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注意
☯道医说灸:热灸其实是在损耗阳气🌞
我们知道自然界一年有四季,即春、夏、秋、冬,它所对应的温度是,春天是温的、夏天是热的、秋天是凉的、冬天是寒的,用在艾灸中,若对穴位进行烘烤能感觉到热,它所对应的季节就是夏季,夏季的气温是炎热的,热的特性是发散的,在发散的过程中,就不会有收和藏的作用。临床上很多长期热灸的患者,就会发现慢慢地变气虚了,大家在临床中一定会有这种感受,有的人灸着灸着就觉得没力气了,身体变软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反思,为什么艾灸这么好,反而会把人给灸软了呢?
所以艾灸的关键是掌握春、夏、秋、冬四种温度。对于火焰来讲,内焰、中焰、外焰的温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艾灸的关键是对火候的把握,这个火候和它所应对的穴位、穴性的关系以及疾病的辩证关系都非常重要,大家在学习艾灸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寒、凉、温、热”这四种温度,否则你的艾灸水平无法提高。
比如说灸背部,比较常见的有一字长蛇灸;或者摆上很多的艾罐;或者就用比较夸张的平底锅,大量地对背部进行热灸。我们知道背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管,在六经辨证中膀胱经对应是太阳寒水,所以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水的,水对应的方位是北方,北方是寒冷的。《伤寒论》花了很大篇幅在讲太阳辨证,太阳经虽然是主背部,但它的特性不是热的而是凉的。我们知道凉性容易滑向寒性,因此太阳经很容易受天气变化以及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寒则凝聚,受寒之后背上的膀胱经、竖直肌、背阔肌就容易变得僵硬。临床治疗自然的思路是“寒则热之”,因此就用大量的艾绒去热灸,刚开始本来背部比较凉,用热的一烤,非常舒适,会收到很好的疗效,一旦对足太阳膀胱经进行一周以上的热灸,人就容易出虚汗,并且出现酸软、乏力等症状。事实是我们所认为的热灸补阳气的说法是错误的,反而在大量的耗损阳气。身体经过大量热灸变虚都不知道杀手正是自己,还在到处找原因,开始一边用黄芪、人参补气,一边再继续耗气,并美其名曰“瞑眩反应”、“退病反应”。
作为医者来说,心中一定要对疾病的各种变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像北方是主水的,北方寒水和夏季炎热就是阴阳对立的。针对寒症是不是非要用大面积的热去灸呢?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从冷冻箱拿出的肉,你会用热水去烫它吗?我们着急解冻,用热水去烫它的时候会发现表面的肉是松了、烂了、不紧致了,但中间还是一个冰块。中医理论讲“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但是如何去理解呢?临床上我们注意到经常做热灸部位的皮肤会变花、变黑、变僵硬,但我们不能告诉患者这是正常反应。
我们再看一看自然界的冬天,过了冬天之后不可能直接进人夏天,一定要有一个 过渡的春季。所以对寒症的病人,一定要温灸,就像从冰箱中拿出来的冻肉要用凉水去化它一样,凉水较冰块而言就是温的,只有这样这块肉才不会变样,也不会变烂、变松软,那么艾灸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针对寒凝的患者,用温灸比热灸的效果要稳定,而且持续得更久;针对高热的患者,在艾灸时就不需要让患者感觉到热而达到退热的效果;针对气虚的患者千万不能用热灸,因热为火性,和而散之。
中医有“退病反应”一说,比如不发烧的患者,治疗之后发烧了,或者有些病情加重了。但这个反应一定是建立在辨证之上,并非每位患者都会产生瞑眩反应。在临床艾灸过程中,如果对火候把握地恰当,就不会产生瞑眩反应,不会灸出痘痘,也不会灸得泛油。
从上面论述得知,艾灸,是对火温的理解与掌控:
春季“温”,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地气开始上升,地火的温度跃出地表散于空气,人会感觉到温暖。模拟自然,人体需要完成由寒到温的过渡,这时候需要由寒引火升,此时施灸,就需采取微温灸,点燃艾灸即可上身,由小火到大火烧透艾柱,感觉到热即可取掉,不可长时间艾灸,不然会适得其反。微温灸的方式多适用于舌苔白厚的患者,温灸多适用于舌苔薄白舌质淡白的患者。
夏季“热”,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热气浮于上,可见,热以“宣散"为本,故热灸的方式适用于体内淤滞处,比如人体经络、穴位或肌肉分布的高点,用于宣散淤滞,但不可持续太长时间,久则耗损正气。
秋季“凉”,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秋季,有两种意义,其一,气温由热转温,温中有凉,与春季的寒中有温正好相反,此时施灸,先将艾柱点燃烧透,待温度稍降时,置于穴位,温度由温转凉即可取掉,此法主要适用于虚火症,比如:上焦虚火,脾胃虚火,肝胆虚火等。其二,长夏主湿热,湿热化生机,为何果实要等秋季才能变得甘甜,才能成熟,正是因为生机藏于果实中经湿热(长夏)而化,故,湿热以收为正,而不能清(临床多见湿热用清的方式),此时施灸,温度以凉为要,穴位和艾柱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此法多适用于湿热体质以及久病体弱的患者,以培补生机,恢复精力
冬季“寒",落叶归根,万物沉寂,阳气回归地下开始休眠藏养,此时施灸,将艾柱点燃烧透后,得温时置于穴位,待凉透后取掉,此法多适用于舌红少苔、黄苔、无苔、苔剥脱等阳气过盛或阳气外越之症,临床常见于烧伤、痔疮、疮疡、癌变等患者。
说明:本文摘自道医唐辉老师撰写的《玄普灸阵》一书,分享此文,希望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