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自我之无知,才可能有所自知之明,生活就是实实在在体验
我们常说要保持积极的意识状态,那么什么是意识呢?
心理学对意识有个定义,“意识就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意识就是清醒下的觉察。
换句话说,意识就是觉察,觉察就是“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这么说很简单,实际做起来不是如此,比如我们常常犯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是觉察,其实是无知,好似看着是王者,其实是落魄户儿。
举一个刚刚体会到的生活例子。
上周末利用一天时间听了个心理专业讲座,是第12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年会课程,共分作两天,当时只听了第二天讲座,从早上8到下午5点,中午只有一个小时休息,长达8个小时。
这些讲座都是国内大咖讲解,水平毋庸置疑,可以了解最新咨询动向,学习规范心理技术与理论,机会难得。很多听者提出回放要求,主持人认同,不过说要讲座者同意才可以。
这几天找到课程直播处,试图查询是否有回放,终于发现有了,不过非常失望的是仅仅只有17分钟,这个判断也是受到一位留言者的暗示,说是否只有某位老师同意分享。
这个先入为主的思维,很快被证实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思维,也是直觉思维,还是机械思维,这三个思维误区,一网打尽。
晚上没事时候,就播放回放录音听听,开始是大会致辞,包括心理学院士致辞等,以为就这些开头内容。后来随手点击一下时间横条栏,向前拨动一些,诧异发现还有正式的讲座报告啊,继续点击时间横条,还有其他讲座报告,直觉知道有些情况在发生改变。
再仔细查看时间长度,才晓得时间长度不是17分钟,因为清清楚楚标识着“17:38:37”,这意味着讲座总时间高达17个半小时啊,竟然被自己自以为是仅仅17分钟,真是可笑好笑!
幸亏这个出丑是自己的,没有扩散出去搞得丢人现眼,不过也足够自己汗颜的,作为自嘲则是一定的。
我想,分享这个自嘲非常有必要,自以为是的事情,多么容易就发生了,三个思维误区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这就是无知和觉察的巨大分野,看似觉察其实无知,而很多人看似无知其实是觉察,这就是心理特性!
这个心理误区的坑,估计没有人可以全部躲过去,区别就是是否能觉察到自己在坑里,也就是承认自己是井底之蛙,才有可能跳出井来。
本质上,觉察到自己可笑就是对无知的承认,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无知。
事实上,今天抽空听了刚刚做的讲座录音,发现好多问题,比如语调不够柔和问题,显得比较生硬,还是投射心理的不够示弱与灵活,这个就如同希望微笑着讲座,可是实际上一开讲就忘记到爪哇岛,总是回到习惯的常规模式,这是今后需要保持觉察的。
再比如讲座中,出现不恰当的自己忍不住笑起来,这看起来是表示放松,不过别人感受不会如此,再次回听更是如此,好似讲笑话的人,不等听众有所反应,自己先笑了,效果打折扣。
觉察自己无知,是为了有所警觉,即便很大程度不可能改正,只要有些自知之明,也就有所裨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