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野河山印象(一)】/ 文哲
乔山山脉是关中平原北部的一条主要山峰,逶迤连绵的山峰多处,海拔高约1100—1870米之间,我们祖居关中平原的人都亲切地叫她:“北山”,她自古就是陕西省关中百姓的父亲山。
我的故乡距北边附近北山(亦称:野河山)约三十里,每天早晚一出村庄北口就能看见不远处纵横逶迤的北山;她是关中地区北部乔山由西向东延续的一段山脉,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扶风县辖区最北部,东西长13.7公里,南北最宽处6公里。北与麟游县以四嘴山为界,南至乔山南麓的天度(合并鲁马南阳乡)镇、黄堆(并到法门镇)3个乡镇沿山地区,东邻永寿县店头镇地界,西连岐山县京当镇北部。面积约14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0%左右。野河山山(乔山、北山)主峰瓦罐岭。海拔1579.8米,长宽各2公里。峰顶西南东北走向,山梁呈雁列状分布,山顶系层层青石,山腰天然牧草,山脚人工林木。山沟多呈V形,切割深度200~300米,自然形成梁沟相间形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基岩裸露,缓坡为石灰岩风化残积土覆盖,厚度0.5米左右,其余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乔山往北深山峻岭逶迤绵延一直到麟游县、彬县、永寿县、淳化、旬邑等一带的深山区域。
我的祖父辈们曾经为了生活生存常去翻山越岭跋涉北山奔波打柴、开荒种田经营过多年的山庄,用来接济家庭贫困艰难的生活,对北山祖父辈的人们印象深刻,耳熟能详;因而,我从小就从祖父辈的拉家常忆苦思甜言传中陆续知道了解北山的一些基本情况。
上高中时,我曾在北山脚下的天度乡(后来撤乡并镇)不远处约10里左右县办豆会高中补习过一年,每天站在校园或出校门到空旷的田野,北山就尽在眼前;对北山的一些情况耳闻目睹不少,只是当时面临高考,学习文化课知识任务重,时间紧迫,尽管近在咫尺,却没有抽出时间去游览;此后,去西安求学、从业,一直事务繁忙时间紧迫工作紧张,没有机会去北山一探究竟,寻根问底拜谒历代圣仙先贤,游览观光过北山的人文景观,由是留下长期的遗憾。
近二、三十年来,扶风县政府与时俱进谋发展,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跟国家和谐利好惠民政策,大手笔、大动作,将以前北山里的野河公社(乡)撤销合并到法门寺镇,也将山区里以前的群众统一实行移民搬迁安置到法门寺镇附近,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将整个野河山漫山遍野种草植被绿化,栽植洋槐树近两万亩;并以《封神榜》姜子牙封神台等相关历史文化为依托,将昔日荒凉萧条的野河山打造成了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该生态旅游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它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景观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景区。既彻底防治住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气候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每年清明节过后至五一节期间,当地政府文旅部门与社会团体都相继在野河山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扶风野河山“洋槐花”旅游文化节,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久居陕西省会城市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工学习作生活30多年,近年来两位高堂至亲陆续下世,我已很少有时间难得回故乡一趟。对洋槐花我从小情有独钟,可以说艰难贫穷的饥荒年代每年春季青黄不接时,是院前屋后、村庄周围及河边、沟坡崖边的洋槐花生熟可口当饭吃能填饱肚子,救活了我的小命,把我从饥饿无奈中解救出来的;因而,2019年五一节假期,我提前调整好时间,和家人专门从西安返回故乡老家;第二天早晨8.0左右我们就从家里出发乘车赶赴北山,专门参加了这次盛大隆重的:中国·扶风野河山“洋槐花论今;满山遍坡的洋槐树枝头盛开着新鲜的槐花,我们不约而同都顺路随便采摘了几朵洋槐花,边走边品尝,美味甜蜜爽口,幽香飘溢,沁人心脾;在这个季节五湖四海慕名赶来安营扎寨设点扎摊的蜂农临时居住帐篷、周围山坡有序摆设的许多蜂箱,随处可见,漫天遍野的蜜蜂戏满洋槐树枝头的槐花上正在忙着采蜜。
野河山由几处沟壑相隔的多个山岭组成,我对其中最有名,最有人文历史内涵的景点身临其境进行了脚踏实际的游览观光,
明月山:又名凤泉山,俗称中观山(今法门镇的南阳乡),山壑有清风洞。古时山上建有净光寺和集仙观,已废。 龙泉山:位于明月山之西,俗称西观山(今法门镇的黄堆乡)。隋时山上建有龙泉寺,已废。寺中有隋时舍利塔铭一方,今存县博物馆。 马泉山:位于明月山之东,俗称东观山(今天度镇辖区属地)。 梁山:位于马泉山东,与永寿县交界。周太王迁岐逾此山。 明月、龙泉、马泉、梁山均属乔山南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四郎山:因山顶有四郎庙而名,海拔1350米;由西向东延伸,长1公里,宽0.5公里。 四嘴山:是扶风县与麟游县界山,古称:吴双山。清河州训导刘泾《四嘴山》诗:“何事崇冈断复连,峰峦岚气逼长天。危岭高下如联袂,运岫参差效比肩。遥指层峦朝斗宿,仙着飞阁绕云烟,蚕丛迩日无人到,惟有仙人任往还。” 火石山:亦为扶麟界山,古时饥荒年代,关中古周原百姓去北山逃难或打柴伙、做山庄必须翻越这座山岭一处叫做:王十万大沟,沟深坡陡,险象环生;饥饿难耐,水比金贵。 四郎、四嘴、火石山和姜家岭、刘家梁等,均属里山,海拔高约1100~1450米。一般坡度30°~60°。梁峁坡表层系石块、石片、石粒和土粒组成,低凹缓坡系红土、料礓红土、石渣土、碳酸盐褐土组成。 野河山区系千山余脉,呈雁列状向东延伸。境内陆形起伏,岭谷相间,沟深坡陡,有大小沟道283条,总长288.7公里。沟壑密度大 ;地面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境内河流5条,以主峰瓦罐岭到刘家梁为分水岭,向北流入漆水河的有磨石沟、黑沟、纪家沟3条,向南流入渭河的有七星河、美水河2条,水量均少而多变。
清代进士刘承缨《瓦罐岭》诗:“吴双路近五六堆,缥缈中天翠黛开,为少八峰非楚岫,因多一岛不蓬莱。紫竹时吐林中秀,红药多从石上栽,近有法僧新构宇,朝间驱虎夜驱雷”。
据史料记载,3000年前,乔山地域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周族迁居邑地后,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至近代,除野河山区残留少量次生灌木林外,原有天然林木植被不复存在。清末至民国间,北部山区成为关中灾民流亡逃荒避难之地,他们盲目毁林开荒农耕,残存林木破坏严重,整个山区尽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随之加剧。川、塬树木亦大减,生态失去平衡,形成恶性循环,干旱少雨,百姓靠天吃饭,庄稼广种薄收,出现穷山恶水现象,名贵树木极少,适合于耐干旱的洋槐树等硬杂木生长,极大地制约和影响农业生产发展。1960年,建立县野河林场;随后10余年间,山区和沿山区先后办起林场,大力营造林木。1970年后,各地区积极建设农田林网和“四旁”零星植树,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由扶风县国有野河林场和陕西益元市场开发公司联合投资开发,总投资1.8亿元,景区规划总面积1687公顷,建设期限8年。2006年9月正式开工,先后开发完成了神龙寺景区、中观山景区和贵妃故里三大景区,新建、修复大王庙、贵妃梁、杨洵墓、封神台、神仙洞、放生湖等各类人文自然景点6处。为了提升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在原野河林场场部配套改建了集住宿、餐饮、会议接待为一体的野河山庄宾馆。景区入山主干路已全部硬化,各景点道路也全部进行了拓宽整修,区内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开发面积1289公顷,其中有林地1041公顷,灌木林地景区大约143公倾,森林覆盖率90%。景区林分多为人工针阔混交林,树种有刺槐、油松、侧柏、梨、桃、杏、酸枣、黄栌等植物700余种;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分布有金钱豹、红腹锦鸡等动物146种。景区沟壑纵横,谷狭幽深,山苍林茂,树木蔽日;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四季景色多变、各有千秋。春季槐花飘香,山花烂漫,鸟声鸣鸣;夏日群山尽染,绿浪滚滚,凉爽宜人;秋天万紫千红,秋高气爽,硕果迎宾;冬时白雪初霁,雪压青松,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不仅自然景色迷人,而且人文历史景点众多;走进野河山生态景区,放飞心灵,拥抱自然,姜子牙封神台遗址、赵公明修炼洞、三霄墓、贵妃梁、人民公社旧址等众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人文圣地。
据史载,乔山,即桥山!入山皆异草,深谷生幽香;山中有洞,窈然无际,昔有樵夫好奇入探,闻水声,惧而返,山覆洞上如桥,故名桥山,俗称省作乔。
乔(桥)山周围从西向东逶迤绵延上千里,铜川金锁关附近以东是后来的古轩辕国的所在地,是黄帝氏族部落(四代、历时约200年)的封地,也是黄帝生前活动的主要地域,是黄帝及其家族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仙逝后埋葬的地方;以西广阔地域最早为炎帝氏族部落的世袭(25代、历时约800年)封地,也是历代炎帝生前长期世居活动的主要地域,是炎帝及其家族居住、生活的地方,据考察,这里是华夏民族历史上最早的中国。
始祖炎帝神农氏于此山区不辞辛苦漫山遍野寻找采集尝百草、辨其味,精心揣摩研究,采取天然中草药用土法精心加工炮制后,形成中医学术,养生保健、救死扶伤以救百姓疾苦;
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山区酷暑烈日骄阳似火的正午“钻木取火”,形成火种采取方法,解决了远古时代先民生吞食物的愚昧习惯而引起的疾病缠身寿命短暂的健康问题,极大的改进了先民的生活习惯,长期以来促进了百姓的身体健康。
遇到景点我们就停下来仔细留意观察,走走停停,不觉已到中午时分,我们攀登上了野河山顶部举行“洋槐花”旅游文化节的现场中心位置—西观山顶部文化娱乐广场。
山顶的游客已经如潮水般陆续涌上来,偌大的“封神台”文化娱乐广场上人山人海,;广场四周及旅游主干线路两边彩旗飘飘,景区辕门两侧设置的巨大的红色迎宾气球炫舞飞扬,向前来的人们招手致意;广场两侧设置的日用商品有序摆摊设点,天南地北三流九教的商家摊点前的伙计的吆喝叫卖声五花八门此起彼伏;游客们欢歌笑语人声鼎沸,夹杂着蜜蜂在头顶盘旋飞舞嗡嗡地鸣唱声,古典优美的乐曲声悦耳动听久久不息在山谷回荡,场面甚是震撼。
商朝末期,朝阁腐败,纣王宠妃妲姬三妖,屈杀了许多忠臣良将,周纣交兵中,又有大批文臣武将各为其主死于非命,这些非正命而亡的冤魂、野鬼、无所归宿,游荡人间,朝阁上下不得安宁。周灭纣立国后,开国丞相姜子牙在此处建台设法,竖杏黄旗一面,招来孤魂,封为地下人间各神,如财神、土地、灶君等等,使其各得其所。从此,天上、地下,人间诸神各司其职,朝阁安宁,百姓安居,使西周兴盛数百年不衰,故此处称为“封神台”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姜子牙的封神台,使我和游人穿梭于神话传说和现实遗迹并存的时空隧道,与天上、地下、人间各路“神仙”如此零距离接触,真的别有一番感受。
景区内有建于隋唐时的法门寺下院九眼凤泉寺和法门寺众僧圆寂塔院,日渐与法门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位于凤泉寺北一公里处兴于唐代的放生湖,生态环境优美,蓄水增多,渐聚成湖,风景宜人,吸引着寺院众僧及八方信士慕名来此放生,祈福纳祥。(未完)
作者简介:文哲,原名杨鸣哲。扶风县文学爱好者。散文、诗词创作二十多年,作品在中国作协作家网、周原文艺、宝鸡旅游网、扶风百姓网、美篇华夏精品文苑、西部国际诗坛、情感诗词美文文学等刊物平台上屡有刊登,发表作品近200篇。 祖籍陕西省扶风县,长期在西安工作居住,陕西秦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职:西安汇豪文化艺术传媒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在西安多年来从事诗词书画文学作品宣传推广传媒工作。杨明哲,电话; 13193352069, 省份证号码:610324196408282311。
●
主一位编 :张主彦
副 主 编:沉 穗
编一位委 :王宏民 万 毅
编委一位 :郭 旭 韩 晓
编委一位 :巨 石 薛光炜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亓宏刚 蒲家富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二、来稿请投微信:18791483940联系
核准校对,直接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