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递进,把主题想清楚,讲明白
我们在对材料和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后,同一类或同一组内的材料和信息按什么顺序进行排列就成了问题。
如果顺序不对,这些材料传递出来的信息就会出现偏差,让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就需要运用到逻辑递进这一原则。
逻辑递进,就是同一逻辑范畴的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正因为有了这种逻辑顺序,才使得事物变得有规律可循,显得更加有序,更加系统。
一、顺序
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在听完对方的介绍或看完对方的文章后,总会问:“你的顺序是怎样的?”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提问,一种可能是对方在叙述过程中虽然有顺序,但让人看不出来;另一种可能是根本没有顺序,也就是处于无序的状态。
顺序一般来说包括两种状态:有序和无序。有序表现为有先有后、整齐划一、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无序表现为没有条理、杂乱无章、看不到规律、缺乏系统性。
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循某种顺序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秩序,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各种顺序中。
去电影院看电影需要排队买票,去饭店吃饭需要排队等待,到银行办理业务要在叫号机上取号排队,这些都是需要讲究顺序的。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写作文,不管什么样的文体,都有一套写作顺序和写作规则。做数学题时,要遵循必要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进行括号内的计算;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历史课也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讲解。学习化学也要了解元素周期表。
正因为有了这些顺序,才使得学习知识能够找到规律,生活中不显得慌乱。
二、有序
遵循一定的顺序是我们的认知习惯,无论是教育的作用,还是生活的经历,都让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顺序,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反过来,又通过这种认知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和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让自己的表达遵循一定的认知顺序,更容易让对方准确理解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因此,对于沟通和写作而言,保持有序能够更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对方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不仅沟通表达是这样,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同样要做到有序。正常情况下,解决问题都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制定解决方案,进行评估效果的基本顺序。
有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系统思考理论把系统分为要素、要素间的关联以及系统表现的功能或目标。从系统的视角看,顺序恰好反映的是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当这种联系呈现某种规律时,系统就是有序的。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顺序,本质上则是通过顺序反映出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某种规律。
三、逻辑递进
世界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遵循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又显得相对稳定。
因此,要想认清某个事物的本质,明白某人的讲话意图,看懂一篇文章的内容,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认知规律,需要坚持逻辑递进的原则。
比如,我们说话时喜欢用“但是”,听到这个词,会让我们想到,“但是”前面的话只是一种铺垫,并不重要,我们讲话的要点应该放在“但是”之后。所以“但是”之后的话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重点。
弄清楚这些关联词所代表的逻辑关系,就可以使我们准确理解这些话所表达的真实含义。
写作也是一样,看起来我们是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但其中却蕴含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文字说到底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
正因为有了这种顺序,或者说遵循了某种规则和规律,才使得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场景浮现在我们面前,才使得我们讲述的道理能够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语言,展现出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更有利于沟通的准确和顺畅。如果我们的表达混乱而无序,只会让对方认为我们的思路不清晰,并没有把相关的主题想清楚,讲明白。这也就是写作要讲究逻辑递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