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郭杜街道大仁西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西部,地处韦斗公路和西太公路东南处,东邻210国道,南与甫张村接壤,西与小仁村隔路相望,北与西安高新区一路之隔。4个村民小组,370户,1300人,土地900亩。
相传村域为周宣王姬静时北伐 狁的大将尹吉甫之墓,古有守冢人数家,后形成村落。新中国成立前将“冢仁村”分为大、小仁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其分为“仁东”和“仁西”两个行政村。
村民中曾流传着“先有周、齐、刘、景,后有阎、王、李、郑”之说,泛指诸姓人家来村之先后。前四姓已不复存在,后四姓中,仁东村以阎、王为主,仁西村以李、郑为主。村外的大冢一个接一个,相传为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之陵墓。
新中国成立前土城墙绕村一周,有东城门、南城门、西城门,没有北城门。土城墙高约10米,宽约6米,是当时附近各村唯一的大型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为生活、生产方便,社会变更等原因,古城墙逐渐被拆除。据很多老人回忆,城墙中的古冢高百米以上,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古冢上,南可见悠悠终南山,北可见钟楼、大雁塔。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村都是土房、瓦房,有南北走向两条大街,村道皆为土路,逢阴雨天泥泞不堪。土地分布在村子的南、北、西三个方位,地块名称大概有府君庙、西湾、阎家冢、土地庙、南坢、沿路北、鹏肖壕、公路北等。改革开放后,瓦房、土房逐渐全部拆除,全部成为砖混结构的楼板房,大部分为二层。道路硬化,水塔钻天,自来水便民。现村中小学有教职工15人,学生200人左右,占地30亩左右,校舍3000平方米。班级6个,另设学前班、幼儿班。村委会办公楼已竣工。修建村卫生所,村民都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曾多次被评为“文明村”,原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到村中检查、指导工作。
近些年来,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等数十名。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