A储罐)的侧壁发生了破损,液态的LNG在源源不断的往外泄露。泄露处迅速升腾起“白雾”。泄露的LNG蒸气云缓慢却坚定地弥漫到了场站地面,随后散逸到附近的街道。

来自艾瑞湖(Lake Erie)的徐徐清风,在这个时候也变成了死神夺命的镰刀。在风的帮助下,LNG蒸气云迅速在街道蔓延,并涌入了城市下水道。

14:40。可能是无意间的一点小火花,也可能是一根点烟的火柴,猛烈的爆炸发生了。爆炸瞬间摧毁了4#LNG储罐。无数的火球从天而降,场站附近的居民楼瞬间被火海淹没。一瞬间,无数人丧生火海。

克利夫兰LNG调峰站工作人员几乎都殒命于第一次爆炸。很多场站工作人员甚至至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爆炸发生后,整个克利夫兰市都感受到了此次爆炸的震动。爆炸抛飞的下水井盖甚至在几英里外的克利夫兰市郊区被人发现。

第一次大爆炸发生之后,居民刚从剧烈的爆炸缓过神来。城市消防人员也开始冲入火场中开展救援工作。似乎,局面已经得到了控制。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死神的镰刀还在悄无声息地继续挥舞。

15:00。克利夫兰城市的空气异常燥热,似乎在预示着什么:这个城市即将开始燃烧。

第一次爆炸发生的二十分钟之后,另一个LNG储罐爆炸了。本来还未扑灭的火势迅速蔓延。整个城市超过108英亩(约655亩)的地方陷入到了火海之中。

很多在外的居民被从天而降的火球活活烧死。大爆炸还引发了无数小型的爆炸。整个城市犹如人间炼狱一般。

第一次大爆炸后,身处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居民,本以为事态已得到控制而返回家中。但是,二次爆炸的火焰顺着下水道和排水口钻入了居民家中。等待他们的是燃烧的房屋和喷涌的火蛇。

成排的房屋被烧成灰烬,城市路面被爆炸直接掀翻,众多的车辆被烧毁。

人间末日,莫过如是。

当天晚上19:00,火势被控制到东55街区和63街区之间。当晚24:00,火势基本得到控制。

两天后,克利夫兰LNG调峰站事故造成的火灾被完全扑灭。

官方数据显示,该事故共造成130人丧生(其中包含98名事故公司员工),225人严重烧伤。同时,该事故还完全摧毁了79幢房屋,2个工厂,和超过200辆车。事后,超过700人无家可归。

▲ 克利夫兰LNG调峰站事故幸存的婴儿与护士

 三、事故原因分析 
据调查,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1储罐设计中,未考虑泄压装置。没有考虑到BOG(蒸发气)对储罐压力的影响;
2、储罐设计选用3.5%Ni钢,材料耐低温性能差。设计的妥协直接为后续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3、交付之初,储罐内罐底本体存在一处裂缝。针对此道裂缝,未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简单处理后即投入使用);
4、人员值守与消防应急处置方案不到位。
 四、今人的教训 

一是制定和完善LNG行业的标准规范。以标准、制度和规范来完善LNG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LNG低温设备、材料的研发工作。

三是针对LNG设施设备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完善各项安全评价工作,以预防为主。

 结语 

克利夫兰LNG调峰站事故造成了130人死亡。身处火灾中心,又有多少人尸骨无存,未被计入死亡人数中呢?

看到这些,我们也许应当揪心自问:“如果当初……”

如果设计缺陷被及时发现,如果储罐裂缝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如果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的撤离……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生命没有如果,悲剧已然发生,教训需要谨记。生命高于一切,千万别等到生命逝去才追悔莫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