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无人化智能化战争形态下的作战体系建设问题思考

随着新一代信息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信息化赋能向信息化、智能化双重赋能转变;由网络中心战向算法中心战转变;由单一杀伤链向敏捷杀伤网转变;由兵力集中、火力集中向战斗要素大范围散布、分布式杀伤转变;由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向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支持下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甚至是完全无人的蜂群、雁群、狼群作战)转变。这就对新时代作战体系建设带来多重挑战,急需深入思考,谋求破解之道。

当前作战体系面临的时代挑战

无人化智能化战争形态对现代作战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如下四对矛盾。

昂贵的作战平台与其本身稀缺性、易毁性之间的矛盾。现代作战体系高度依赖新一代战机、航母等明星装备。这些明星装备先进科技高度密集、作战功能十分强大,在整个作战体系中拥有很大权重,但是价格高昂、数量稀少。这就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国高端战争中,明星装备一旦被击毁,将给整个作战体系带来恶劣影响,甚至诱发严重政治后果。特别是考虑到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军队持续推动面向未来大国战争的军事转型,并大力发展各种远程精确制导打击武器、无人机蜂群战术、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及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这一问题便更为凸显。

现代作战体系高度依赖新一代战机、航母等明星装备

集中式指挥控制结构与其本身脆弱性之间的矛盾。高度集中的指挥控制结构向来是统一指挥、令行禁止的有力保证,但是放到未来无人化智能化战争中却可能带来某些隐患。指挥控制节点一旦遭摧毁或者由于通信链路被干扰、指控系统遭入侵而暂时性失能,便可能出现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不仅会错失宝贵战机,还可能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考虑到当前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大力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网络战、导航战、太空战能力的实际情况,这种假设并非危言耸听。此外,在未来无人化智能化战场上,作战节奏空前加快,战局可能以机器速度(而非人的反应速度)发生颠覆性、坍塌式演变,传统上层层请示报告、严重依赖上级命令指示的集中式指挥控制结构很可能难以应付。

技术演化太快与装备采办进度缓慢之间的矛盾。通常情况下,主战武器装备从立项、论证、试验、制造到列装部队,大约需要20年时间甚至更长。然而,在国防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意味着许多耗费巨资研制的武器装备一列装便落伍了。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网络、区块链等软件技术的提速发展并迭代运用于指控系统,OODA打击链路闭环用时大幅缩短(如美军无人机从发现、定位到打击整个闭环链路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甚至出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多条打击链路同时展开的杀伤网,传统作战体系便显得过于迟钝。

先进的通信网络促进了作战要素的跨域分布

体系愈发复杂与缺乏有效管控手段之间的矛盾。现代作战体系内在秩序的超级复杂性源于多种原因:一是各种先进技术或武器不断涌现,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二是先进通信网络促进作战要素跨域(如陆、海、空、天、网、电磁、认知等)、跨层次(战略、战役、战术)交叉关联与组合,从而使作战体系在总体上呈现出无数种可能的组合;三是人工智能算法将大量作战要素构建到一个复杂的逻辑中,并以人类思维所不及的机器速度促使各种要素组合、解构、再组合。以上3点共同诱发现代作战体系的复杂性呈爆炸式增长态势,甚至远远超过进化缓慢的人的大脑的理解程度与应对能力。

无人化智能化战争对作战体系的本质要求

破解传统作战体系面临的“四大挑战”,是无人化智能化时代打赢现代战争(特别是大国高端战争)的必然要求。同时,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本身又为破解上述复杂挑战提供了充分条件与无限可能。两相结合,彼此推动、牵引,便构成无人化智能化战争对现代作战体系的本质要求。

健壮性  现代作战体系的超级复杂性意味着作战体系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轻则表现为由于害怕出错而在作战行动中亦步亦趋、错失良机,重则可能遭敌戳中要害而瘫痪、面临严酷战争压力而自行紊乱甚至崩溃。因此,切需高度关注并维持作战体系的健壮性——不仅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空前优势,还要注意规避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复杂性脆弱性。因此说,健壮性是现代作战体系的首要指标;只有娴熟驾驭超级复杂的现代作战体系,才能在未来战场上可攻可守、措置裕如。

健壮性是现代装备体系的首要指标

韧存性  《孙子兵法》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面对现代作战体系超级复杂的现实,首要的倒不是如何毁瘫敌作战体系,而是确保己方作战体系的抗毁性。而在无人化智能化时代,这种抗毁性更多地表现为弹性与韧存性,即作战体系的某个节点遭到毁损后,整个作战体系的总体作战效能几乎不受影响,作战体系能够依靠自身扁平化组织结构和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快速的自我修复。

敏捷性  在无人化智能化战争中,保持足够的敏捷性是取胜的关键。从进攻角度看,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战场上各个域(如陆、海、空、天、网、电磁、认知等)出现的机会窗口,并迅速集结、整合多域战力,对敌发起及时、精准、并行的攻击;从防守角度看,要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保持足够敏感,对敌可能在多个作战域同时展开的攻击行动(特别是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或无人蜂群、雁群、狼群作战)有预案、有预警、有应对与挫败能力。

杀伤性  古往今来,杀伤力是任何一支军队作战体系的根本追求。无人化智能化时代,杀伤力的内涵更为丰富:一是除传统火力外,还表现为网络战、电磁频谱战(包括电子战)、心理战、舆论战、认知战等新质作战能力;二是传统杀伤链升级为多路并行、快速猛烈的杀伤网,令敌防不胜防;三是在先进人工智能的支持下,采取令敌目不暇接的组合拳,给敌决策制造干扰、迷雾,使敌无所适从、坐以待毙——这本身也是一种杀伤力,美军称之为决策中心战。

无人化智能化时代作战体系建设新理念

面对无人化智能化战争新形态,急需转变思维方式、更新建设理念,做好迎接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准备。

分布式智能化作战理念。分布式智能化战争是无人化智能化战争的基本形态——智能化是未来战争的内核,分布式则是未来战争的基本表现形式。在现代作战体系发展过程中,应贯彻这种基本理念。一方面,要重新考虑航母、五代机等明星装备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地位,认识到此类高价值平台在远程精确打击时代的脆弱性,有意识地将重要作战功能疏解到更小、更分散的平台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网络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散的作战要素构建为一个富有弹性、韧性与杀伤力的作战体系,真正做到形散神聚,推动基于信息网络的一体化体系作战能力向分布式智能化作战能力转变。

电磁频谱领域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赛博空间之后第六作战域

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理念。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信息化时代提高建设质效的基本方法。而在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方兴未艾、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基本理念更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包括武器系统硬件、软件、程序代码甚至算法设计在内,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有两大带有根本性的重要利好:一是有利于武器系统软、硬件快速升级,有利于随时融入走向成熟的新技术,有利于武器作战体系始终跟上时代发展与科技发展步伐;二是有利于构建富有弹性、韧性的分布式智能化作战体系,有利于相关作战要素真正做到形散神聚、形成最大合力。反之,若是不能很好地践行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理念(特别是在软件领域),由此产生的作战体系将是僵硬的、易折的,不仅会有许多漏洞,而且在未来作战中很难经受各种严酷考验。

使能基础与建设生态理念。无人化智能化时代,不仅要重视无人机、有人机、航母、大型驱逐舰等硬件,还要重视这些硬件的使能基础——先进通信网络、大数据、电磁频谱、程序、算法、接口标准等软性要素。从某种程度讲,无形的使能基础比那些有形硬件更重要;没有使能基础支持的有形硬件则很难发挥效用。因此,在作战体系建设过程中,需持有建设生态理念,即要充分考虑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平台的使能基础问题,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持续更新,努力实现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

版权声明:本文刊于2021年11期《军事文摘》杂志,作者:武青平、李高宇。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