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下半年最佳爽剧,就是它了
爽!爽!爽!
一口气肝完这部7集限定剧后,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就像豆瓣评论里网友们说的,感觉好久都没有看过这么流畅的爽剧了。
"好久没在NETFLIX感受到如此丝滑"
"下半年最值得看的美剧"
"一口气看完居然有看一部电影的感觉"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观感十分一致。
豆瓣9.2,IMDb8.9的评分也证明了这一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虽然最近网飞的势头是十部作品九部扑,但这一部确实替它完美找回了场子。
相信我,看就完事了——
《后翼弃兵》
The Queen's Gambit
2020.10.23美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老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部剧抱太大的期望。
其一,我不懂国际象棋(以下统称"象棋"),感觉会对看剧造成干扰。
其二,从预告和简介来看,很像是网飞批量生产的快餐爽剧。
其三,除了女主安雅·泰勒·乔伊之外,其余的都不算知名,实在没什么爆款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鉴于安雅在预告和剧照中的扮相,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刷了一集。
没想到......对不起是我错了。
首先,不懂象棋,对本剧的观赏也完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其次,《后翼弃兵》虽然是部爽剧,但它并不快餐,剧情和人物都十分丰满。
再者,虽然其他演员并不如安雅知名,但表现都值得一句夸赞。
除此之外,导演、剪辑、配乐、化妆、置景......
整部剧下来,没有一个环节掉链子,甚至可以说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容我先用四个字总结一波——
年度必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女主的名字叫贝丝·哈蒙(以下简称哈蒙)。
她是一个半路孤儿。
某天,她的母亲带着她开着车一头撞向了迎面驶来的货车。
母亲命丧当场,哈蒙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之后,哈蒙常常想起母亲死前转过头来含泪对她说的那句话:
闭上眼睛。
言下之意,她该和母亲一起死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她接下来在孤儿院里的表现。
学校生活是乏善可陈的,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睡觉,除了睡觉就是上课。
哈蒙对此不喜欢,也并不讨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哈蒙遇见了薛波。
薛波是孤儿院的校工,常常在闲暇的时候,在地下室自己跟自己下棋。
初次看到他下棋的时候,哈蒙就被吸引住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薛波一开始拒绝了她。
也算是因祸得福,哈蒙因此学到了一个新技能——
她能看着天花板幻想出棋盘和旗子,直接在这幻想中练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然,这是在吃完孤儿院发给她的镇定剂之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也就是海报里摆在棋盘上的绿色药丸
倒也不是说她非得吃这药才能在幻想中下棋。
只是在哈蒙第一次被薛波拒绝的时候,她心烦意乱。
而镇定剂恰恰在这时候帮了忙,让她得以冷静下来,专注思考。
自此以始,她便渐渐成了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就这样,一段时间后,哈蒙竟然靠着自己的观察,独自琢磨出了各种棋子的走法。
虽然不是全都正确,但也大抵相近了。
薛波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一个象棋神童。
他开始训练哈蒙,陪她下棋,教她战术,给她书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很快,哈蒙就从一个新手成长为顶尖棋手。
下赢启蒙老师薛波自不必说。
她还被邀请到薛波一位棋友所在的学校里,跟棋社里的高手来了一波较量。
不是单对单,是1V12。
结果,轻松团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转眼六年已过。
尽管已经算很晚了,哈蒙最终还是被一对丧子的夫妇领养了出去。
后妈倒是挺喜欢她,可后爸却总是对她冷眼相待。
哈蒙也是后来才知道,后爸之所以领养她,只是因为自己懒得陪妻子罢了。
那便领个孩子陪陪她。
不过,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他之后的离开更加理直气壮,问心无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可怜哈蒙还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象棋了,谁知碰上这么档子事。
才从看不到尽头的沙漠中走了出来,转身又掉进了冰窟窿。
后爸弃家出走,后妈整日借酒浇愁。
母女俩生活无以为继,更别提给哈蒙买棋盘这种玩具什么的。
就连买衣服,母亲也是携了她直奔折扣商场的折扣区。
没有导购就不说了,连天花板时好时坏的灯都没人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眼看着杂志上刊载的比赛信息,哈蒙跃跃欲试,可是连报名费都交不起。
幸好,薛波在收到哈蒙的信后,给她送来了报名费。
六年时间,哈蒙的棋艺一点都没有荒废。
直接从一个籍籍无名的0积分棋手,杀到了第一名。
自此,哈蒙一战成名。
报社争相采访,粉丝蜂拥而至。
因为,在人们眼中,她不仅是个低龄天才,还是位女性棋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最关键的还是,冠军会有奖金。
这一次州级比赛,哈蒙赢回了100美元。
后妈愣住了,她原以为下棋就是个娱乐活动,没想到竟然还能挣钱。
于是她开始当起了哈蒙的经纪人,带着她去参加各种象棋比赛。
至于学校嘛......
只要有比赛,当天就能净赚几千美元,还上啥学啊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哈蒙也的确不负所望。
一路披荆斩棘,杀进了全国甚至国际赛事。
但与此同时,潜在的问题和危险也如影随形伴着她。
一方面,因为长期沉醉于象棋,哈蒙的社交能力基本为零。
去参加同学聚会,女孩们都跟着电视上的乐队齐声和唱,翩翩起舞。
哈蒙却一脸懵逼,全然不知其中乐趣何在。
黄色笑话也听不懂。
反倒是跑去人家酒柜里顺了一瓶酒,立马飞奔回家,就着酒吞药自嗨。
得,以前是药,现在是药加酒。
双倍快乐,双倍堕落。
另一方面, 有了钱之后,搞到药和酒变得更加简单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接下来的剧情,其实也很好猜了。
无非是跌入谷底后重振旗鼓,然后奔向世界冠军。
不过这部剧聪明的地方在于,替哈蒙的夺冠之路设置了几个层级的障碍。
看剧的过程,就仿佛在看她一路升级打怪。
难度层次分明,逐步递进,且一步步直指核心,即她自己。
关于这点,咱们放在后面再详说。
先从这部剧显而易见的一些优点说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几乎是从头到尾在心里反复感叹着三句话。
第一,这导演可真舍得花钱。
作为一部年代剧,置景、服装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可是这又很重要,因为会直接影响到观众是否能够入戏,相信剧中的时代背景。
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导演一般会尽量少加新场景。
镜头也尽量规避全景,大全景之类的。
只要不太影响故事就好。
毕竟多一个身位的画面,都得多花一段时间去置景。
可这剧倒好——
我不仅要拍多场景、大全景,我甚至还要玩360°丝滑环拍。
只要镜头扫到,什么车呀人啊物品啊,我不管,全给我弄成60年代的样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好家伙,我特么直接好家伙。
别问,问就是不差钱。
另外,关于美术设计,剧组相关人员应该也是颇费了心思。
像下面这几个场景,你说这服装和背景不是故意找来匹配?
我反正是很难相信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剧集也正是因为这份壕气,时代感和史诗感十足。
事实上有钱的剧组多得很。
可真正像这样把钱用到位了的,每年的影视剧,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
甚至有的时候都没得数。
因为并没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二,女主安雅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实际上,她本身的气质就挺适合这种高冷、不易近人的女王范。
小时候就已经初现端倪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眼睛大而有神,像是会说话。
面对棋局时,凝神屏息,目不转睛。
面对暗恋之人时,却又秋波流转,顾盼生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体态和动作方面,她也在时时注意。
平时走路带风,说话行事直来直往。
到了跟初恋面前,连落棋的动作都变得轻柔起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至于其它还有很多细节,这里就不再详提了,留给你们自己去剧中找。
总而言之,安雅的演绎,没有辜负女王这个名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饰演童年哈蒙的小演员伊斯拉·约翰斯顿,表现实在太让人惊艳。
两个例子。
哈蒙第一次赢下师父薛波,内心窃喜,但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于是你只能看见她嘴角稍稍扬起了一下。
屏幕前的我当时就直接"牛逼"喊出了口。
顶多也就11、2岁吧,能有这种程度的微表情控制,真的,绝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还有,当薛波的棋友第一次来和哈蒙切磋,给她带了个布娃娃作为见面礼。
注意看她的表情变化——
收到礼物后不自觉地开心→看到后的疑惑→望向薛波征求意见后假笑→笑完立马问要不要再来一局。
光速变脸,一气呵成。
依我说,虽然小女孩的戏份只有一集多一点。
但其开篇就把人物立住的重要性,也丝毫不亚于后面安雅的演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S:这小女孩侧脸笑起来的感觉超像寡姐
第三,编剧和导演真心牛逼。
这剧其实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拍出各种狗血支线情节。
但无一例外,全被编剧规避掉了。
孤儿院生活、因参加比赛而荒废学业、遇见自己喜欢的人......
随便掺点爱情故事啊、霸凌故事啊,就能多拍个七八九十二十上百集。
然而《后翼弃兵》并没有这样做。
参加象棋比赛并成为世界冠军,一直作为主线贯穿全剧。
其余的边边角角,剧里很多其实都有提到,但绝不至于喧宾夺主。
比如哈蒙被其他女孩同学们嘲笑着装老土的情节。
比如大家对她女性身份的关注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这种处理方法,和哈蒙一心想着象棋的态度又是相辅相成,逻辑自洽的。
基本上,哈蒙不是在下棋,就是在去下棋的路上。
躺床上,在脑海里下棋;
去旅游,在酒店里研究棋局;
甚至有次云消雨散后,她翻身就点起了事后烟,拿起象棋书。
弄得一旁的小哥惶惶不知所措。
大有一股"别跟老娘谈情说爱,老娘只想一心搞事业"的气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本剧的主线,也是"爽感"的来源。
但若仅止于此,这部剧恐怕也难以担起9.3分的评价。
实际上,还有一条隐含着的关于哈蒙的成长线,构建了剧集的深度。
哈蒙并非是什么没有感情的下棋机器。
究其根源,还是和开场的车祸脱不了干系。
我们可以来看看剧集开头具体拍了什么——
哈蒙在大战前夕不慎醉酒,匆匆忙忙赶往比赛现场。
给到她的近景。
再切到童年哈蒙站在车祸现场的近景。
接着便开始了整个故事的讲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之所以这么安排内容,因为这是对哈蒙影响最为重大的比赛。
而之所以这么剪,并不是导演硬要切回去开始讲哈蒙以前的事情。
而是说,此时此刻的情景,把她又拉回到了发生车祸时,自己当时的感受。
茫然,无助。
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
而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最终想的也是带着她去死。
结果还没死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或许假以时日,哈蒙会慢慢恢复。
但幸也不幸,她遇见了象棋。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她曾说到自己对于象棋的看法:
这是一个我可以主宰和控制的世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所以,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象棋有点像是她逃避现实世界的方式。
而药和酒则是助剂。
在象棋世界里,她运筹帷幄,大杀四方。
而在离开孤儿院这个封闭的环境后,她在现实世界里却屡屡受挫。
于是便愈往象棋世界里逃去。
于是便愈想掌控住这个世界。
这并不容易,于是她焦虑愤怒,于是她喝酒吃药。
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事情,也是个恶性循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所以,整部剧的内容既是在讲她坎坷崎岖的夺冠之路。
更是在讲她如何渐渐打开心扉,接受周围的人,接受这个世界的过程。
而好在是,一路以来,哈蒙身边的人一直都在默默帮助她。
养母最常教育她的一句话便是:你的生活不该只有象棋。
她曾经打败过的对手,也都主动表示愿意陪她练手,提升棋艺。
而当她最后跌入谷底,回到孤儿院,看见熟悉的地下室里墙上贴满了自己比赛剪报时,她终于没忍住,失声痛哭。
爱她、支持她的人一直都有,也一直都在。
只是她自己太过执着于象棋世界,留了太少的余光去看他们。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就像剧集的另外一译名"后翼弃兵"一样。
当哈蒙放弃酒精和药物这些防御的时候,也是她能赢得更多东西的时候。
热爱象棋的初心,生活中其他值得珍惜的人和事等。
这种方式在国际象棋里有个专业术语。
即,后翼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