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药,痹者,闭也
传统医学《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把痹症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外痹,即皮痹、肌痹、筋痹、脉痹、骨痹;一类是内痹,即肺痹、脾痹、肝痹、心痹、肾痹。内痹之由来主要是外痹“病久而不去者,内舍於其合也”。
这里,“合”是指与诸外痹对应的呈互为表里关系的内脏。因此,骨痹不已,内舍於肾;筋痹不已,内舍於肝;脉痹不已,内舍於心;肌痹不已,内舍於脾;皮痹不已,内舍於肺。痹病,“入藏(脏)者死”。
现代医学关于痹症多指骨关节方面的病变,常见的有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范围较传统医学已大为缩小。
关于痹症的病因,《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认为是“风寒湿三气雜至合而为痹也”;另外,与人体内部脏腑经脉的气机失调亦相关。脏腑经脉气机正常,“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症中,“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成书年代稍后于《黄帝内经》的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痹,湿病也”。
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痹症风寒湿三气之中,湿是主要的病理因素。湿性粘滞,故痹症往往缠绵难愈。
后世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了《黄帝内经》中关于痹症的经典论述。如寒和湿,郁久会发热,或随体质从阳化热,因此,“风寒湿三痹”之外,尚有“热痹”;湿郁久则成“痰痹”。
“风”除了居“六淫”外邪之首的“风邪”外,尚有“内风”,而“内风”不离“肝阳”、“阳热”、“阴虚”和“血虚”、“血瘀”。因此,中医治则相应的亦有“平肝息风”、“清热祛风”、“滋阴息风”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等说法。寒和湿亦有内生者,其治法与治外邪寒湿自然有别。
我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痹症治疗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关于外痹即皮、肌、筋、脉、骨诸痹,认为是风寒湿邪气袭人,由外入里,一般情况下自有一番渐次传变的过程,从伤于皮,着于肌,拘于筋,到入于脉,尪于骨,邪气层层递进,病情步步加重。
因此,痹症治疗除了通常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豁痰等对症治疗外,尚需关注“阻断疗法”和“透邪疗法”。
“阻断疗法”即是“扶正阻邪”,阻止邪气的进一步深入,以免加重病情,从而为根除病邪创造条件;“透邪疗法”即是让邪气由里出外,由深出浅,以减轻病情。
中医儿科鼻祖钱乙曾患周痹,“疾屡攻”,钱乙每每“治之辄愈”,然而最后一次痹症发作时,钱乙全身疲惫万分。周痹入脏者死。
钱乙于是赶紧调药服用,让痹症从脏透出转到了左侧手足,再服斗大的茯苓补养。从此,钱乙左侧手足虽然偏废,但“气骨坚悍,如无疾者”。
外痹如皮、肌、筋、脉、骨诸痹中,治骨痹必须以补肾为要。当代名老中医焦树德于此研究尤为深刻,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专门提出了“尪痹”一词。
焦老主要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疾病。其实,对治疗中老年骨质退行性疾病如骨刺、颈腰椎突变、膝关节退变等,亦是重要治则。
其主要药物为白芍、桑寄生、桃仁、徐长卿、骨碎补、甘草、牛膝、狗脊、附子、巴戟天、川乌、熟地、杜仲、补骨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