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
单元首页揭示了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见下图:
单元导语定下人文主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语文要素定下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下面正式进入课文: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并背诵。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并运用资料整理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和小组讨论交流及质疑,更加理解课文的匠心安排和用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结合史料,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这段屈辱历史。
②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和史料,感悟和想象圆明园昔日的繁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
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解析:学会把情感通过诵读表达出来。
答:课文表达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及失去后的痛心,激发学生强国之心。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解析:这是文中写法上的特点,需要让学生理解这种略显矛盾的安排的用意。
答:当读者越多地了解了圆明园原本的辉煌模样和拥有的灿烂文化,会愈加地对被毁灭感到痛心。这是人之常情。这种前后对比的写法,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感情,引发共鸣。从而激发出热爱祖国及灿烂文化,铭记屈辱历史,保卫祖国的责任。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答:这段时间跨度相当大,历史非常长,说明当时圆明园馆藏文物十分珍贵,种类多,数量多,突出了它重要的价值。而遭受了毁灭,让人直感痛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答:从时间上看,我们推测出侵略者在圆明园掳掠了长达12天。那里的珍宝价值连城,侵略者却花尽心思统统掠走,拿不走的也要毁灭,让我们看到他们极其野蛮和贪婪的卑劣行径。也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愤慨。
3、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析:这里先要让学生理解文化价值是不分国界的,可以从学生也阅读外国书籍获取知识,来理解这点。再就主要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圆明园当时的文化有多丰富和珍贵。
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解析: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都写出了侵略者的迫害,激发读者强烈的爱国、强国之心。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从前面我们学过的《己亥杂诗》到《少年中国说》,都是讲的近代从清朝开始封建王朝衰落,我国那段多灾多难,备受侵略和欺凌的历史。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的课文,还是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就那样被毁灭。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2、初读课文:
提问: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
提问: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圆明园的什么?
提问:假如你漫步在山乡村野、买卖街、蓬莱瑶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问:当看到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
提问: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知道了圆明园曾经灿烂辉煌的样子,也看到了它的毁灭。它是侵略者践踏文明的罪证,是我国屈辱的过去。我们更应奋发图强,使历史悲剧不要再上演。
5、作业:现在圆明园遗址上只有一些断壁残垣,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呢?下节课我们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