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笔不“秃”,隐藏在秃笔背后的书画真相,以前都弄错了

文|夏绍毅

导言:接触过书画的朋友都知道,毛笔用了一段时间,其笔锋就会秃掉。如果用来写二王一路的书法,确实难以胜任,但是用来写写篆隶或画山水画,那是非常适合的。本文对使用“秃笔”作画作一简单探讨。欢迎广大朋友批评指正。

关键词:山水画;笔墨;秃笔;

如想了解更多的书画笔墨知识和用笔技巧,点击加关注,下期更精彩!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何为“秃笔”?

所谓“秃笔”,顾名思义,也就是没有笔锋的毛笔。新生产出来的毛笔其笔锋是刚健直挺的,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其笔锋自然而然地就会秃掉了,变成没有笔锋的毛笔了。一般二王一路的书法或小楷书法,对笔锋要求非常高,只要笔锋有一点开叉或秃废,就很难写好这样的书法了。

很多人练习书法,一年内用秃许多毛笔,这是下了极大功夫的见证。这些秃笔还有没有保留的必要?如果专注二王一路的书法人士,他们确实没有必要留下了,一定会毁掉或埋掉。但是对于山水画人士,这些秃笔正是他们需要的,因为用来画山水画,秃笔比新买回来的毛笔好用多了。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历代使用秃笔的山水大家有哪些?难道是因为恋旧?

在中国历代山水大家中,喜欢使用秃笔作画的人士真是数不胜数。年代稍远一些的如五代董源、北宋范宽和郭熙、南宋夏圭、元代黄公望和倪瓒、清代髠残和八大山人、近代黄宾虹等人,他们都是喜欢使用秃笔创作山水画。

这些山水大家之所以喜欢使用秃笔创作山水画,一定不是因为恋旧情怀。其背后的底层逻辑,让我细细给你道来。

秃笔作画更能得心应手,容易达到忘我的大境界。

没有笔锋的秃笔,在这些山水大家中,更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不用计较锋端的得失,容易创作出妙趣横生的、意想不到的独特笔墨效果。而具有笔锋的新笔,在创作中往往会有一些顾虑,缩手缩脚,落笔就会显得不够果断,这样的状态下是难以创作出精品佳作的。

由于秃笔本身没有笔锋,但还能紧紧聚拢在一起,能聚能散。当笔头水变少的时候,由于笔头没有笔锋,落笔自然就不会担心锋端的微妙变化。只凭自己内心情感的起伏而大胆落笔,不管笔头水分多少。

当笔头水分变少的情况下,其笔迹就显得苍茫老辣。如果笔头水分较足,其笔迹就会显得浑厚劲健。

你仔细观赏一下范宽的秃笔雨点皴、黄公望的枯笔淡墨皴、夏圭的拖泥带水皴、还有黄宾虹的乱柴皴等,无一不具有苍润厚实的特点。如果使用带有笔锋的新笔,断然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秃笔”是历代山水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的工具之一。并不是他们具有恋旧的情怀,而是使用秃笔能能进入自由创作的状态,更能得心应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