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举陷法临床应用举隅

第 1622 期

作者 / 1张中立2张弘2周计春1河北省赵县中医院2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升阳举陷法是临床有效的治气法之一,而“升气剂”多混迹于“补气”之中,其微义不得彰显,临床上若仅以补气药治气陷证,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兹结合验案将升阳举陷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大气下陷证

王某某,女,43岁,2004年7月25日初诊。主诉:心悸、胸闷3月余。现病史:患者以心悸胸闷,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痛则大汗,在某医院治疗。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超声心动检查: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心肌收缩力减弱,室间隔运动减低,靠左室面有约6mm缺血带。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入院后给予多种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心律失常药及心肌营养药乏效,遂出院后转中医治疗。诊见面色萎黄、体丰而少气,脉沉细无力而结,舌淡苔白滑。辨证:大气已虚,心阳虚衰。治则:升补大气,温通心阳。方药:先予炙甘草汤和参附汤合方加减治疗无效。后询知,除心悸外,伴明显气短,自述气难接续。遂予升陷汤化裁。药用:黄芪30g(后曾用至50g),知母10g,升麻6g,柴胡6g,桔梗6g,山茱萸10g,党参10g,桂枝10g,炙甘草6g,炒枣仁10g。6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10剂药后早搏消失,以后多次复查心电图正常。上方间断服药3个月,停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按:“大气”一词源于《内经》,比象于自然界中磅礴大气,《金匮》也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喻昌认为,《内经》、《金匮》重要的“大气”内容,“后人不一表章”,实乃“缺典”,遂在《医门法律》著《明胸中大气之法》专篇论述,以发《内经》、《金匮》之微,对“大气”加以阐发,认为它既非膻中之气,亦非宗气,是包举肺外能“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的磅礴大气,“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虽未立治大气新方,但认为胸阳不振,水饮寒邪易阻蔽胸中大气,出现胸痹、心痛、短气,《金匮》之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及薤白、白酒、苍术等药均是通阳除饮散寒,以使胸中大气得复,并立律以诫医生勿“伤其胸中正气,致令痞塞痹痛”。(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张锡纯在喻昌大气论基础上,对大气之生理、病理详加阐发,并创升举大气的名方升陷汤,用治大气下陷所致的多种病症,使之成为临床实用之理论。认为此气一虚,心肺衰馁,会出现呼吸气短、心中怔忡、胸中满闷、咽干作渴、神昏健忘、常常呵欠、甚则出现“呼吸停顿,所以不病而猝死。”

2中气下陷证

马某某,男,26岁,2011年2月26初诊。主诉:肛门潮湿1年。现病史:两年前曾做痔疮手术,后排气多,并见肛门、阴囊潮湿,不伴瘙痒,自觉体力不足,身有体臭,大便次数多,每天3~4次,便溏,并觉腰部酸坠,舌淡,脉沉细。辨证:清阳不升,谷气下流。治则:补脾升阳,清利湿热。方宜:补中益气汤合四妙丸。药用: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炮姜10g,柴胡6g,升麻6g,陈皮6g,佩兰10g,苍术10g,黄柏10g,生薏苡仁30g,车前子15g,炙甘草10g,土茯苓30g,怀牛膝20g。6剂,水煎服。2012年3月5日复诊:大便次数减少,日2次,腰坠感减轻,但气力增加,精力明显充沛,肛门阴囊仍有潮湿,上方黄芪改为20g,继服6剂,大便基本正常,无肛门阴囊潮湿,后服参苓白术散巩固。

3上气虚陷证

按:“上气”一词源于《内经》,指人的头面之气,头居至高之位,是消耗气血的大户,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十二经脉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若脾虚升发不足,头部气血虚馁,则称作“上气不足”,出现目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甚则产生内风,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等,李东垣益气聪明汤正是升补头部“上气”的典型方剂。本案患者是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思虑过度,思伤脾,脾虚运化不健,清阳不升,故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进而影响到头部“上气”,造成精明之府空虚,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思想不能集中,都是上气不足的表现。《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皆由脾胃先虚,气不上行之所致也。”方中黄芪、党参补气药为主,以升麻、葛根、蔓荆子升散药为辅,升补“上气”,气足脑满则虚眩可止,视力体力恢复,方中白芍敛阴和营以平肝,黄柏益阴降火以补肾。(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汪昂将二者作用作了概括,“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方中黄柏亦为反佐之药,防升散太过,因黄柏有苦寒伤中之虞,故“脾胃虚去之”,加白术、炒麦芽等。此方本治因“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暗,视物不能”等症,是升补“上气”治疗眼疾的代表方剂,故名曰益气聪明汤,临床谨守病机,用治多种病证,可使“精神过倍,元气自益”。清代费伯雄著《医方论》言:“此方重脾胃而兼治肝肾,立意最精。”孔圣枕中丹是治疗因紧张而失眠健忘的良方,伍入本方,安神益智,通心健脑,合而兼治标本,气足神安。

4小结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