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下半年最佳爽剧,就是它了
爽!爽!爽!
一口气肝完这部7集限定剧后,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就像豆瓣评论里网友们说的,感觉好久都没有看过这么流畅的爽剧了。
"好久没在NETFLIX感受到如此丝滑"
"下半年最值得看的美剧"
"一口气看完居然有看一部电影的感觉"
......
观感十分一致。
豆瓣9.2,IMDb8.9的评分也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最近网飞的势头是十部作品九部扑,但这一部确实替它完美找回了场子。
相信我,看就完事了——
《后翼弃兵》
The Queen's Gambit
2020.10.23美国
说老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部剧抱太大的期望。
其一,我不懂国际象棋(以下统称"象棋"),感觉会对看剧造成干扰。
其二,从预告和简介来看,很像是网飞批量生产的快餐爽剧。
其三,除了女主安雅·泰勒·乔伊之外,其余的都不算知名,实在没什么爆款相。
但鉴于安雅在预告和剧照中的扮相,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刷了一集。
没想到......对不起是我错了。
首先,不懂象棋,对本剧的观赏也完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其次,《后翼弃兵》虽然是部爽剧,但它并不快餐,剧情和人物都十分丰满。
再者,虽然其他演员并不如安雅知名,但表现都值得一句夸赞。
除此之外,导演、剪辑、配乐、化妆、置景......
整部剧下来,没有一个环节掉链子,甚至可以说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容我先用四个字总结一波——
年度必看。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女主的名字叫贝丝·哈蒙(以下简称哈蒙)。
她是一个半路孤儿。
某天,她的母亲带着她开着车一头撞向了迎面驶来的货车。
母亲命丧当场,哈蒙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之后,哈蒙常常想起母亲死前转过头来含泪对她说的那句话:
闭上眼睛。
言下之意,她该和母亲一起死的。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她接下来在孤儿院里的表现。
学校生活是乏善可陈的,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睡觉,除了睡觉就是上课。
哈蒙对此不喜欢,也并不讨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哈蒙遇见了薛波。
薛波是孤儿院的校工,常常在闲暇的时候,在地下室自己跟自己下棋。
初次看到他下棋的时候,哈蒙就被吸引住了。
但薛波一开始拒绝了她。
也算是因祸得福,哈蒙因此学到了一个新技能——
她能看着天花板幻想出棋盘和旗子,直接在这幻想中练习。
当然,这是在吃完孤儿院发给她的镇定剂之后。
也就是海报里摆在棋盘上的绿色药丸
倒也不是说她非得吃这药才能在幻想中下棋。
只是在哈蒙第一次被薛波拒绝的时候,她心烦意乱。
而镇定剂恰恰在这时候帮了忙,让她得以冷静下来,专注思考。
自此以始,她便渐渐成了瘾。
就这样,一段时间后,哈蒙竟然靠着自己的观察,独自琢磨出了各种棋子的走法。
虽然不是全都正确,但也大抵相近了。
薛波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一个象棋神童。
他开始训练哈蒙,陪她下棋,教她战术,给她书看。
很快,哈蒙就从一个新手成长为顶尖棋手。
下赢启蒙老师薛波自不必说。
她还被邀请到薛波一位棋友所在的学校里,跟棋社里的高手来了一波较量。
不是单对单,是1V12。
结果,轻松团灭。
转眼六年已过。
尽管已经算很晚了,哈蒙最终还是被一对丧子的夫妇领养了出去。
后妈倒是挺喜欢她,可后爸却总是对她冷眼相待。
哈蒙也是后来才知道,后爸之所以领养她,只是因为自己懒得陪妻子罢了。
那便领个孩子陪陪她。
不过,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他之后的离开更加理直气壮,问心无愧。
可怜哈蒙还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象棋了,谁知碰上这么档子事。
才从看不到尽头的沙漠中走了出来,转身又掉进了冰窟窿。
后爸弃家出走,后妈整日借酒浇愁。
母女俩生活无以为继,更别提给哈蒙买棋盘这种玩具什么的。
就连买衣服,母亲也是携了她直奔折扣商场的折扣区。
没有导购就不说了,连天花板时好时坏的灯都没人修。
眼看着杂志上刊载的比赛信息,哈蒙跃跃欲试,可是连报名费都交不起。
幸好,薛波在收到哈蒙的信后,给她送来了报名费。
六年时间,哈蒙的棋艺一点都没有荒废。
直接从一个籍籍无名的0积分棋手,杀到了第一名。
自此,哈蒙一战成名。
报社争相采访,粉丝蜂拥而至。
因为,在人们眼中,她不仅是个低龄天才,还是位女性棋手。
但最关键的还是,冠军会有奖金。
这一次州级比赛,哈蒙赢回了100美元。
后妈愣住了,她原以为下棋就是个娱乐活动,没想到竟然还能挣钱。
于是她开始当起了哈蒙的经纪人,带着她去参加各种象棋比赛。
至于学校嘛......
只要有比赛,当天就能净赚几千美元,还上啥学啊上?
哈蒙也的确不负所望。
一路披荆斩棘,杀进了全国甚至国际赛事。
但与此同时,潜在的问题和危险也如影随形伴着她。
一方面,因为长期沉醉于象棋,哈蒙的社交能力基本为零。
去参加同学聚会,女孩们都跟着电视上的乐队齐声和唱,翩翩起舞。
哈蒙却一脸懵逼,全然不知其中乐趣何在。
黄色笑话也听不懂。
反倒是跑去人家酒柜里顺了一瓶酒,立马飞奔回家,就着酒吞药自嗨。
得,以前是药,现在是药加酒。
双倍快乐,双倍堕落。
另一方面, 有了钱之后,搞到药和酒变得更加简单了。
接下来的剧情,其实也很好猜了。
无非是跌入谷底后重振旗鼓,然后奔向世界冠军。
不过这部剧聪明的地方在于,替哈蒙的夺冠之路设置了几个层级的障碍。
看剧的过程,就仿佛在看她一路升级打怪。
难度层次分明,逐步递进,且一步步直指核心,即她自己。
关于这点,咱们放在后面再详说。
先从这部剧显而易见的一些优点说起。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几乎是从头到尾在心里反复感叹着三句话。
第一,这导演可真舍得花钱。
作为一部年代剧,置景、服装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可是这又很重要,因为会直接影响到观众是否能够入戏,相信剧中的时代背景。
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导演一般会尽量少加新场景。
镜头也尽量规避全景,大全景之类的。
只要不太影响故事就好。
毕竟多一个身位的画面,都得多花一段时间去置景。
可这剧倒好——
我不仅要拍多场景、大全景,我甚至还要玩360°丝滑环拍。
只要镜头扫到,什么车呀人啊物品啊,我不管,全给我弄成60年代的样子。
好家伙,我特么直接好家伙。
别问,问就是不差钱。
另外,关于美术设计,剧组相关人员应该也是颇费了心思。
像下面这几个场景,你说这服装和背景不是故意找来匹配?
我反正是很难相信的。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剧集也正是因为这份壕气,时代感和史诗感十足。
事实上有钱的剧组多得很。
可真正像这样把钱用到位了的,每年的影视剧,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
甚至有的时候都没得数。
因为并没有。
第二,女主安雅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实际上,她本身的气质就挺适合这种高冷、不易近人的女王范。
小时候就已经初现端倪
眼睛大而有神,像是会说话。
面对棋局时,凝神屏息,目不转睛。
面对暗恋之人时,却又秋波流转,顾盼生姿。
体态和动作方面,她也在时时注意。
平时走路带风,说话行事直来直往。
到了跟初恋面前,连落棋的动作都变得轻柔起来。
至于其它还有很多细节,这里就不再详提了,留给你们自己去剧中找。
总而言之,安雅的演绎,没有辜负女王这个名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饰演童年哈蒙的小演员伊斯拉·约翰斯顿,表现实在太让人惊艳。
两个例子。
哈蒙第一次赢下师父薛波,内心窃喜,但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于是你只能看见她嘴角稍稍扬起了一下。
屏幕前的我当时就直接"牛逼"喊出了口。
顶多也就11、2岁吧,能有这种程度的微表情控制,真的,绝了。
还有,当薛波的棋友第一次来和哈蒙切磋,给她带了个布娃娃作为见面礼。
注意看她的表情变化——
收到礼物后不自觉地开心→看到后的疑惑→望向薛波征求意见后假笑→笑完立马问要不要再来一局。
光速变脸,一气呵成。
依我说,虽然小女孩的戏份只有一集多一点。
但其开篇就把人物立住的重要性,也丝毫不亚于后面安雅的演绎。
PS:这小女孩侧脸笑起来的感觉超像寡姐
第三,编剧和导演真心牛逼。
这剧其实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拍出各种狗血支线情节。
但无一例外,全被编剧规避掉了。
孤儿院生活、因参加比赛而荒废学业、遇见自己喜欢的人......
随便掺点爱情故事啊、霸凌故事啊,就能多拍个七八九十二十上百集。
然而《后翼弃兵》并没有这样做。
参加象棋比赛并成为世界冠军,一直作为主线贯穿全剧。
其余的边边角角,剧里很多其实都有提到,但绝不至于喧宾夺主。
比如哈蒙被其他女孩同学们嘲笑着装老土的情节。
比如大家对她女性身份的关注等。
而这种处理方法,和哈蒙一心想着象棋的态度又是相辅相成,逻辑自洽的。
基本上,哈蒙不是在下棋,就是在去下棋的路上。
躺床上,在脑海里下棋;
去旅游,在酒店里研究棋局;
甚至有次云消雨散后,她翻身就点起了事后烟,拿起象棋书。
弄得一旁的小哥惶惶不知所措。
大有一股"别跟老娘谈情说爱,老娘只想一心搞事业"的气势。
这是本剧的主线,也是"爽感"的来源。
但若仅止于此,这部剧恐怕也难以担起9.3分的评价。
实际上,还有一条隐含着的关于哈蒙的成长线,构建了剧集的深度。
哈蒙并非是什么没有感情的下棋机器。
究其根源,还是和开场的车祸脱不了干系。
我们可以来看看剧集开头具体拍了什么——
哈蒙在大战前夕不慎醉酒,匆匆忙忙赶往比赛现场。
给到她的近景。
再切到童年哈蒙站在车祸现场的近景。
接着便开始了整个故事的讲述。
之所以这么安排内容,因为这是对哈蒙影响最为重大的比赛。
而之所以这么剪,并不是导演硬要切回去开始讲哈蒙以前的事情。
而是说,此时此刻的情景,把她又拉回到了发生车祸时,自己当时的感受。
茫然,无助。
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
而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最终想的也是带着她去死。
结果还没死成。
或许假以时日,哈蒙会慢慢恢复。
但幸也不幸,她遇见了象棋。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她曾说到自己对于象棋的看法:
这是一个我可以主宰和控制的世界。
所以,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象棋有点像是她逃避现实世界的方式。
而药和酒则是助剂。
在象棋世界里,她运筹帷幄,大杀四方。
而在离开孤儿院这个封闭的环境后,她在现实世界里却屡屡受挫。
于是便愈往象棋世界里逃去。
于是便愈想掌控住这个世界。
这并不容易,于是她焦虑愤怒,于是她喝酒吃药。
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事情,也是个恶性循环。
所以,整部剧的内容既是在讲她坎坷崎岖的夺冠之路。
更是在讲她如何渐渐打开心扉,接受周围的人,接受这个世界的过程。
而好在是,一路以来,哈蒙身边的人一直都在默默帮助她。
养母最常教育她的一句话便是:你的生活不该只有象棋。
她曾经打败过的对手,也都主动表示愿意陪她练手,提升棋艺。
而当她最后跌入谷底,回到孤儿院,看见熟悉的地下室里墙上贴满了自己比赛剪报时,她终于没忍住,失声痛哭。
爱她、支持她的人一直都有,也一直都在。
只是她自己太过执着于象棋世界,留了太少的余光去看他们。
就像剧集的另外一译名"后翼弃兵"一样。
当哈蒙放弃酒精和药物这些防御的时候,也是她能赢得更多东西的时候。
热爱象棋的初心,生活中其他值得珍惜的人和事等。
这种方式在国际象棋里有个专业术语。
即,后翼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