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不起、晚不睡、写作业拖沓?一招教你解决问题

家长学堂服务号

荣获新浪2019妈妈信赖在线教育产品奖,为0-12岁孩子的父母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1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好的习惯影响一生,好的性格决定一生。

——家长学堂

今天大家来探讨这样一个主题。在微信平台的后台,经常会收到留言,很多家长问我:
“老师您好,孩子在家是早不起、晚不睡,写作业也要多番的催促,甚至吃饭也不消停,需要跟着孩子一直移动,跑来跑去的,现在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才好”
这是非常典型的儿童成长问题,是孩子的时间管理和作息规律,没有养成良性循环,所以才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家长不知所措。
家长面对这样的挑战,特别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往往会手足无措,甚至胡思乱想我该怎么办?宝宝是不是不喜欢我?为什么宝宝不愿意让我照顾?”
对于孩子来说,有这些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
为什么说正常呢?孩子的身体和思维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这个过程是需要我们家长去合理引导的,通过引导让孩子高效地做事,规律的作息,从而逐渐摆脱各种赖床、不好好吃饭、不写作业等等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律呢? 
在这之前,咱们得先聊聊,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在时间管理、规律作息上出现的这些挑战,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美国的儿童教育专家曾说过,孩子们的时间管理能力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就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龄段的家长会过来问我:
“老师,帮我解决一下吧,孩子每天的学习状态特别不好,不能按时写作业,上课状态也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该怎么办啊?”
我说:“你啊,先回到生活里去,看看孩子在生活里怎么样,能不能为自己负责,有没有一个自我管理的意识。”
其实,你将来想要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能够自律,而自我管理,我们真的要从小的时候,给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作息。
作息的影响,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儿童发展的生理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
小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大脑脑容量是成年人的25%,这个时候我们会容忍他,很慢,包括他从学步、开口说话到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很慢,你会去教你。
等宝宝稍微大一点了,大脑还是在发育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大概要经历二十四五年。
孩子所有的行为和事件都是要我们先去教会他,然后他再练习,再熟练,才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但是很多家长呢,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看起来什么都会了的时候,就觉得他没有办法达到标准。就开始着急了,其实那是他正常的一个生理发展阶段的一个表现,无法和我们成年人表现一样。
原因二:情境的原因。

家长们可以仔细想一想,你设计的场景里,养育孩子的情境里,孩子们所使用的所有的东西。
包括他的小牙刷、牙杯、毛巾、衣服、鞋、帽、文具、玩具等,以及孩子所要用到的所有器具。
是不是都放在他触手可及,而且固定的位置上。
后面这一点其实特别重要,因为触手可及很多妈妈会想到这个方向,经常会给孩子制作比较低的玩具柜、文具柜或者是衣柜,还有一些垫脚的板凳。可是你放的那个物品可能不是固定的位置。
你今天可能把衣服放在左边的抽屉里,明天就放在右边了,对于孩子来说,他找不到一个固定位置的时候,就会有障碍。
其实人类就是这样,当遇到一个障碍的时候,觉得很难克服,就放弃了。这时候,孩子就会叫妈妈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妈妈,我找不到袜子了,帮我拿一下袜子。”你就会发现,孩子在这件事情的自理能力上,没有得到更好的一个进展。
原因三:性情原因。

我们都知道,人类与生俱来有各种各样的气质类型,儿童更是这样。
有快的,有慢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适应能力有高一些的,也有相对低一些的。
所以我们的孩子就是他的那个节奏,他们不可能跟我们想象的节奏是一样的。
打个比方说,一个家庭里,妈妈是急性子,爸爸可能相对要慢一点,因为事实上成年人的婚姻很多都是互补的形式。
那这个孩子可能要随他的爸爸,相对要稳的很多,那妈妈就很着急,为什么所有事情都要我来催?
讲一个网上的段子,面对孩子,当你觉得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你要深呼吸,然后心里想着,这是我生的,我生的,我生的,我亲生的。

那么老公不尽如人意,也需要我们有一个调试,说这是我找的,我找的...
是不是觉得蛮好玩的,其实这不是一个游戏,是让我们调整到去接纳他,他就是那个程度,他跟别人不一样。
那你说到这里就完了吗?不是的。
我们讲了上面的三种原因,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家长没有去分析,就不能对症去下药。我们分析完这些原因,你可以看看你和你孩子之间出现这种挑战和冲突的原因在哪个点上,后面的解决方案里会带到给大家。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养育孩子的观念有时候是不同的。
比如妈妈要带孩子出去玩,这时候孩子很磨叽,半天也没有穿上鞋子和衣服。
妈妈就很着急地催他:“你快点儿,你快点儿,你赶紧!”
这个时间可能妈妈是有其他的安排,所以你比较急。
这时候奶奶可能在旁边说:“哎呀,你别急,你别让他磕着了,碰着了,穿不好也不好看或者不暖和”
爸爸可能就会说:“哎,别让他去了,你带着他干嘛,这么麻烦。你自己去一趟,让他在家吧”
这个时候孩子内在会产生什么?

非常纠结!
“我到底听谁的呢?到底谁说的对呢?听谁的我才能得到一个好处呢?”
孩子自己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那在这个过程里,他就很难把这件事情做的有一个自我的定义和良好的规律。
所以呢?综上所述,这些原因都是家长需要去考虑的,那么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下一期咱们会通过这个路线,去找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案,来解决孩子的良好作息习惯的形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